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晉文公重耳繼位之後,春秋時期争霸天下的事,其實主要發生在晉楚兩國之間,齊國和秦國都沒什麼機會。
原因也很簡單,秦國被晉國封印了,而齊國則比較倒黴,冒頭之後不是碰到晉國強盛期,就是碰到楚國強盛期。
如果有秦國或齊國加入,中原各小國的處境還好一點,畢竟三足鼎立或四方會談,各小國可遊走的空間更大。
但由于秦國和齊國沒法發力,所以中原各小國可謂嘗盡了苦頭。
擺在他們面前的強國就兩個,投靠晉國要挨楚國的打,投靠楚國要挨晉國的打,兩不相幫或者左右逢源,則要同時挨兩家的打,這種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呢?
最典型的就是鄭國,先是投靠楚國,結果整天被晉國吓唬,後來立了一個親晉國的接班人,然後整天被楚國恐吓。
到後來,鄭國直接擺爛了:我們鄭國隻服從最強的國家,你們想要我鄭國臣服,麻煩在其他地方打出個名堂之後,再來我這裡耍威風吧!
鄭國的這種表态,簡直是說出了中原各小國的心聲,于是大家紛紛支持。
晉國和楚國一看,這樣下去不是個事兒啊,我們要的是稱霸中原,而不是打爛中原,要是這些國家集體躺平,等于是給了秦國和齊國機會。
道理是明擺着的,如果晉國和楚國一意孤行,就知道盯着小國下手,他們必然會怨聲載道,心裡也會發出一種聲音:“誰來救救我們啊!”
要是秦國和齊國出現一位狠人,抓住這個機會,向各小國許願:“讓我來當霸主,我保證你們都能活得很有尊嚴。”
到那個時候,各小國恐怕會表現出集體一邊倒的态勢。
這倒不是他們一定會倒向秦國和齊國,而是會借機向晉國和楚國表态:“如果你們再這樣不尊重人,就别怪我們另投大哥了!”
出于這種考慮,晉楚兩國先後進行了兩次會盟,開始正式平分霸權,這兩次會盟就是曆史上著名的“弭兵會盟”。
“弭兵會盟”的内容很簡單,就是把世界分為三級:
第一級是超級強國晉國和楚國,他們是“世界警察”,專門負責彈壓治安與維護和平;
第二級是一流強國秦國和齊國,他們是世界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承擔監督“世界警察”的職責;
第三級是鄭國、魯國、宋國、衛國、曹國、許國、陳國和蔡國等一堆二三流甚至不入流的小國家,他們的任務是供奉第一級。
第二次“弭兵會盟”的時間是公元前546年,随後,中原迎來了四十年左右的和平時光。
在這段相對和平的日子裡,晉國忙于内讧,公族和豪門望族打得頭破血流,楚國則将目光對準了華東地區的吳國,準備繼續擴大版圖。
我一直認為,東周的五百年曆史,不該隻劃分為“春秋”和“戰國”兩段,而是應該以“弭兵會盟”為節點,再增加一段。
從周平王東遷到“弭兵會盟”,這段時間是原汁原味的“春秋”,各國你方唱罷我登場,如走馬觀花一般讓人應接不暇,最後決出了四強,然後晉楚兩國闖入決賽。
但從“弭兵會盟”到三家分晉這段時間裡,又出現了吳國和越國這兩個意外因素。在巅峰時期,他們的實力不輸秦國和齊國,甚至可以直接向晉國、楚國叫闆。
其中,吳國曾短暫攻破了楚國都城,又勒令晉國交出了霸主之位,而越國更是直接滅掉了吳國。
在這段時間,晉、楚、秦、齊、吳、越六國重新組了一個局,華東地區和華南地區開始進入視野,為後面的戰國時代奠定了基礎。
從傳統史官的角度,他們沒辦法理解,吳越這兩個名不見經傳的國家,為什麼會突然闖入強者的遊戲之中,而且還非常露臉。
于是,他們給出的答案是:晉國為了收拾楚國,所以扶持吳國;而楚國為了幹掉吳國,所以扶持越國。
這種觀點不能說毫無道理,但顯然沒說到點子上。
扶持的前提,是對方有被扶持的資格;如果吳越之地還是一片蠻荒,那就算想扶也扶不起來。
對此我們隻能說,春秋初期的争端本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大家的目光永遠都放在中原,那麼也将永遠陷入雙雄争霸或四強并立的局面。
因為,晉、楚、秦、齊雖然各有各的來曆,但總地來說,他們的發家都與周王室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而吳越兩國呢?他們的開國之君雖然也是周王室成員,但由于被發配到偏遠地區,所以并沒有受到多少重視,我們對于這兩國的早期曆史都沒法确切了解。
也正是因為吳越兩國的特殊性,所以當他們先後加入戰圈之後,局面才會從雙方博弈向着多方博弈發展。
大家可以想想,中國原本的勢力範圍,總是局限在河南附近那片區域。
到了商周之交的時候,陝西開始進入視野。
到了西周向東周過渡的時候,南方的楚國異常耀眼。
而從“弭兵會盟”到三家分晉這段時間裡,華東和華南又變成了“頂流明星”。
越往後,這種現象越明顯。
漢朝為什麼強盛?因為北方有個咄咄逼人的匈奴,要是不幹掉這夥人,我們這隻“大公雞”就沒有背部。
唐朝為什麼強盛?因為西方有個強大無比的吐蕃,要是不幹掉這夥人,我們這隻“大公雞”就沒有尾部。
正是因為有了匈奴和吐蕃等勢力的亂入,才翻開了全新的曆史篇章。
如果從這個視角來看待吳國和越國,将他們當做亂入者,其實才更符合曆史事實。
隻不過由于時間過于久遠,再加上吳越兩國的開國之君又是周王室成員,所以很多人會習慣性地認為,他們本就是中原文化圈的一份子。
殊不知,和當初備受“漢陽諸姬”鄙夷的楚國相比,吳越兩國獲得的地位待遇也就是半斤八兩而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