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要:每年的4月8日是國際庫欣關愛日,這一天也是神經外科之父——哈維·庫欣的生日,用以紀念他第一個發現并命名該疾病。同時,也旨在呼籲社會大衆關注庫欣綜合征患者群體。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趙為德)“庫欣綜合征是由高皮質血症引起的向心性肥胖、高血壓、糖代謝異常低鉀血症和骨質疏松為典型臨床表現的一種罕見綜合征,年發病率百萬分之二左右,其診治需要内分泌科、影像科、神經外科、泌尿外科等多學科聯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首席專家卞留貫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卞留貫在為患者手術。受訪者供圖
庫欣綜合征病因複雜,危害大周女士是全國第一例确診的庫欣綜合征患者,也是一位糖尿病患者,今年70歲,發病三年後才開始治療,但是已經産生了嚴重的骨質疏松等并發症,影響了早期治療。
周女士告訴記者,感覺到身體異樣是在1999年。“那個時候就發現臉部又大又圓,滿臉通紅,體重也開始上升,從一百零幾斤短時間内就增到了一百五六十斤,于是前往醫院診治,最後專家診斷為庫欣綜合征,但是得到診斷結果的時候已經發病了三年了。”
周女士說,這個疾病引起各類并發症,伴随高血壓、高血糖等,還有骨質疏松。“我年輕的時候身高有1米62,因為該病引起的骨質疏松,目前身高隻有1米44了。”在瑞金醫院确診後,周女士在随後的幾年時間裡做了大小三次手術并結合藥物治療,目前身體外觀基本恢複正常,不過疾病引起的骨質疏松造成了不可逆的傷害。
“引起庫欣綜合征的病因主要是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垂體腺瘤、其他部位的腫瘤以及腎上腺腫瘤導緻皮質醇增多引起。”卞留貫介紹,個别如肺癌病人内分泌的一些腫瘤性物質也會導緻皮質醇增多,引起激素分泌紊亂導緻發病。
卞留貫告訴記者,庫欣綜合征的主要臨床表現是肥胖,軀幹肚子大,四肢肌肉細小無力;第二個表現是背部脂肪墊較厚,醫學上稱為水牛背;第三是面部特别紅潤,表現為多血質面容(滿月臉);女性還表現為胡須等毛發增多。
“疾病引發的肥胖會導緻腹部脂肪大量增多,加上過多的糖皮質激素使皮膚的真皮層彈力纖維變性斷裂,出現類似妊娠紋的症狀。”卞留貫表示,庫欣綜合征早期難發現,因為肥胖等症狀容易被忽視,等到疾病的并發症顯現後才會被逐漸重視,因此導緻不少患者确診時已經延誤了10~15年時間。
“雖然庫欣綜合征罕見,但其病情複雜。除了會直接影響糖、脂肪、蛋自質、水電解質等各種物質代謝的平衡,還會影響全身多個系統髒器功能,使機體免疫力下降。如果未得到及時診治則預後差,嚴重的低血鉀、重症感染及心腦血管并發症可以危及患者生命,庫欣綜合征患者的死亡率較正常人群高4倍。”卞留貴說。
專家建議做好早篩、多學科聯合診療卞留貫建議,以下人群應進行庫欣綜合征的篩查:年輕患者出現骨質疏松、高血壓等與年齡不相稱的臨床表現;具有庫欣綜合征的臨床表現,且進行性加重,特别是有典型症狀如肌病、 多血質、紫紋、瘀斑和皮膚變薄的患者;體重增加而身高百分位下降,生長停滞的肥胖兒童等。
“目前國内的大多數地市級醫院都能做好庫欣綜合征疾病檢查,建議有類似症狀的人群可以前往醫院内分泌科做好篩查,早發現,早治療。”卞留貫告訴記者,庫欣綜合征的早期臨床表現不典型,導緻患者容易忽視,耽誤最佳治療時間,做好早篩是十分必要的,如果确診,建議至少到省一級醫療機構内分泌科就診。
卞留貫介紹,庫欣綜合征的治療是一個多學科聯合診療的過程,需要包括神經外科、内分泌科、影像學、泌尿外科等在内的多個學科共同努力。内分泌科承擔内分泌評估,結合影像學判斷庫欣綜合征的原因及腫瘤位置。由垂體導緻的庫欣綜合征(庫欣病)神經外科手術,根據内分泌評估去除垂體病竈,保護垂體作為一個重要内分泌器官的正常功能。影像學檢查主要目的是發現并定位垂體腺瘤。
“然後是術後随訪,術後半年的随訪最為關鍵。”卞留貫介紹,庫欣綜合征患者的術後随訪是終身的,手術後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期間都要随訪,而術後的半年期間最為關鍵,這期間患經曆了巨大變化,可能出現肌肉酸痛、面部蛻皮等各種症狀。然後根據病情發展情況,以後的一年或兩年時間再到院複查,随時關注病情變化,因為病情即使得到了較好控制,但是仍然有10%~15%的複發幾率。
“目前我們醫院接診的庫欣綜合征(垂體來源的)患者90%以上得到了疾病控制,在全國居于前列,以2020年接診情況為例,所有病例的病情都得到了緩解。”卞留貫介紹。
“庫欣綜合征早發現早治療還是十分有效的,即使确診後也不要恐懼,依靠目前的醫療手段90%以上都能得到較好控制,我們接診的許多患者也都正常回歸了社會,回歸了家庭。”卞留貫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