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200件穿過的衣服

200件穿過的衣服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5 17:23:19

200件穿過的衣服?□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郭菁荔,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200件穿過的衣服?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200件穿過的衣服(她穿過的防護服有一千多件)1

200件穿過的衣服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郭菁荔

當長長的無菌細棉簽探入鼻腔深處,酸楚、火辣感也随之而來,眼淚不自覺地溢出,讓人隻想逃離……這是每個人做鼻咽拭子采樣時的反應,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發熱門診護士趙婉松最開始的時候也是如此。“被‘捅鼻子’的次數多了,身體仿佛也有了準備,雖然依然難受,但現在很少流淚了。”趙婉松口中的“多”是多少呢?答案是起初每半個月一次,後來每周一次,南京祿口機場疫情發生後每兩天一次,累計80餘次。

2020年1月17日,市立醫院發熱門診正式開診,28歲的趙婉松主動請戰,成為首批加盟的護士之一。她可謂是發熱門診“元老級”的護士,那套密不透風的二級防護裝備,她一穿就是600多天。防護服裡的汗水導緻濕疹反複發作、手套裡的熱氣導緻雙手蛻皮……然而她卻笑着說,這是她的“勳章”。

發熱門診是疫情防控的前線哨點。在島城,共有43個發熱門診和184個發熱哨點診室,這些“哨點”倚仗的就是一批又一批像趙婉松這樣的“哨兵”。穿上白衣戰袍,就要扛起這份責任!她們也是平凡人,卻用血肉之軀為島城市民築起了抗擊新冠疫情的堅固防線。她們有個共同的心願:期待發熱門診關閉的那一天,因為那意味着疫情徹底敗走。

是護士是護工,也是陪護“家屬”

不漏掉任何一個新冠肺炎患者,是發熱門診醫護人員肩挑的重擔。市立醫院的發熱門診猶如“院中院”,挂号、診斷、繳費、核酸檢測、CT、取藥、留觀等環節全都在這個區域内完成,确保“閉環管理”。這裡的15間留觀病房,便是趙婉松的戰場。留觀病房收治的是疑似病人,留觀期為24小時。這意味着趙婉松或許與病毒隻隔着一套防護裝備的距離。

由于留觀病房沒有護工,更沒有陪護家屬,所有病人的醫療護理、生活照料、醫療廢棄垃圾打包處理等工作都需要護士承擔,工作量比以往多出好幾倍。而這些繁雜的工作再加上那身厚厚的防護服,一切動作都變得沉重起來。發熱門診護士長韓歡曾抓拍過趙婉松的工作照:身穿防護服的她像個憨憨的“大白”,一手拿着水壺,一手端着裝有生活用品的臉盆,腰包裡還塞着工作用手機和每個留觀病房的鑰匙。

趙婉松最忙的時候曾同時照護12個留觀病人。測體溫、注射、打水、送飯、清理垃圾、消毒、送充電器……在她全權負責的8個小時班次裡,她至少需要在每個病人的房間來回穿梭20次。

無論是炎炎夏日,還是數九寒冬,穿上防護裝備不一會兒,趙婉松的衣服和鞋子就濕透了,人猶如泡在汗水中。四個小時的防護裝備更換時間到了,她才脫掉能擰出水的衣服和鞋子,讓自己透透氣。長期身處這種環境,趙婉松身上多處起了濕疹,雙手和雙腳也因經常泡發而脫皮。“沒辦法,防護裝備是我們的護盾,這麼長時間以來已經對它有了感情,有愛也有愁。”防護服的穿脫有着嚴格的标準,每個班次需要2套防護服,她也記不清自己穿過多少件防護服了。“大概有一千多件了吧。穿防護服不能隻圖快,有非常嚴格的流程,每次穿完,我們都要蹲下等待,讓氣體集聚,檢查是否漏氣,如果漏氣則說明不合格。”

希望繼續堅守到發熱門診“關門”

“後半夜特别難熬,你都是怎麼打發時間的?”記者問趙婉松。

“不需要打發時間,因為忙碌的工作節奏根本不給你犯困的機會。”趙婉松笑着回答。

叮鈴鈴……清脆的床頭鈴每隔幾分鐘便會響起,那是來自留觀患者的呼喚。後半夜,發燒的病人容易反複。“對于發熱的留觀病人,我們需要遵醫囑,對他們進行物理降溫和注射治療,每半個小時為他們測一次體溫。後半夜,病人的咳嗽也會加重,此時,也是他們最需要我們的時候。”

“為什麼留下我?”“我什麼時候能出院?”“我不會在這裡被傳染吧?”……許多留觀人員都不是“有備而來”,他們絕大多數都是一個人過來就診,被臨時發現體溫異常,然後收入留觀。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會變得驚慌,會一遍遍地詢問,會因害怕而不願配合醫護。趙婉松曾照護過一對密切接觸者,對于留觀,猝不及防,他們的精神高度緊張,不理解自己怎麼就成了留觀對象,不僅如此,他們的家人也很焦慮。留觀不是隔離,防控疫情不是隔斷真情。趙婉松隻得一遍又一遍地耐心解釋、安撫、開導,用心為他們準備一切,慢慢地撫平患者們的焦慮,用熱情化解他們的悲觀情緒。慢慢的,患者就不那麼害怕了,見到他們會親切地說一聲:“謝謝,你們辛苦了!”這簡單的一句話也成了趙婉松們繼續前進的動力。

為杜絕交叉感染,每個留觀病房僅住一人。密閉的空間會放大所有的情緒。房間裡的床單被罩、充電器、杯子、紙巾……都由趙婉松和同事們用心準備,細節中透着體貼。她說:“在這裡,留觀患者需要我們的關愛,要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

留觀患者有了“家”,趙婉松卻已20多個月沒有回過老家河北。許多最初與她一起來到發熱門診的同事已回到自己的科室,她卻依然選擇繼續堅守發熱門診。談及自己的心願,她說:“想好好陪陪家人,希望發熱門診早點關門,因為那意味着疫情徹底敗走。當然,在這之前,我會一直站好每一班崗。”

全市共有43家發熱門診、184家發熱哨點診室——

227家疫情“哨點”24小時晝夜守護

青島作為我國重要的口岸城市、旅遊型城市,開放的大門向世界敞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這根弦始終繃得緊、拉得長。全市43家發熱門診、184家發熱哨點診室的醫護人員們作為最前鋒、最靈敏的“監測哨兵”,用血肉之軀構成堅強屏障,不分晝夜地守護市民健康和城市安全。

24小時開放的發熱門診,主要接診的是出現發熱、呼吸道疾病症狀相關病人以及未出隔離期的入境人員。這裡猶如“院中院”,從挂号開始的所有環節全都在這一獨立區域内“一站式”完成。

不同醫院發熱門診的醫護人員值班時間不一樣,有的是12小時輪一次班,有的8小時,有的6小時。但有一點是相同的,佩戴護目鏡、防護面罩、防護服、手套……這樣的二級防護裝備許多人一穿就是20多個月。

在山大齊魯醫院(青島)發熱門診,32名醫護人員克服防護服帶來的不便,為患者提供高效、優質的醫療幫助。為減少患者核酸檢測結果等待時間,他們在檢驗室增設了核酸快檢設備,24小時不間斷檢測,加快周轉頻率。由于大部分患者都不是“有備而來”,許多人是就診時被臨時發現身體異常,然後收入留觀。這意味着,除了承擔醫護人員的角色外,他們還要當患者的“家人”“朋友”,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撫平他們的焦慮情緒。

市中心醫院發熱門診的醫護人員中既有經曆過非典、甲流的老将,也有“90後”新兵,他們中有的人即将退休,有的家中孩子尚小……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硬仗中,他們有個共同的身份——抗疫先鋒。選擇這個崗位,就意味着跟節假日、年假說了“再見”,但他們沒有一個人喊苦、喊累。

境外發熱門診是醫院的最前沿陣地,也是發熱病人最集中的地方。自組建并啟動境外發熱門診以來,城陽區人民醫院護理團隊派出多學科護理精英力量,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第一關口的萬無一失。為了保證準确性,接診每名患者的時候,他們可能需要詢問十幾甚至幾十個問題,雖然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但任何一個步驟都不能省略。因為疫情,她們不再是父母眼中長不大的孩子、孩子眼中溫柔的媽媽、丈夫眼中嬌弱的妻子,她們是防疫戰場上不勝不退的“铿锵玫瑰”。

脫下防護服的那刻,他們渾身濕透的樣子和臉上留下的深深印記讓人心疼。縱然滿臉疲憊、頭發淩亂,可能渾身還散發着汗馊味……但他們依舊是最美、最英勇的白衣戰士。

來源: 青島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