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泰因“模仿秀”聞名車界,旗下T600、Z700車型抄襲奧迪Q5和奧迪A6肆無忌憚,衆泰SR9抄作業保時捷macan被冠以“保時泰”的稱呼。其研發中心也被戲稱為“皮尺部”。
所謂衆泰“皮尺部”,其實是衆泰汽車工程研究院。由衆泰副總裁劉慧軍負責兼任院長。他來到後的首秀就是衆泰Z300,其原型車為豐田老款ALLION。不過收效甚好,“皮尺部”也深受衆泰的偏愛,從劉慧軍的工資在衆泰所有高管中排第二也可以看出。不過衆泰後來沒落之後,劉慧軍也離職衆泰管理層。
衆泰依靠模仿短時間得到了極高的關注,在2016年銷33萬輛進入自主品牌一線陣營,不過到2020年就開始難以支撐,出現欠發薪水、經銷商維權等事件,随後對外宣布破産。
當我們認為衆泰将從汽車圈永久消失的時候,衆泰卻拟募集資金60億元高調回歸,瞄準高端新能源和微型車市場,并計劃基于3個平台開發三款中大型純電SUV和一款純電轎車。
助力衆泰複活的是江蘇深商,除了前期投資20億外,再提供8億資金助力衆泰調整品牌戰略。江蘇深商手裡還有叮叮出行和量子出行等共享出行平台,未來,在條件滿足的情況下,在車輛采購上或可産生傾斜。
資本或許能撬動新能源汽車市場,但是産品的競争力才是制勝的關鍵。那麼衆泰有沒有制造新能源汽車的水平和經驗呢?
别說還真有,衆泰在2008年便拿下了國家電動汽車産銷許可證,算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首批玩家”,後續推出了衆泰雲100和E200,還研發出L4級智能駕駛系統“DEMO”的樣車,高光時刻是拿到2015年全國純電車型銷量前5名。那時候“蔚小理”也才剛剛成立。
早期布局新能源汽車或許增加衆泰的底氣,但是淺嘗辄止的經驗不足以套用到現在的格局,因為核心技術,銷量渠道,産品布局,這些都是新能源賽道的必備素質,汽車電動化的進程是快魚吃慢魚,隻有在快的過程中才能超車,留給衆泰的時間不多了。
中國市場是極度開放的,沒有限定哪個品牌永久地退出,比如1塊錢退股的“小車之王”鈴木前段時間在國内申報一款緊湊型SUV。預計是SX4的衍生繼任車型,所以諸如衆泰、鈴木、雷諾、甚至歐寶等品牌,以後出現在國内新能源賽道上也不要感到驚奇。
衆泰最初因模仿豐田特銳車型嘗到甜頭兒随即高歌猛進,但從高仿到破産,從挺進前十到資不抵債僅僅四年的時間。因此衆泰既要反思總結過去的不足,更要把握好現有資源,按現代化标準整改生産基地,“皮尺部”戰略肯定是行不通的,必須重視研發體系和營銷渠道,重新樹立品牌形象和理念,方能在新能源賽道嶄露頭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