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深秋,怎麼可能繞得過“枯荷”呢!
安徽郎溪:池塘殘荷 墨韻畫意
一千多年前,唐代詩人李商隐寫下了這句名垂千古的金句“留得枯荷聽雨聲”,不知打動了多少人的心弦?穿越千年時光隧道,越過無數曆史的塵埃,今天讀來依然那麼令人怦然所動!
獨家:浙江嘉興:殘荷待“雪”
千百年來,摯愛枯荷的人何止千千萬萬?黃愛古典曾在2018年1月29日發表的《李商隐的殘荷聽雨,你聽懂了嗎?殘荷聽雪又是怎樣的感覺?》李商隐的殘荷聽雨,你聽懂了嗎?殘荷聽雪又是怎樣的感覺?一篇頭條号竟獲得高達12.8萬推薦,閱讀數達到1.2萬人,同樣,其它幾篇有關枯荷的頭條号也是得到成百上千的閱讀量,比如這篇《秋陰不散霜飛晚 留得枯荷聽雨聲 你可知道殘荷之美?》秋陰不散霜飛晚 留得枯荷聽雨聲 你可知道殘荷之美?六千多個讀者閱讀了此文,為它點贊。由此可見,喜愛荷花、喜愛枯荷、殘荷的讀者很多很多;歌詠荷花、蓮花、枯荷的詩詞更是汗牛充棟、數不勝數,其中最著名可能當數紅樓夢中那個“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林妹妹。
如果你也是《紅》迷,一定知道《紅樓夢》第四十回中,一段賈府衆人遊湖的描寫就講述了林妹妹愛枯荷的事。當寶玉說要拔掉那些破荷葉時,林黛玉說:“我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隻喜他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偏你們又不留着殘荷了。”也許是林黛玉喜歡“殘”不喜歡“枯”,将“枯”改為“殘”了。
大詩人李商隐的詩句到底為什麼為什麼這麼打動人心?他到底寫了什麼?黃愛古典和您一起趕緊來細細品析。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兖》唐 李商隐
竹塢無塵水檻清,
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
留得枯荷聽雨聲。
一個深秋的夜晚,詩人寄宿在一位駱姓人家的園亭裡,寂寥中懷念起遠方的朋友,聽着秋雨灑落在枯荷上的沙沙聲,寫下了這首千古流傳的詩句。詩題中的崔雍、崔衮,是詩人的知遇者崔戎的兩個兒子。這首詩是詩人與崔雍、崔衮告别後旅途中的寄懷之作。
山東臨沂 枯荷聽雨
第一句寫的是地點和環境,地點是駱氏亭:翠綠的修竹環抱着一塵不染的船塢,駱氏亭外臨着清澄的湖水。翠竹、清水環繞,清幽雅潔,遠離塵嚣,讓人感覺特别舒爽。
冬日池塘的殘荷
第二句詩人緊接着寫出了對友人的思念,詩人說我眼下所宿的駱氏亭和崔氏兄弟所在的長安,中間隔着重重的城池,路途迢迢,但我的思念之情卻宛如随風飄蕩的遊絲,悠悠然飄向友人所在的長安。四周一片清幽,而我卻倍感孤寂,好友不在身邊,無法一起共賞這幽勝之境,讓人感到淡淡的惆怅。
殘荷
第三句“秋陰不散霜飛晚”,時值深秋,連日天氣陰霾,雨意孕育,天色陰暗,雲層低迷,這麼灰蒙蒙的一片混沌、迷蒙,讓我的心情更加暗淡,對遠方友人的思念也更加濃烈。
河南許昌:蓮城冬日殘荷美如畫
末句是全篇的點睛之筆,就在我思念着遠隔重城的朋友的時候,不知不覺間,天上下起了淅瀝的小雨,雨點點點滴滴地灑落在枯荷上,發出一陣錯落有緻的聲響。而這蕭瑟的秋雨敲打殘荷的聲韻竟别有一種美的情趣。枯荷給人一種殘敗衰飒的感覺,但是對我這樣一個旅宿思友整夜不眠的人來說,卻因聆聽了枯荷秋雨的清韻而稍稍慰藉了心底的相思,也稍稍消解了心中的寂寞,雨打枯荷的感覺給我一種不期而遇的喜悅。而與此同時,這凄楚的雨聲。枯荷秋雨的清韻,單調而凄清的聲音卻也更增添了無比的寂寥,從而更加深了我對朋友的思念。
殘荷
整首詩以景結情,景中含情,有聲有情,聲情并茂,聲、景、情諧和合一而餘音缭繞,韻緻無比,意蘊悠長。以景寄情、寓情于景。意境清秀疏朗,境象迷茫,蘊涵深遠。
秋日寫意:淡菜水墨 殘荷之美
更多吟誦深秋的詩詞,黃愛古典繼續和大家細細分享。
感謝關注黃愛古典的頭條号,感謝你的閱讀、轉發、點評、分享。黃愛古典,愛古典,詩詞歌賦文,愛懷舊,山水風物情!願與你細細分享人間美好的一切。詩詞歌賦文,山水風物情,是我們來時的路,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财富,是人類精神的家園,無數經典的文化、傳統、思想、習俗,穿越時空,關照古今,讓我們念念不忘,融入骨髓,浸入血液。如果你也喜愛,就和黃愛古典一起記住傳統,回味經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