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酵媽媽專家張學順

酵媽媽專家張學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21 13:29:29

這是中國美妝網第二次走進塗教授的實驗室,“你們上次來的時候,這日本錦鯉還是小魚苗呢”。塗教授指着鑲嵌在牆上的魚缸對我說。“這魚缸的水,還是4年前的,不需要換水,這就是生物技術的魅力。”對塗教授的訪談,就從生物技術開始了。

酵媽媽專家張學順(美中生物塗桂洪)1

▲2017年國家外洽會,塗桂洪教授受邀作全球新一代生物發酵技術的主題演講

塗桂洪教授,一位享譽生物醫藥界的人物:兩項國家一類新藥的發明人、rhEGF産業化之父、發酵型護膚品之父。

73歲的塗桂洪從事生物發酵事業超過50年,因此大家都喜歡叫他“酵父”。而他說,我還很年輕啊,請叫我“發酵哥”

上世紀60年代,大學本科畢業的塗桂洪被分配到一家國有工廠管理一個200噸的發酵罐,自此塗桂洪與生物發酵結下了不解之緣。

發酵工程、細胞生物學、基因程貫穿了塗桂洪教授的事業,從研發國家一類新藥到今天的“零防腐·全發酵”面膜;從全國第一個私人基因工程研究院到今天的美中生物。

研發護膚品和研發藥品是一樣的

塗桂洪是一位科研狂人,因此他創辦的美中生物相比追求規模化的工廠,突出優勢在于頂端的研發。

“這不是說我們的配方工程師人數多,甚至我們沒有配方工師,我們的研發團隊都是生物基因工程專業、發酵工程專業和醫學專業的,我們完全按照研發藥品的方式去做護膚品研發。”塗桂洪說。

酵媽媽專家張學順(美中生物塗桂洪)2

▲1989年塗桂洪教授研發國家一類新藥

這不僅需要态度上更嚴謹,每一個研究成果都要解決一系列的問題:能客觀真實的解決皮膚問題,而不是創造概念;能實現更簡單的使用;能産業化……

塗桂洪的研發成果很多,“零防腐·全發酵”面膜就是其中之一,而這個産品就是為了解決一般面膜難以最大程度滋養皮膚以及存在過敏率偏高的問題。

皮膚問題,歸根結底是細胞生物學的問題

“皮膚是人體的器官,是細胞構建的。因此皮膚問題,歸根結底是細胞生物學的問題!我堅信,好的皮膚是養出來的,不是靠漂白劑、熒光劑、激素類化學物吹出來的!”談到行業的亂象時,親切幽默的塗桂洪言辭變得堅決而銳利。

酵媽媽專家張學順(美中生物塗桂洪)3

▲美中生物GMP100級無菌可視化生産車間

塗桂洪告訴中國美妝網記者,就面膜而言,美中花了巨大的精力和代價,要把防腐劑從面膜裡面去掉,不是說防腐劑不好,而是在面膜裡面添加防腐劑是有風險的。

“我一直認為敷面膜應該是最有效的日常護膚方式,因為他有25ml以上的容量,也至少貼15~20分鐘。這種持續作用時間長、單次計量大的産品,效果應當很好。但是現在很多面膜産品,主要是防腐劑、卡波姆、香精,長時間大劑量的使用,對皮膚的危害就很大,尤其是高頻使用,生物富集作用後就很危險了。”塗桂洪表示,這不是危言聳聽,行業裡已有先例。

塗桂洪指出,美中做“零防腐·全發酵”面膜采用的原料都是天然可食用材料,生物發酵轉化而成,對皮膚細胞具有更好的滋養和保護作用。

小分子撬動護膚大市場

在皮膚修護領域,透皮吸收一直是一個難以攻克的問題,塗桂洪在将細胞生物學引入皮膚護理時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無論是膠原蛋白還是表皮生長因(EGF)都是有多個氨基酸組成的大分子,難以被皮膚吸收。”塗桂洪解釋道,在臨床上EGF常用于創面愈合,就不存在透皮吸收的困擾,但皮膚護理第一步就要解決透皮吸收問題。

塗桂洪告訴中國美妝網記者,市面上也有很多修護産品,通過添加一些化學添加劑或是直接打破營養成分的分子結構,從而達到透皮吸收的目的

但大多數化學添加劑都是通過破壞皮膚表層屏障來實現透皮吸收,這毋庸置疑是不可取的,長此以往皮膚必然産生各種不可逆的病變;而破壞分子結構,雖然也可以透皮吸收,但分子結構破壞後,實際效果也必然大打折扣。

酵媽媽專家張學順(美中生物塗桂洪)4

▲美中生物工作人員正在GMP100級無菌可視化生産車間工作

“經過多次試驗,解決方法回到了生物發酵和基因工程上!”塗桂洪表示,生物發酵和基因工程是他的專業,這一發現他并不覺得意外。他告訴中國美妝網記者,發酵是最然、最傳統的生物學現象之一,正因如此,這個過程往往被人們忽視。分解是發酵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然而傳統的發酵是粗放的、不可控的,産生的物質也較為單一,而通過基因技術來培育特殊的菌種,精細掌控發酵過程,靶向性分解和提取營養成分,從細胞生物學層面上縮小分子結構,既保留了營養物質的原始結構,又能保證透皮吸收效果。

“而且,這個過程是純粹的生物發酵,不要需要任何添加劑,可以做到食級。”對于生物發酵技術,塗桂洪自信滿滿,他常跟别人開玩笑:“以後,不要叫我塗教授,要叫我‘發酵哥’。教授有很多,但‘發酵哥’就我一個!

酵媽媽專家張學順(美中生物塗桂洪)5

▲塗桂洪教授個人照

後記(編者按):

年輕很長——對話塗桂洪教授有感

在中國美妝網記者入行這些年,走訪過不少的企業、采訪過不少的企業家、專家,塗教授是為最年長的一位。衣着簡潔、身形健朗、眼神矍铄是塗教授給人的第一印象,這位73歲的前輩,對于新鮮事物的理解超越了很多年輕人,這令我感歎與好奇,塗教授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又有着怎樣的過往?

塗教授78年考取中山大學研究生,是當年恢複高等院校招生後的第一批碩士研究生;畢業後憑借在基因工程研究上的成就被暨南大學聘用,1986年便被破格提拔為副教授。

此後,塗教授成為中國首批外派學習的生物學專家,在德國Duesseldorf大學師從世界基因工程專家 C.P.Hollenberg教授,開展酵母基因工程的研究。

回國後,他成立了全國第一家私人基因工程研究所:5個人,用5年時間,花了不到500 萬元人民币,在一個不足50平方的實驗室中,完成了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rhEGF)的研究開發,并在國際率先獲得國家一類新藥證書,引起醫藥界轟動。在全球專利網上查詢,塗教授作為發明人的專利成果衆多,而無一例外的都與基因、發酵有關。

我們常說:專注一件事,并把他做到極緻,這就是匠人精神。塗教授,專注于生物發酵技術的“發酵哥”,他就是匠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