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子曰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思而不學則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17:14:19

子曰思而不學則殆(述而篇7.2子曰默而識之)1

7.2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注釋】

▲默而識[zhì ]之:“識”,記住。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述而篇》7.28“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學而不厭:“厭”表示滿足。勤奮學習而不覺得滿足。

▲誨[huì]人不倦:“誨”是教導,說教。“倦”是厭倦。形容教導人特别耐心,不知厭倦。

▲何有于我哉:對于我而言有什麼困難呢?“何”,什麼,怎麼樣。“于”,對于。“何有”是“有何”的倒裝,本義是有什麼。

“何有于我哉”此句有兩種解讀,一、對于我而言,做到了哪一樣呢?(此解是孔子自謙之詞。)二、對于我而言有什麼困難呢?(此解是孔子自證之詞。)

《述而篇》7.34“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雲爾已矣。”7.34章“則可謂雲爾已矣”與“何有于我哉”意思應該是相近的,因此解讀為孔子的自證之詞較為合理。

【譯文】

孔子說:“默默把所見所聞記在心裡,勤奮學習而不覺得滿足,教導别人不知厭倦,對于我而言有什麼困難呢?

【學而思】

7.1、7.2、7.3三章參讀。“默而識之”是好學,“學而不厭”是樂學,“誨人不倦”是樂教。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