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一種自然規律。然而,人是一種有語言交流、有文明舉止、有思維能力、懂得感恩的一種高級動物,因此,老人過世後,孝子們都會把喪事辦的隆重一些,以表達自己的哀思之情。
古人以“孝”治天下,但在如今的農村,“孝”依舊是考慮一個人好壞的标準之一。喪葬的很多禮儀也是傳統的一種孝的體現,因此也就一直流傳并延續至今。從而也留下了很多的習俗和講究。
在民間流傳有人死忌諱三六九的習俗,老人們認為,人去世這天是三、六、九的日子不是好日子犯忌諱。在古代人的思想意識裡,人死亡并不是死亡,而是去了另外一個世界,另一個世界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陰曹地府。
常言道“陰陽有别”。人們認為,陽世和陰世正好相反,三、六、九對于活着的人來說是吉利數,人們常說“三六九往外走”是好日子,因此三、六、九的日子在另一個世界就成了不好的日子,說是這天在陰間報到的亡魂就要受到懲罰。更有一些迷信的說法,說是“三六九帶人口”,亡者要帶一個墊背的一起過去。
有了此種俗信,因此人們為了避免災禍,有三六九過世的人,家裡要殺一隻大公雞,以示帶走了人口。當然這也隻是部分地區的一種習俗。雖然有點小迷信,但也是人們趨吉避兇向往美好生活的一種心理。
“燒七上墳不犯七”的意思就是說,人死亡後,每七天要去上墳祭奠一次,民間也稱“燒七”。也就是說自死者死亡之日算起,每七天要去上墳燒一次紙祭祀亡靈,燒七次共七七四十九天。
按喪事習俗,“一七,二七”上墳燒紙祭祀以女兒、兒子為主。“三七”則不然,俗話說“女兒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因此,“三七”時出嫁的女兒就不來“燒七”,要由死者的兒子、兒媳為主。
“五七”最大,不但兒子、女兒去上墳,而且堂兄弟姐妹也要到場,這也是亡者下葬後的又一次象征性的禮儀活動了。喪主家等客人祭祀回來要做飯菜款待客人,以示尊重,以後的六七,七七客人就不用來了。七七也就是“盡七”,七七四十九天已過,下次上墳的時間也就該百日了。
所謂的“燒七上墳犯七”就是以農曆推算,在“燒七”進行時,每隔七天上墳的日子如果遇到初七、十七、二十七這些日子,就稱“犯七”。民間流傳有這樣的說法,“犯七受罰,閻王打他,無處藏身,躲在蓮花盆下”。因此,在部分地區就有了七天燒紙時墳頭上放蓮花盆的習俗。
所謂的蓮花盆當然也是一種象征性的,就是用紙做的盆和蓮花,在“燒七”遇到“犯七”的日子,把蓮花盆放在墳頭。人們認為,這樣亡者就能躲過一劫,免去災難而不至于受罰。這“犯七”的做法雖然有點迷信,但也是人們對過世老人的一種孝道心理,免得過世的老人在陰間受罪。
其實民間還流傳有很多的習俗和忌諱,看似有點迷信,實則也從側面反映了人們對于先人的一種孝道以及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當然了,我國地域遼闊,各地風俗也不可能完全一緻,畢竟這些都是古老傳統的遺留,為了感恩先人,尊重一下當地的習俗也好,不知大家可認可這樣的說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