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漼[cuǐ](833-873)原名李溫,唐朝第十七位皇帝,唐宣宗李忱[chén]長子,生母為元昭皇太後晁氏。在位時間:859年-873年,年号大中、鹹通,谥号昭聖恭惠孝皇帝,廟号懿宗,葬于簡陵。
唐懿宗在位十四年,有記載的後妃3人,育有兒子8人,其中兩位成為皇帝;女兒9人,除長女備受寵愛之外,其他女兒記載寥寥無幾,大多不知所終。
長子李佾[yì](?-879)生年不詳,生母不詳。鹹通三年,封為魏王,與涼王李侹、蜀王李佶同封;乾符六年,去世。
次子李侹[tǐng](?-879)生年不詳,生母不詳。鹹通三年,封為涼王,與魏王李佾、蜀李侹二王同封。乾符六年,去世。
三子李佶,生卒年不詳,生母不詳。鹹通三年,封為蜀王,與魏王李佾、涼王李侹同封,不知所終。
四子李偘[kǎn]即李侃,生卒年不詳,生母不詳。鹹通六年,封為郢王;鹹通十年,改封為威王(《舊唐書》作鹹王)不知所終。
五子李儇[xuān](862-888)初名李俨,唐朝第十九任皇帝,生母為惠安皇後王氏。鹹通三年,初封普王,熱衷遊樂,擅長馬球;鹹通十四年,在宦官田令孜等人擁戴下,成為皇太子,改名李儇,即位稱帝,時年12歲;在位15年期間,權宦田令孜把持朝政,政局日益混亂,引發王仙芝、黃巢起義;長安失落後,逃亡蜀郡四年;光啟元年,黃巢起義平定後,返回長安;同年,鹽池之争爆發,李儇被迫逃往鳳翔;光啟四年,襄王之亂平定,李儇再次回到長安;文德元年,駕崩,年僅27歲,追谥惠聖恭定孝皇帝,廟号僖宗,葬于靖陵。
六子李保,生卒年不詳,生母不詳。鹹通十三年,封為吉王,與睦王李倚同封。李保在衆兄弟中最為賢明,唐僖宗駕崩後,因其年齡最長,差點即位稱帝,之後宦官楊複恭擁立僖宗同母弟弟昭宗為帝;乾甯元年,李茂貞等率兵入京師,意圖廢黜唐昭宗改立李保,被李克用率兵阻止。之後不知所終。
七子李晔(867-904)初名李傑,唐朝第二十位皇帝,唐僖宗李儇同母弟,生母為惠安皇後王氏。李晔自幼酷愛學習,十分崇尚儒家學說。鹹通十三年,初封壽王,領幽州大都督;乾符三年,冊封為幽州盧龍節度使;乾符四年,加封開府儀同三司,授幽州大都督、管内觀察處置等使。文德元年,在宦官楊複恭擁立下,成為皇太弟;繼位後,先後改名李敏、李晔;在位6年時間,尊禮朝臣,勵精圖治,希望恢弘舊業,先後消滅了田令孜,重挫了李克用;此後,李晔一直受制于宦官、李茂貞與朱溫;天祐元年,被朱溫所弑,時年38歲,谥号聖穆景文孝皇帝,廟号昭宗,葬于和陵。
八子李倚(?-900)生年不詳,生母不詳。鹹通十三年年,封為睦王;光化三年,宮廷政變時,被官宦劉季述所殺;天複元年,初追贈恭哀太子。
長女衛國公主(849-869)生母為郭淑妃。初封同昌公主,公主自幼被父親視為掌上明珠,寵溺無比。鹹通九年,下嫁韋保衡,禮儀甚盛,同昌公主為帝王家豪華獨步,終唐一朝,絕無僅有。鹹通十年,去世,年僅二十歲,葬禮也十分豪華,追贈衛國公主,谥号文懿。
次女安化公主,生卒年不詳,生母不詳。中和三年,許嫁給南诏皇帝隆舜,不久黃巢被殺;光啟元年,僖宗還京,南诏使者被遣返,和親之事遂不了了之。公主不知所終。
三女普康公主(861-866)生母不詳。鹹通二年,出生,鹹通七年七月去世。
四女昌元公主,生卒年不詳,生母不詳。鹹通(860-874)年間去世。
五女昌甯公主,生卒年不詳,生母王德妃,不知所終。
六女金華公主,生卒年不詳,生母不詳,不知所終。
七女仁壽公主,生卒年不詳,生母不詳,不知所終。
八女永壽公主,生卒年不詳,生母不詳,不知所終。
十一女遂甯公主,生卒年不詳,生母不詳。鹹通十四年,與唐僖宗長女唐興公主、次女永平公主同時獲封;不知所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