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潰瘍俗稱“口瘡”,是多發于口腔黏膜上的淺表性潰瘍,創面僅有米粒、黃豆大小,遇刺激後疼痛加重,常反複發作。有的戰友患口腔潰瘍後覺得不是大問題,往往自行用藥或使用一些“土方法”,可能會加重病情,贻誤治療。聯勤保障部隊第901醫院口腔科醫生根據接診經曆,總結了一些口腔潰瘍防治誤區,并給出科學的預防和治療建議。
誤區一:多吃水果好得快
某部幹事李環患口腔潰瘍後覺得是上火導緻,便大量吃西紅柿和蘋果,認為這樣既可以去火,又能補充維生素。
患口腔潰瘍後大量吃水果的做法并不科學。果酸會刺激潰瘍表面,可能導緻病情加重。目前,口腔潰瘍的病因尚不明确,家庭遺傳、精神壓力大、睡眠質量差、免疫力低下、營養不均衡和口腔内創傷等,都可能誘發口腔潰瘍。普通口腔潰瘍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一般5天後開始愈合,7-14天便能痊愈,不用進行特殊治療。但如果潰瘍的面積過大、形狀凹凸不平、超過3周未痊愈、長期在一個地方反複發作,應及時去醫院就診。平時注意多吃新鮮蔬菜、雞蛋、瘦肉、花生、核桃等食物,少吃過辣、過燙、過鹹的食物及筍類、腌制品、蟹類等易引發和加重口腔潰瘍的食物。
誤區二:急補維生素C能治愈
某部中士張華聽說補充維生素C可以治療和預防口腔潰瘍,便自行購買了維生素C片,将其敷在潰瘍處。幾天後,創口不僅沒有緩解,反而有擴大趨勢。
患口腔潰瘍後服用大劑量維生素C,把維生素C、維生素B2等塗抹或敷在患處的做法都是不當的。這樣可能會刺激潰瘍表面,使創口紅腫、疼痛。口腔潰瘍的常用藥一般為局部用藥。其中,苯佐卡因、利多卡因等屬于局部麻醉藥,可減輕潰瘍帶來的疼痛;西地碘片、甲硝唑口頰片、氯己定含漱液等有抗菌消炎作用,可以抑制口腔細菌、消除炎症;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能促進口腔黏膜生長,加快創口愈合;西瓜霜、冰硼散、青黛散等中成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宣風散熱的效果,也可用于治療口腔潰瘍。戰友們患口腔潰瘍後,應遵醫囑用藥,症狀較輕時可在患處噴敷西瓜霜、冰硼散等藥;潰瘍面較大時,可以用10%的醫用硝酸銀溶液燒灼傷口,使潰瘍表面的蛋白質沉澱形成薄膜,以保護潰瘍表面、加快愈合。
誤區三:患口腔潰瘍期間不能刷牙
前幾天,上士陳立偉因刷牙時劃傷面頰内側口腔壁,誘發了口腔潰瘍。為防止症狀加重,小陳連續幾天都沒有刷牙,每天早晚僅用漱口水漱口。一周後,小陳的潰瘍症狀加重,不得不尋求醫生幫助。
刷牙方法不正确、刷牙時太過用力等,容易劃傷牙龈和面頰内側口腔壁,傷口處的細菌大量繁殖就可能誘發口腔潰瘍。如果刷牙次數少、牙齒清潔不徹底,食物殘渣不能及時去除,還可能使口腔潰瘍加重。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環境有助于促進創口愈合、減少潰瘍發作次數。戰友們要養成飯後漱口、早晚刷牙的習慣,餐後可使用抑菌漱口水或淡鹽水漱口;每三個月更換1次牙刷,防止牙刷内的細菌侵蝕口腔;刷牙時避開潰瘍處,防止造成二次傷害。如果口腔潰瘍的疼痛感較為強烈,可用漱口水漱口,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消炎、鎮痛的作用,但不能用漱口水代替刷牙。(■郝東紅)
來源:解放軍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