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各有痔。
雖說這樣有比較誇張的成分存在,但痔瘡作為肛門部位的常見疾病,根據國内外多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
在20歲以上的成年人中,有56.7%的人患有混合痔,随着年齡的增長,這一數據也逐步升高,50歲以上的人群中混合痔的發病率高達95%。
就是這樣一個非常高發的疾病,然而,大多數人對痔瘡的危害性還不夠了解。不僅平時生活方式不注意,而且還在得了痔瘡後,不聞不問,更别說是去醫院了。
甚至還有人說「痔瘡是小事,拖一拖自己就好了」之類的話,顯然是沒有被痔瘡制裁過。
痔瘡是一種血管性疾病,雖然不至于造成生命危險,但是由于痔瘡常常伴随着出血、脫出等症狀,會對人體産生一定的危害。
今天就由 「便秘真實世界研究 」的李旭照醫生來跟我們聊一聊痔瘡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痔瘡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門直腸底部及肛門粘膜的靜脈叢發生曲張而形成的一個或多個柔軟的靜脈團的一種慢性疾病。
痔瘡久拖不治可能會對身體帶來這些危害:
引起脫垂、嵌頓甚至壞死内痔發展到中後期,痔核會脫出肛外,當痔核不能及時回納時會發生痔核嵌頓。
痔核嵌頓于外,由于一系列的病理改變,使局部代謝産物積聚,進一步加重了局部水腫,加重了痔核的嵌頓,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所以内痔嵌頓日久,必然出現壞死,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
長期便血,導緻貧血便血是痔瘡的主要症狀。
Ⅰ期内痔屬于初期,其出血較多。Ⅱ期内痔屬于中期,其出血可多可少。臨床上,Ⅰ和Ⅱ期内痔病人是最多的。
由于Ⅰ、Ⅱ期内痔症狀較輕,極易被患者忽視或采用保守治療。
久而久之,随着失血量的增加,患者出現面色蒼白、乏力、頭昏、虛弱、記憶力下降、甚至眼花、耳鳴、久坐久蹲後突然站起可緻虛脫或昏厥、食欲下降、腹脹下腹浮腫等嚴重的貧血症狀。
誘發其他肛腸疾病痔瘡是肛腸疾病裡最具有代表性的疾病,也是最普通的。
但它就像一個引火線,可以引發多種肛腸疾病,如肛裂、肛瘘等。
如果痔瘡引發了其他肛腸疾病,數病症狀共存,這會給治療帶來非常大的難度,恢複時間也會加長,最影響工作和生活。
雖然不至于對人的身體造成多麼大的傷害,但這卻是所有肛腸患者最害怕的結果。
引發婦科疾病女性痔瘡患者,由于肛門和陰道接近,痔瘡出血或發炎往往會導緻病菌大量繁殖,不慎進入陰道,引發各種陰道炎、尿道炎、膀胱炎、附件炎等婦科炎症。
由此可見,長了痔瘡之後一定要及時引起重視,采取治療措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