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古人關于年齡的稱謂漲知識

古人關于年齡的稱謂漲知識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17:46:29

古人關于年齡的稱謂漲知識?一、歲數的古稱襁褓(qiǎngbǎo)——不滿周歲,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古人關于年齡的稱謂漲知識?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古人關于年齡的稱謂漲知識(古人的年齡稱謂有何講究)1

古人關于年齡的稱謂漲知識

一、歲數的古稱

襁褓(qiǎngbǎo)——不滿周歲

孩提——2至3歲

總角——童年

及笄(jī)——女子15歲

弱冠——男子20歲

而立——30歲

不惑——40歲

知命——50歲

花甲——60歲

古稀——70歲

耄(mào)——80歲

耋(dié)——90歲

期頤——100歲

上面羅列了年齡古稱的序列,有一目了然的效果。下面對古稱略加解釋說明。

“襁褓”,本是背負嬰兒所用的布兜,用以指代不滿周歲嬰兒。“總角”指年幼之時。古人是不剪發的,孩子的頭發長了,就緊貼着發根紮在一起垂于腦後(類似現在的所謂“鳳尾頭”),叫“總發”。如果不是把頭發紮成一束而是紮成左右兩股,類似現在的“抓髻兒”,就叫“總角”,因為像獸的兩隻角。

“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出自《論語》。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自立),四十而不惑(不迷惑),五十而知天命(懂得天道賦予自己的曆史使命),六十而耳順(能聽逆耳之言),七十而從心所欲不愈矩(不越規矩而犯錯)。”到了六十歲,古人稱為“耳順之年”,也稱為“花甲之年”。因為古代用幹支紀年法,天幹與地支互相組合,可組成60對幹支,通常叫“六十幹支”或“六十花甲子”。到七十歲時,則稱為“古稀之年”,源于杜甫的詩句:“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曲江》)。

“耄耋之年”,是指八、九十歲的年紀,也稱“鲐背之年”。“期頤之年”指人活到100歲的年齡,意思是人生以百年為期,頤(yī)是保養、贍養之意。

二、青年男女的冠禮和笄禮

古代貴族男子20歲時要行冠禮,因為剛剛進入成年,還沒有達到壯年,故稱“弱冠”。冠是一般貴族男子所戴的普通帽子。古籍《禮記·曲禮上》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即男子長到20歲時行加冠之禮,同時起别名,意味着從此就是大人了,社會和家庭都将按成人來要求他。加冠儀式是成人的标志,就是成人禮。古人很重視冠禮,《儀禮》17篇,第一篇就是《士冠禮》。

笄禮是古代女子成年的标志。笄(jī)就是簪(zān)子,是根細長的釺子,一頭銳,一頭鈍并有突出的裝飾。古代女子15歲左右,開始把頭發盤起來,用笄把頭發簪起來,叫作盤發插笄,又稱“及笄”,代表剛成年的女子。笄和簪是一個東西,先秦叫笄,從漢代起叫簪。笄禮像男子的冠禮一樣,也是表示成人的一種儀式。

三、高壽“亥”和《耄耋圖》

古代“亥”字喻高壽。古人忌諱說73歲,于是常用“亥”字來隐稱,因為民間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的說法——大聖人孔子是活到73歲去世的,“亞聖”孟子是活到84歲去世的,所以73.84這兩個數字不吉利,要忌避。如某人已活到73歲,就用“亥”字來隐稱。唐代劉禹錫《送河南皇甫少尹赴绛州》詩雲:“午橋群吏散,亥字老人迎。”李商隐《戲題贈稷山驿吏王全》詩也說:“過客不勞詢甲子,惟書亥字與時人。”

“亥”字為何成了73歲的隐稱呢?古人認為,“亥”字有“二首六身”。“亥”字篆體上二橫為首,象征二萬,下有三個“人”字,形同三個“六”,是六身,象征六千六百六十。合起來,“亥”字象征二萬六千六百六十,正好是73年的日數。故用“亥”字或“二首六身”來隐稱73歲。

前面談到,“耄耋之年”是指八九十歲的高壽,又稱“鲐背之年”。鲐(tāi)即鲐魚,又名青花魚,生活在深海之中,身體兩側有深藍色斑紋。由于鲐魚常年處于深海之中很少見,而八九十歲高齡的人就像鲐魚一樣很少見,加上人越老臉上的斑紋特别明顯,故稱八九十高壽者為鲐背之年。舊時,有品位的人家裡喜歡牆上挂一幅《耄耋圖》,畫上有蝠、鹿、壽桃、喜鵲、蜂、猴,還有戟、磬、貓、蝶之類,其間雜以山水,諧音取喻,即:福祿壽喜,封侯吉慶,耄耋。這些講究多半是人的一種寄托,圖個吉利而已。

四、相關鍊接

50才做壽。做壽,也稱“祝壽”,指為老年人舉辦的慶祝壽辰的民俗活動,在全國廣為流行。民間做壽一般從50歲開始(50歲以前稱“過生日”)。

我國古代按年齡分為四壽,即36歲為本歲,60歲為下壽,80歲為中壽,100歲為上壽。以60壽誕和80壽誕最為隆重。按傳統習慣,60是天幹地支的公倍數,生年與60生日,正是同樣的年号,故稱此年為“本命年”,稱60歲為“60花甲子”,所以“花甲”也就成了60的代稱。因舊時生存保障條件差,人活60歲就算高壽了,故60壽誕特别受重視。年屆80進入“耄耋之年”,則更值得慶賀。

中國人均壽命72歲。

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2006年世界衛生報告》顯示,中國男性平均壽命70歲,女性為74歲,人均壽命平均72歲,比日本人均壽命短10年。

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全球192個國家和地區後公布的《2006年世界衛生報告》顯示,日本與北非的摩納哥、南歐的聖馬力諾三國,以平均82歲并列第一。如果以性别來分,日本也是全球女性平均壽命最長的國家,平均86歲。英美法德四國人均壽命分别為78歲、79歲、80歲、79歲。非洲26國和阿富汗的國民則平均活不到50歲,伊拉克為55歲。全球平均壽命最短的是非洲南部的津巴布韋,隻有36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