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杜甫 登嶽陽樓

杜甫 登嶽陽樓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6 09:09:38

杜甫  登嶽陽樓(杜甫三吏三别心憂黎庶)1

圖片來自于網絡

乾元二年(759)正月,安祿山已經死去兩年,他的兒子安慶緒據守邺城(今河北臨漳)以南,軍隊駐紮在相州(今河南安陽)以北。唐軍統帥郭子儀率領九路節度使兵馬前來攻打,安慶緒的同夥史思明前來相救,唐軍與叛軍在相州擺開陣勢。兩軍交戰之中,大風忽起,吹沙拔木,天昏地暗,兩面的軍隊都不得不潰退,在此過程中郭子儀的軍隊損失慘重,原有戰馬萬匹,現在隻剩下三千匹,車仗辎重原來有十萬,現在全部損失了,被迫退守河陽,即黃河北岸的河南孟縣。這次戰役的失敗不僅與自然災害有關,與用人也有很大關系,緊急攏合起的九路節度使,雖然都是來攻打安慶緒統領的安史叛軍,但多少又都有着自己的算盤,根本談不上什麼同心協力,所以遇到一點問題,馬上就潰不成軍。

潰散中,一些軍士乘機劫掠百姓,剛剛遭受了叛軍鐵蹄蹂躏的百姓又受到了官兵的傷害。這個時候,正是杜甫離開洛陽返回華州的時期。一路上,詩人目睹了戰争緻使民生凋敝的殘酷現實,看到了遭到戰亂之苦的百姓的颠沛流離。他一方面更加痛恨安史叛軍,另一方面,也進一步認識到唐王朝統治集團内部的腐敗,從而對廣大人民寄予了更深刻的同情,同時他又希望民衆一起投入到平叛戰争之中。

在這種矛盾的心态下,杜甫寫出了光照千古的“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和《新婚别》《垂老别》《無家别》。這兩組詩在反映人民苦難的同時,也從廣大人民勇于承擔國難所表現出的堅毅中看到了國家的希望。

杜甫  登嶽陽樓(杜甫三吏三别心憂黎庶)2

三十六詩仙圖卷之杜甫

先來看“三吏”。《新安吏》講述了官府在河南新安地區征兵,征到一個孤兒,這個孩子沒有家人照顧,小小的年齡又必須冒着生命的危險去前線打仗。杜甫很同情他,就鼓勵了他一番。《潼關吏》是要告誡戍守長安東大門潼關的唐朝軍隊,不要犯哥舒翰的錯誤。《石壕吏》是流傳很久的名篇,此時杜甫正好在洛陽西去華州的途中,詩中寫道: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緻詞,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妪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别。

這首詩寫了杜甫親眼所見的一個故事:詩人晚上投宿在石壕村,突然聽到有官吏前來敲門要捉人,足見當時戰勢的緊急和官軍的蠻橫。老頭兒一翻牆就沒影兒了,而由老太太開門應付。聽見官吏暴喝一聲,這個老太太便傷心地哭了起來,一邊哭一邊絮絮叨叨地說起家中的情況:自己的三個兒子都已經參加邺城戰役了,邺城的戰鬥非常酷烈,其中一個兒子寫信說兩個兄弟都剛剛在戰争中死了。這實際上已經違反了唐朝的征兵制度,一般是三男出一男,就不能再征了,可是在國家特殊時期這家的三個兒子都已經上了前線,而且兩個已經陣亡。對于老太太來說,活的人隻不過是苟且偷生,死的人現在就不想了,就當這個兒子沒有出生過。現在家中已經沒有别人了,隻有一個正在吃奶的孫子,這是家中唯一留下的骨血,而孩子的媽媽現在也無法出來見人,因為生活實在太窘迫了,沒有一件完整的衣裙。老太太接着說,如果你們一定要再征一個人去軍隊,我願意連夜跟着你們去,第二天早晨還來得及給河陽的軍隊做早飯。夜漸漸深了,說話的聲音消失了,一切又恢複了寂靜,卻隐隐聽到幽幽咽咽的哭泣聲。第二天一大早,詩人隻能與老翁一個人告别了。而誰又能保證,下次官吏再來捉丁的時候,老翁能幸免?

這首詩的主題非常複雜,事情發生在郭子儀的軍隊在邺城之戰中退守洛陽之後,局勢極其危險。洛陽是唐王朝的東都,倘若失守,帝都長安也就面臨着再次淪陷的危機。郭子儀并不願意連夜派官兵四處捉人,但對于一個統領軍隊的将軍來說,他必須盡一切可能保住唐王朝的都城不受侵犯。作為老太太,她也應該非常清楚國家所面臨的困境,三個兒子中兩個都死了,僅存的一個兒子生死未蔔,但是,她依然願意跟官吏走,早上還能給軍隊做早飯,這顯然也是出于國家的大義。老頭兒之所以爬牆跑了,是因為家中還得留下一個人來照顧小孫子和兒媳婦,因為一旦去前線很可能就回不來了,留下個男人能夠更好地照顧家裡。

杜甫  登嶽陽樓(杜甫三吏三别心憂黎庶)3

郭子儀像

後人在評此詩時,常常稱贊這個老太太有丈夫氣,而“老翁逾牆走”肯定是他們早就商量好的,對于戰争、對于家庭的未來他們已經有了充分的思想準備。我們可以想見杜甫創作此詩時沉痛而矛盾的心情,他一方面同情老百姓在戰争中的生離死别,另一方面又覺得老百姓應當急國家之難,對勇于投入戰争的老太太給予了深深的崇敬。

杜甫之所以沒有被征兵上前線,可以成為這一切事情的目擊者,是因為他是世家子。唐朝規定世家子,即其祖父、父親、曾祖父都是做官的,他本人也是做官的,就可以“生常免租稅,名不隸征伐”,自己不用交個人稅,也不用服徭役、兵役。

“三别”也記述了三個感人的故事。《新婚别》講述一個新婚不久的妻子要送自己的丈夫上前線的情景,盡管非常舍不得丈夫離開自己,也擔心丈夫會在戰場上失去生命,但她最終還是鼓勵丈夫說“與君永相望”,用堅貞不渝的愛情來堅定丈夫的鬥志,足見當時女子的深明大義。《垂老别》講述了一個家中沒有孩子的老人,自己也被征兵作戰,臨上戰場前跟自己的老太太告别的情景。《無家别》則講述了剛剛從前線上潰退回到家的戰士的故事:

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

我裡百餘家,世亂各東西。

存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

賤子因陣敗,歸來尋舊蹊。

久行見空巷,日瘦氣慘凄。

但對狐與狸,豎毛怒我啼。

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鳥戀本枝,安辭且窮栖。

方春獨荷鋤,日暮還灌畦。

縣吏知我至,召令習鼓鞞。

雖從本州役,内顧無所攜。

近行止一身,遠去終轉迷。

家鄉既蕩盡,遠近理亦齊。

永痛長病母,五年委溝谿。

生我不得力,終身兩酸嘶。

人生無家别,何以為蒸黎。

詩歌通過一個征夫的口吻,講述了自己出發之前,既沒有親人送别,也沒有家人可以告别,反映了安史之亂使京兆人民家産喪盡、家庭破碎的悲哀。即使如此,征夫仍對家鄉有着舊鳥戀故林的留戀之情,但是,這種願望都隻是奢求。戰争使征夫一次一次地出征,甚至連母親去世也不能親手埋葬。杜甫正是通過這一個小家庭反映了整個大社會,表現了心系國家、心憂蒼生的社會責任感。

“三吏”“三别”象征着杜甫的詩歌創作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即由盛唐時期的理想主義情緒過渡到對社會現實的關注。他的詩歌創作不僅僅是揭露統治階層的黑暗及對自己懷才不遇情懷的抒發,而是開始向下看,更準确地說,是他作為民衆當中的一員,已經開始深切地體會下層民衆的生活,他的情感已經完完全全地融入廣大的老百姓當中。他所想的、他所寫的、他所說的都是老百姓的心聲,從這個意義上講,“三吏”“三别”包括以後所寫的一系列詩篇,都從人文關懷的角度,體現了當時知識分子對安史之亂中飽受苦難的老百姓的關注。這裡面有他對整個時局的看法,有對戰争性質的認識,有對官府的抨擊,有對百姓的體恤,有對朝廷的體諒,有對國家的一片赤誠之心。

因此,杜甫的詩有一個特點,他的眼睛越朝下看,他的思想境界就越高,他看得越低,深入得越低,他的境界就越高。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們說杜甫的詩是一個時代的代言,是一個時代的心聲。杜甫遭遇了不順利的仕途,遭遇了戰亂,這是他本人的不幸,但是卻是詩壇的萬幸,正是一個不公道的世道、一個動蕩的亂世,才玉成了一代詩聖杜甫。

回顧杜甫的詩歌創作曆程:如果說杜甫早期的代表作《望嶽》,象征着青年杜甫在漫遊生活中對盛唐王朝的希望與熱情的話;如果說《兵車行》《麗人行》,特别是《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象征着中年杜甫在長安十年困頓的求官生活中對盛唐王朝黑暗角落的深刻認識與揭露,從而邁出了現實主義詩歌創作的第一步的話;那麼,《北征》《羌村三首》以及“三吏”“三别”則是中晚年的杜甫在安史之亂中的切身感受與如實記錄,是對于盛唐王朝遭受巨大創傷的忠實記錄,正是這一系列的作品構成了一個宏大的叙事系列,正是這一個叙事系列,描繪了盛唐王朝由盛轉衰的曆史畫卷。

◎本文摘自《康震講詩聖杜甫》,圖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