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下旬,黃淮海大部地區的移栽辣椒苗已經進入營養生長旺盛期,然而, 皖北很多辣椒種植區,田間辣椒卻出現了“生長停滞”現象,這是怎麼回事呢?
在一家農資店内,辣椒種植戶向農資店老闆表示,她家的辣椒已經移栽到田間30多天,若在往年,此時辣椒苗株高最少要達到20厘米以上,然而,今年的辣椒苗,移栽時多大的植株,經過30多天的生長,卻沒有發生太多變化,有些植株甚至還出現萎縮現象,農藥也噴了多次,依然沒有見到明顯的效果。
對此,農資店老闆解釋說:“辣椒苗出現生長停滞的現象,屬于生理病害的範疇,造成這種症狀的原因主要有兩種:
一是氣候原因所緻。今年春末夏初氣溫反複,四月中下旬,辣椒移栽時,遇到持續數天的低溫天氣,最低溫度跌至7℃,衆所周知,當地溫低于18℃時,辣椒生理機能運轉就會受到影響,對移栽後辣椒苗的新根生長,會造成一定影響,緩苗期也會延長。
地溫低于12℃,辣椒苗就會完全停止生根,若遇溫度更低或遇持續低溫天氣,辣椒苗還有遭受凍傷的可能。
有些農戶偏愛在陰天或低溫天氣移栽辣椒,理由是缺少陽光照射,會減少辣椒苗水分蒸騰,能使辣椒安全度過緩苗期,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尤其在春末夏初,氣溫尚未穩定的情況下,作物生長四大要素中的水肥氣熱中的熱量(溫度)才是最為重要的。
當移栽後的辣椒苗正慢慢恢複生長之時,5月8日又迎來了一次大幅降溫天氣,一直持續到5月16日氣溫才逐漸回升,其中5月14日最低氣溫更是跌破10℃以下,此次超過一周的降溫時間,無疑又為本就出現生理障礙的辣椒苗雪上加霜。
二是不合理的移栽方式所緻。在皖北很多辣椒種植區,移栽辣椒習慣先将水放滿壟溝,而後将辣椒苗插在壟溝兩側,其目的是在澆水的同時,也便于辣椒苗的移栽,這種移栽模式在正常年份倒也正常,但遇到低溫期移栽辣椒,田間水分得不到及時蒸發,加上土壤中缺少有機質,就會造成辣椒根部呼吸不暢,繼而出現新根萌發慢、植株生長停滞等負面現象。
而采取移栽後澆水或“薄水多澆”的農戶,田間辣椒長勢則相對較好。
除了因氣候導緻的生理病害之外,當前的辣椒苗,還隐藏着兩大“殺手”,辣椒種植戶在施藥治療生理病害時,一定要仔細觀察後進行防治,否則就達不到理想中的防治效果。
俗話說“幹生蟲,濕生病”,意思是在幹旱的年份,蟲害比較多,多雨的年份,病害比較多,而本年度自春節之後的持續幹旱,也導緻了蚜蟲和紅蜘蛛的爆發,尤其是田間長勢較弱的辣椒苗,往往紅蜘蛛和蚜蟲同時存在。
由于紅蜘蛛和蚜蟲體積較小,且藏匿在葉片背面,一些歲數較大的種植戶,不仔細觀察根本無法發現。
若噴施兩遍防治生理病害的藥物,辣椒植株依然沒有恢複正常,或辣椒葉片發黃、發皺,且有螞蟻和楊綿附着時,就要考慮施藥防治這兩種害蟲了。
對于辣椒當前的現狀,農資店老闆也提供了一個省錢小配方:每畝用50%氯溴異氰尿酸可溶性粉劑30克 5%氨基寡糖素40克 0.01%芸苔素内酯或1.4%複硝酚鈉水劑20毫升 22%阿維螺螨酯20毫升 20%啶蟲脒20克兌水30-40公斤稀釋後均勻噴霧,一周後按此配方重噴一次(去掉殺蟲劑),在田間不過于幹旱的前提下,能達到恢複長勢,防治辣椒苗期病害及紅蜘蛛、蚜蟲危害的多重功效。
當然,任何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都要因時、因地、因病蟲害發生程度不同靈活運用,希望大家根據自家辣椒實際生長情況,有針對性地實施補救措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