編者按:
2020 年 10 月 25 日(重陽節),民福社會福利基金攜手熱心腸研究院在線上舉辦了“民福健康大講壇”公益科普活動,邀請了多位一線專家,共同探讨老年健康和慢病防治等大衆關心的健康話題。
今天我們特别整理發布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姜泊醫生的演講視頻及圖文實錄,以飨讀者。
姜泊: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教授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内科部部長,消化中心主任
長期從事消化系統疾病基礎與臨床診治研究,對胃腸道腫瘤、功能性胃腸疾病等診治經驗豐富。擔任國家重點學科帶頭人、中華醫學會消化内鏡分會副主任委員等,是我國腸道疾病診治領軍人物之一,尤其在大腸癌早期診治領域貢獻突出。
以下是圖文實錄:
觀衆朋友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話題是《話說腸鏡檢查那點事》。
我們很多人到了 40 歲以後,都要接受腸鏡檢查,那麼腸鏡檢查是怎麼回事,很多人會問。那我們來看看為什麼說要做腸鏡檢查?其原因在哪裡呢?
結腸癌它是嚴重危害人身體健康的一種疾病。那麼腸鏡檢查它可以發現結腸癌和癌前病變,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上面這個圖我們可以看到,在世界上,第三大癌症就是結腸癌,它也是第二大的死亡原因。
那麼為什麼原來我們中國的結腸癌的發生率是偏低,而現在不斷增加呢?這是因為随着人口的生活狀态、城市現代化進程以及我們人的壽命的延長,通過這一代代這麼進來呢,結腸癌的發生率就越來越高了。
因此,随着時間的進程、人們壽命的增高,結腸癌和癌前病變也危害着我們每一個人的健康。
在所有的腫瘤當中,我們可以看到結腸癌,其實它是最容易預防的一個惡性腫瘤。為什麼說最容易預防?我們做結腸鏡又做什麼?為什麼做?
結腸鏡除了排除一些其它的腸道疾病之外,進入到 40 歲以後的人群,你将有可能會發生像我們第一個圖片一樣清晰可見的腺瘤。結腸腺瘤,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息肉。旁邊那個小的,它是很小的一個病變,也是一個結腸腺瘤。
但這種病變,它是沒有症狀的,你想不通過結腸鏡的檢查去發現出來是完全不可能的。我們臨床常用的便潛血的方法,還有一些像糞便基因檢測的方法,檢查出這種可能性也是非常低的。
所以在所有的檢查當中,結腸鏡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那麼在我們消化界有一位著名的院士——李兆申院士,他是我們内鏡界的泰鬥級的人物。他說了,過了 45 歲,一定要做一次腸鏡。這是在一次演講當中他所提出來的。
他說,如果你超過 45 歲,還沒有做結腸鏡的話,那麼年底之前你一定要做一次腸鏡。我把這段話同樣送給大家。
同時他還說,做一次腸鏡,管你 5 年、10 年沒問題,你不會得到結腸癌,我非常贊同李院士的這段話,所以在這裡我同樣引述給大家。
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圖片,結腸癌還是非常恐怖的。
那麼我希望聽到我們講座以及我們國家的大部分中老年人都不會到這個程度,都應該像剛才那個圖片當中,在早期就可以看得到。
那麼什麼樣的情況才能會是結腸癌呢?怎麼能發現早期的結腸癌或者癌前的病變呢?這裡邊給出一句話,我希望能夠得到廣泛的傳播。就是說消化道早癌主要的症狀,它就是沒症狀。
大家能聽出這句話的意思嗎?你身體正處在你所認為的健康狀态,沒有任何的情況,但這時候,你可能在體内已經孕育了早癌的可能,正是由于這種情況,所以我們下面給出的一句話就是“隻有腸鏡是檢測出腫瘤的最主要的方法”,後邊跟着的是沒有之一。
所以大家應該做腸鏡檢查的理由就是在這。因為它沒有症狀,你也不知道它有什麼情況,所以隻有腸鏡進去了才能看得到。
既然腸鏡檢查能發現早癌和癌前病變,但是絕大部分人卻都不願意接受腸鏡檢查,那他的原因是什麼呢?我們看到有上圖的這些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很多人不知道腸鏡檢查的信息,不知道腸鏡檢查它的受益處是什麼,這是絕大部分的情況。
再一個知道腸鏡檢查的,他沒有做的,他有一個問題在哪裡呢?就是說他有腸道檢測的恐懼症。
我們的信息網絡非常發達,很多人說要做腸鏡,我上網絡上點一下,查了一下百度,你就會發現百度很多的反映是一種負面的反映。什麼疼痛、難受以及怕得出癌症等等這些情況,導緻腸道恐懼症。
但是我們說過這個圖片可以看到,紅色的可能就是潛在的癌,不管你查不查,你如果有這個癌前病變以及早癌或者癌,它就在那裡,你不查它也在那裡。不查,你隻能是任憑它的發展長大成為進展期的癌。
所以腸道恐懼症我們應該消除,消除不了,我們帶着恐懼症也要接受腸鏡檢查。
後邊我們看到還會給出幾個理由。
第一個也是屬于腸道恐懼症當中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說害怕檢出癌。這裡邊很多的我們的中老年人,包括年輕人也是一樣,他是恐懼檢出癌。
因此,因為怕檢出癌,所以不做檢查,這個是一個悖論,不應該的,不應該這樣。你既然害怕了,懷疑它有了,你就一定要去接受腸道檢查。最起碼你到消化科的門診或者到醫院的門診去接受醫生的咨詢,這樣才能夠推動我們身體健康。
那麼既然要接受腸鏡檢查,也會有很多的我們的可能潛在的病人以及要接受檢查者,他會發現檢查的時候肚子疼。是不是疼呢?絕大部分會有一些不舒服感,甚至嚴重的會有疼痛感,這是客觀存在。有沒有辦法解決?
有辦法解決。現在國内已經推出了麻醉的,就是無痛的内鏡,那麼這個問題就是已經得到解決了。這種情況下,我們不但可以接受腸鏡檢查,如果方便的話,你可以接受胃腸鏡一起去做,那麼這個效果會更好。
第四點,腸道準備的時候,需要的水難喝。大約一次腸鏡檢查,你至少要喝進去 3000 毫升的水。在短時間内一次性喝進 3000 毫升的水,确實是我們每一個人都難以承受的。
如果我們個性化一點,比方說一個每天排便正常的病人,你去做腸道準備第一天,你用一個小時或者兩個小時喝進了 1000 毫升的水。那麼頭一天準備,頭一天晚上你将不會覺得肚子很難受,這水很難喝。
然後第二天準備前,術前這個時候,當天準備的 2000 毫升的水,你也在不快不慢、在不會引起迅速腹脹的情況下,喝進去。一般的我們的指導可能一個小時,你用它一個半小時不是不可以的,甚至兩個小時也是可以的。那麼這樣去準備這個水可能就會不難喝了。
我們會有一些辦法去對應這個,那麼這是第四點的情況。
最後一個,還有一些人正在工作狀态的人,我會接受到很多的這種情況,比方說四五十歲,工作正在爬坡或者壓力比較大的,那麼形成了一種拖延症。
時間一天一天拖了,一月一個月的拖了,甚至一年一年的拖下去,結果這個可能潛在的腫瘤就發展成進展期腺瘤,最後形成早癌。等到發現的時候,已經變成進展期的癌了,這個時候不但工作受到影響,而且你生命也受到了影響。
我希望這些不願意接受檢查的原因能夠随着我們的認識,因為開始知道它在我們健康當中的危害性,來主動要接受腸鏡的檢查。
那麼這裡邊腸鏡選擇也有很多的情況。
比方說我們常規的腸鏡,剛才我們談到常規的腸鏡可能造成肚子在檢查過程中有不适感,這是必然的。因為一條鏡子帶着氣往裡走,肯定會有不舒服,甚至嚴重的後面引起的一些疼痛,難以忍受的疼痛也有。
但是針對這種情況,我們現在推出的無痛腸鏡将會使我們接受腸鏡檢查變得更加舒适,那麼認為腸鏡檢查這種過程是痛苦的已經是一種過時的看法了。
我相信大家通過我們這個講座,能夠對腸鏡檢查有一個新的認識,那麼我們現在也推出了膠囊的腸鏡檢查:吞一個小膠囊,一個小藥丸似的這樣一個内鏡,吞進肚子裡邊,它到時候也可以把腸道,甚至胃腸道統統都檢查出來,大的腫瘤都可以發現的了,小的也可以,也不見得能漏掉。所以這個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對于我們臨床選擇來說,我們都可以根據不同情況,根據自己的要求進行選擇。
好,今天的重點是話說腸鏡的檢查,那麼我們說你如果接受了腸鏡檢查,那你如何進行腸胃鏡檢查?這就進入到我們的準備的環節。
首先第一點,就是飲食的準備,一般我們來說,在前兩三天,檢查前兩三天,要采用少渣的飲食。所謂少渣的飲食,青菜要少,長纖維的要少,這個時候你可以吃一些肉類的或者粥類的等等這些少渣飲食,來進行準備。這是便于身體排空、腸道的排空。
腸道準備的意義是什麼?你準備不好,我腸鏡進去看裡面大部分都是糞便,或者是一些污染的情況,它很難去檢查,影響觀察,那麼有一些小的病變可能就會看不到。
那麼,通常用于腸道準備的藥物有哪些呢?一般來說,我們臨床常用的瀉劑主要是聚乙二醇 4000 散。我們所說在臨床用的,比方說,恒康正清,還有和爽、福靜清等,它其實都是這種瀉藥,都是聚乙二醇 4000 散這種分子式的。
我們剛才已經談到了,在腸道準備的前一天的晚上要喝掉它一包,大約 1000 毫升的含有聚乙二醇 4000 散的這樣的一個瀉劑、瀉藥。這是為了把腸道裡邊存在的這些糞便往下趕一趕,讓它能出去,便于第二天的準備。
那麼檢查當天一般喝到 2000 毫升,這個時候是一般病人反應比較難受的時候,就是會出現惡心,甚至有嘔吐、肚子脹等等情況,那麼随着糞便排出去,他這些症狀會減輕。
通常的對你們來說,要一個小時引進去 2000 毫升,确實是比較困難,你可以一點一點,适當延長一些也可以。當然了,有些人沒有感覺,那你就是在一個小時内引進是最好的。
把它喝完後,你就會在大約一個小時以後左右,你會到洗手間,直到你大便解出清水樣的、水狀、淡黃色、無糞渣樣的這種情況,大便才是準備好了。
但這裡面有一個特殊的情況,有一部分的受檢者,他是什麼?便秘的。大便時間比較長,兩三天一次,甚至三四天一次,那麼醫生應該給予一種恰當的指導。在檢查前三天,應該給一些緩瀉劑,比方說用聚乙二醇 4000 散一天 20 克等等,慢慢地把大便往下趕一趕,然後保持大便每天的通暢。當然,使用其它的一些緩瀉劑都是可以的。
我們的醫生會給予臨床指導,但絕大部分這部分病人,如果沒有事先的指導,沒有醫生的恰當的指導,他可能會出現一個什麼情況?就是腸道準備欠佳,然後會影響到檢查。
聚乙二醇,比方說福靜清,他還有一包,如果大便沒有到水狀無渣樣的時候,那麼你可以把那 1000 毫升再準備出來,再喝進去。就是說你當天要喝 3000 毫升的水,直到大便是水狀無渣這個情況,才是适合于你去進行檢查。
最後,我們這裡邊還給出一句。對需要麻醉的受檢者的,麻醉的醫生通常會告訴你“最後的一口水”。所謂最後一口水就是你腸道準備要在麻醉前 5 個小時或者 4 個小時喝完,之後你再也不能進去水、進去其它的東西。
這一個要求,其原因在于什麼呢?麻醉的時候,你要是麻醉前,不是在 5 個小時,你可能會比方說 2 個小時、3 個小時才完成腸道準備,那麼在檢查的時候會有胃食管的反流,最後導緻咽喉的嗆咳或者引起其他的并發症。這是一個不好的情況。
所以麻醉醫生會嚴格要求你這一點,希望我們做麻醉腸鏡的受檢者要注意這一點。
所以這個是在接受前大家要注意的,那麼還有很多的人,很多的受檢者在要求能不能胃腸鏡一起去做?我們這裡邊給出一個答案。
如果你單純篩查是可以的,但是治療一般不要一起進行。比方說,我已經知道我有腸息肉了,我跟着胃腸鏡一塊做,胃裡邊有治療,上下都在做治療,很容易引起并發症。甚至是引起消化道出血的時候,你難以去确定是哪一個部位出血。
那麼胃腸鏡篩查可以做,涉及到治療,請不要一起進行,醫生也會給予你這些忠告的。
好,那麼我們前邊把腸道的這些情況跟大家都進行了分享。那麼腸鏡檢查,你準備好了嗎?
我相信通過我們這個分享,你一定會準備好。到了 40 歲,你一定會主動找醫生,不行的話像我們李院士所說的,45 歲也可以,但是你到了 50 歲,你必須要查一次。
那麼我們可以看到這裡邊,我們還有幾個原因。
一個原因大腸癌,就是結腸癌,90%是起源于腸道的息肉。腸息肉它是無症狀的,隻有腸鏡才能夠發現,才能夠進行幹預,進行治療,以免于發展成癌。這是第一點大家要知道的。
早期大腸癌是我們可治愈的腫瘤。早期大腸癌毫無任何症狀,即使有症狀,它都是非相關症狀,而不是大腸癌所引起的。如果有症狀你再來進行腸鏡檢查,是相關症狀,這種腫瘤多為晚期癌,也就是說進展期癌。那這個時候我們醫生會談論你的生命生存期了,那就要先用一句話“5 年生存率是多少”,那就是很麻煩的事情。
因此沒有任何檢查能夠代替腸鏡發現癌前病變和早期癌。腸鏡檢查它是可以不痛苦的,可以舒适的,你選擇無痛腸鏡就是享受現代醫療,隻有現代的醫療才能幫助我們避免結腸癌危害生命的這種可能。
因此,這句話跟大家再次進行分享,就是“生與死之間可能就是一次腸鏡的距離”。這句話也已經成為網絡的熱用語。
因此,為了你的家人,請愛惜你自己的身體。生命可以說有時候是很堅強的,但是确實可能也是非常脆弱的。一次的疏忽導緻你終生的遺憾,一次腸鏡的受益有可能出乎你的意料之外。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夠健康長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