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菏澤市曆史上出了哪些名人

菏澤市曆史上出了哪些名人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4 11:54:04

菏澤市曆史上出了哪些名人(菏澤人物故事齊魯大工匠)1

菏澤市曆史上出了哪些名人(菏澤人物故事齊魯大工匠)2

菏澤市曆史上出了哪些名人(菏澤人物故事齊魯大工匠)3

來自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成武縣供電公司的牛德成,人稱“老牛”,是一名基層供電所長。從業24年來,他靠着一股“牛脾氣”,從兩腿紮在泥地裡的普通電工,到獲得34項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成為衆所周知的發明牛人。新年伊始,2019年“齊魯大工匠”頒獎典禮在濟南舉行,他又獲評“齊魯大工匠”,是全省獲得這項榮譽的十人之一。1月14日,記者趕赴成武縣供電公司,見到了這位獨具“犟”心的發明牛人。

心疼莊稼,搗鼓出讓電線在天上“飛”的絞線盤

黝黑的臉龐、粗糙的雙手、微駝的脊背,這是牛德成給人的第一印象。“我沒什麼高深的學曆,也沒想過取得什麼成果和榮譽,隻是想着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讓工友少費點事,提高一下工作效率。”當記者問及他的發明時,牛德成坦誠地表示。

提起自己的第一項發明——能讓電線在天上“飛”的收放線架,牛德成介紹,那還是在2004年,自己在原汶上供電所主持工作期間。

“之前,架設電線的大量工作都由人工來完成,一不小心就會損壞地裡的莊稼。尤其是在2004年大田集的10千伏線路改造中,因為架線需要經過一片不小的農田,不管工友如何小心,還是壓折了一些蒜苗。”牛德成介紹,“當時咱們即使賠給蒜農錢,人家也不高興,甚至一度不讓我們從農田裡經過。”

這件事讓牛德成印象深刻,“那時候我就在琢磨,如果能有一種設備,不用經過老百姓的莊稼,那該多好。”

“讓電線從天上飛過去”,照着這樣一個不太可能實現的目标,牛德成開始了刻苦鑽研。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牛德成決定從絞線盤入手,白天他帶領職工進行線路改造;夜晚,獨自一人呆在辦公室,對着一個自己從舊貨市場淘回來的絞線盤不斷試驗。就這樣,燈亮了一夜又一夜,圖畫了一張又一張,經過反複制作、調試,終于,一個能讓電線在天上“飛”的收放線架誕生了。

“它能使電線從空中走,舊線回收的同時,新線也送到位,省時省力,節約成本。莊稼不再被破壞,老百姓也很滿意。”牛德成自豪地說。

為減輕工友負擔,他發明出了多功能車

“咱們的多功能施工車雖說已經更新換代到第六代了,但在工友施工過程中,還有不少難題亟待解決。今天,咱們幾個就看看能不能先解決一兩個問題,大家都說說自己的想法,一會回實驗室搗鼓搗鼓去。”在一輛多功能施工車旁,他對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同事說道。

提起這項發明,牛德成告訴記者:“那是在一次風雨天搶修送電過程中得來的靈感。那個年代的水泥杆重達兩千多斤,當時電工完全靠肩扛推拉進行搶修,又趕上風雨交加,大家舉步維艱。眼看天又快黑了,我心急如焚,如果當晚不能正常供電,轄區十多家冷庫将面臨着很大的經濟損失。”

好在,經過一番努力,電總算是送上了。但當老牛看到四五十名施工人員身上碰得都是傷的時候,心裡很不是滋味。“我覺得在基層供電所工作,不能光低頭拉車,還得擡頭看路,我得想辦法把這個問題解決了。”他說。

為做好研究,牛德成自費買來了大量的書籍,幾乎把所有業餘時間都用在搜尋有關資料和信息上。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每天隻要忙完工作,他就開始琢磨,夜深人靜時再加班設計、做實驗。數不清的不眠之夜,他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試驗、失敗、調試,一台多功能電力施工車終于成功研制而成,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他發現這台機器還有很大的改良空間。

為把多種功能整合到一台車上,牛德成常常連續十幾個小時對着這台車忙碌。通過不斷研發改進,如今這台機器不僅可以裝運杆基,還具備制作拉杆、設備裝卸、物料吊裝、變壓器固定安裝等多種功能,它能使每天的運杆量從原先的12根提高到50根,人力也由原先的5人減至2人,成本由150元減少到了10元,極大地降低了更換電線杆的機械費用和人工成本。

2013年5月1日,由牛德成發明并不斷更新換代的“高壓線路施工用多功能施工車”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多功能施工車不光在省内受歡迎,還被推廣到了江蘇、安徽、山西等多個省。

此後,牛德成并未停止發明創新的腳步,往往是剛剛完成了一個産品,就又開始研究下一個設備。

配建勞模創新工作室,創新發明和成果轉化碩果累累

據了解,從2001年擔任汶上供電所所長開始,牛德成就帶領職工大刀闊斧地開展工作。他的創新思路源于在工作中遇到困難去解決困難,創新動力在于他對工作的負責。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難題,他從不推诿、妥協。他領銜研究發明的創新産品多數是圍繞電力施工、電力服務,還能節約成本。

為讓牛德成更好地施展才能,2015年初,成武縣供電公司成立了“牛德成勞模創新工作室”,并配套建設研發基地和生産車間。從此,他帶領團隊緻力于創新發明和成果轉化,攻克一項項技術難題。

從起初的一間破房,幾個幫手制造一些粗糙的簡單設備,發展到今天具有研發區、培訓區、展示區、實驗區的勞模創新工作室,擁有一萬多平米的成果轉化基地,牛德成的創新工作室能滿足多功能施工車、鑽孔機、絞線車、托車、配網成套設備工廠化生産流水線等多項産品的生産。

由牛德成牽頭發明創造的螺旋式接地極、電杆旋切機等十幾種電力施工機械,先後榮獲30多項實用型專利和4項發明專利,其中2項省級成果獎、6項市級成果獎。現公司形成了以“牛德成勞模創新工作室”為中心,下設24個QC攻關小組的科技創新隊伍,涉及公司各個專業。

與死神擦肩而過,疾病纏身仍忘我工作

“老牛就是有一股子‘犟勁’,和他同事20餘年,每逢遇到難題,他即使不眠不休,也得盡快解決。還記得2016年冬天,國網開始大範圍改造,領導下達了兩個星期完成一套囊括五個機械作用的創新生産線任務。接到任務後,第一天,白天我陪老牛先去廢料場找材料,當天晚上,他就開始在1萬多平米的鐵皮車間做實驗。寒冬臘月,滴水成冰,而偌大的車間,隻有他一人,又沒有任何取暖設備,我過去待了不到半小時就凍得全身麻木,可他一待就是整整兩天!第三天淩晨一點,我的手機鈴聲突然響起,是老牛,他興奮地告訴我:‘弄出來了!’那一刻,我是又驚又喜。”憶及往事,牛德成勞模創新工作室的馬永波難掩激動之情。

正是憑着這股子犟勁,讓牛德成在創新發明的路上不斷前行;也正因為他看見難題就不要命的犟勁,讓他在廢寝忘食中被諸多疾病纏身。 “相處20多年來,我最佩服的還是老牛幹實事的精神和他的人品。”與牛德成共事20餘載的同事田保慶告訴記者,2009年暮春時節,正值全縣各鄉鎮的台區(一台變壓器的供電範圍或區域)綜合治理關鍵點,為完成既定目标,牛德成又開始整日泡在第一線,卻不知死神已悄悄逼近。 “那時我倆都在汶上供電所。有一次在所内整理治理器材時,我看到老牛的腦門上都是汗,心想天也不熱啊?再聯想到最近一段時間他老是說胸悶,突然意識到這是心髒病的先兆,就趕緊讓他放下手頭的活,去醫院檢查,可他就是不肯。無奈,我将這一情況直接告訴其家屬和單位同事,才‘逼’着他去了醫院。”一經檢查,把醫生吓了一跳:心髒病!而且血管已經被堵塞到百分之七十,造影顯示其中一處堵塞處的血管已經破了一層,随時會出現心梗…… 與死神擦肩而過,牛德成病體未愈,又投身到緊張的工作中,身體卻每況愈下。“這兩年,我感覺自己的身體越來越不如從前,就對妻子說:‘工資卡給你,說不定哪天我睡着了就不再醒來,卡裡的錢正好可以給咱兒子娶媳婦用。’”雖是半開玩笑,但牛德成的話卻不無傷感。

随着創新成果的不斷增多,牛德成被大家戲稱為“牛人”,先後榮獲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8年10月,被評為齊魯工匠。2020年1月,被評為“齊魯大工匠”。

“我的牛,源于企業的創新環境和領導的關懷、同事的支持。企業是大河、是草原,沒有水和草,我想牛也牛不起來,是企業壯了我的牛膽、揚了我的牛氣,才讓我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牛事’。”牛德成滿懷感激地說。來源牡丹晚報記者 孟欣

編輯:沐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