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祖先崇拜與神靈崇拜

祖先崇拜與神靈崇拜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5 15:03:43

祖先崇拜與神靈崇拜?作者徐江偉授權發表原始苯教有“數字崇拜”,就是把從1到13各個數字賦予了不同的神聖的含義數字崇拜從根本上說,是萬物有靈、萬物皆神觀念,表達在序數上的結果,這在華夏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也是華夏文明源頭何在的一個證據現先從“十三”說起,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祖先崇拜與神靈崇拜?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祖先崇拜與神靈崇拜(數字崇拜之十三)1

祖先崇拜與神靈崇拜

作者徐江偉授權發表

原始苯教有“數字崇拜”,就是把從1到13各個數字賦予了不同的神聖的含義。數字崇拜從根本上說,是萬物有靈、萬物皆神觀念,表達在序數上的結果,這在華夏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也是華夏文明源頭何在的一個證據。現先從“十三”說起。

數字“十三”在原始苯教中有“全部、全新”之義。應該與一年有十二個月,第十三個月即是正月,為新一年的開始有關。基于苯教輪回的觀念,這個數字很自然地就被賦予了這樣的神聖含義。

例如,苯教有十三位大神,主神是閻王,此外還有四個一組,各有顔色,分管各地的閻王,如東方白色閻王,南方黃色閻王,西方紅色閻王,北方藍色閻王等,總稱“十三大神”。

在苯教的描述中,宇宙也有十三層,越是上層居住的神靈地位就越高,例如聶赤贊普,就是從十三層高天下凡到叫“本日姜多”的神山上的,再從天梯走到地面上。

在本教史上,穆赤贊普被稱謂“十三王統成就者”,因他畢生大力扶持本教,還師從來自象雄的本教大師“南喀囊巴多堅”和在姜托神山上苦修密宗的“吉邦桑巴”。名号中有“十三”就是“集大成者”的意思。

苯教徒和佛教徒朝拜岡底斯神山,就是圍着神山磕長頭轉圈。有固定路線的,圈數也是固定的,要轉滿十三圈,因為這是一個能通神的大圓滿之數。

西藏創始神話中,許多神怪妖魔都是以“十三兄弟”或“十三姐妹”的形式出現的。在傳說中的“以天人而為人主”的時代,天神贊普們登天而去皆有定數,當王子長到“十三歲”時,老贊普就會離世,也就是說,新贊普都是十三歲繼位。《西藏王臣記》記載,松贊幹布也是“十三歲繼位”。這些其實都是虛數,隻是因為“十三”是一個吉祥數字。

這個觀念如此強大,以緻在藏文史書中,所有“十三”都是不可計較的。例如,元代,西藏有“十三萬戶”,就是虛數,當時的“萬戶長”其實遠超這個數目。又如1354年,帕竹政權在西藏設立叫“宗”的地方行政機構,據記載,總共設“十三宗”,也是個虛數,實際情況不是這樣的。

齊家文化十三楞玉琮,甘肅靜甯縣治平鄉後柳溝村出土,現藏甘肅博物館。

此玉琮屬于齊家文化,呈青綠色,中心圓孔貫通上下,外側刻有十三條楞線,打磨得十分光潔細膩,距今已有約4100年。

齊家文化屬于古羌文化,主要分布于在青藏高原的東北緣。擁有此物的墓主人有非常尊貴的身份,可能是帝王身份。筆者以為,此玉琮上的十三道楞紋最是值得注意,因為它是墓主人從哪裡來,是何種民族背景的可靠線索。

玉琮華夏文明的一個代表性器物,在其他古文明,如印度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等,沒有這種器物。在中國情況就不同了,不管是紅山文化、龍山文化、仰韶文化還是良渚文化,則都出現玉琮。

玉琮之“琮”(cóng),不是形聲字,在漢語字典裡你是找不到讀音來源的,也就無從考證它的本義是什麼。但一旦放到古羌藏語裡去考察,本義立即就會顯示出來。

藏語把血緣氏族、氏族世居之地叫作“cong”( ),它屬于最為常用的口語詞彙,例如,藏語把家庭叫作“琮巴”(cong-ba),把幼年就相識、熟知的朋友叫作“琮果”(cong-go),意為“在氏族裡就聚頭了的人”。

玉琮的造型已明白告訴我們,此物就是血緣關系、所屬氏族的象征物(“琮”與“叢”為同源字)。古代遊牧民族都是通過血緣關系聯系在一起的,這也是遊牧社會共同的最基本的社會結構,也是形成戰鬥力的基本條件,這種血緣崇拜很自然地就會被神聖化,産生這種叫“琮”的禮器,而這也是《禮記》說玉琮用以“禮地”原因所在。

筆者以為,這個玉琮上的十三道楞,與“琮”的讀音來源一起,已經鎖定了它的文化源頭,不在别處,就在青藏高原上,在古羌藏語中!

附圖:

微山兩城山古墓畫像磚拓片,成連理枝的神樹上有不多不少13隻猕猴。

蒙古國科布多古墓鹿石,在代表天的圓圈下,四面刻有13頭鹿。

甘肅夏河拉蔔愣寺佛塔。藏式佛塔日月符之下,在金色圓錐形塔尖上,都有13道圈紋,這叫“十三相輪”。

滿族文化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