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由王寶強自導自演的電影《八角籠中》正在拍攝中。甄子丹和陳思誠近日先後前往劇組探班,影片開始進一步闖入大衆視野,博得更多觀衆的關注。
《八角籠中》講述了向騰輝(王寶強 飾)傾注心血想把當地孤兒培養成格鬥運動員,然而随着往日表演格鬥的視頻被爆出,他的生活和孤兒們的前途都陷入困境。
這是作為導演的王寶強首次将創作焦點對準現實主義題材,也是他繼《大鬧天竺》之後時隔五年再度以導演身份回歸影壇。
2017年,王寶強導演處女作《大鬧天竺》豪取票房7.56億,但豆瓣評分僅有3.7,影片本身陷入争議的同時,也讓他的導演能力備受質疑,甚至有觀衆直接抨擊,“王寶強不适合做導演,還是回去做演員吧!”
但當時的他卻堅定地回應:“萬事沒有絕對,努力可以改變一切!”
可見王寶強從來打算沒有放棄自己的導演夢。《八角籠中》的開機,意味着他在導演路上開啟了新的嘗試。
而如大家所見,像王寶強一樣,以失敗為成功之母的導演着實不在少數。他們最終的走向,也各有不同.......
回應質疑 重新開始
“寶寶想說,誰出生就能當導演?我也是在一直被說不适合當演員的聲音中走過來的,如今卻都認可了我的演員身份。我想應該給大家一個正确的引導,努力可以改變一切!”
王寶強曾經公開承認《大鬧天竺》的不足。但與觀衆認為影片失敗的看法不一,在他心裡,能在印度艱苦的環境中完整地把片子拍下來,到片子能順利與全國觀衆見面,這對于一個新人導演來說,已經是一種成功。
“寶寶”不止一次強調導演需要極強的專業性,并承諾自己會花更多時間和努力提高導演能力,“總不能人生第一次不足,就确定以後也成不了導演。”
轉眼五年過去,他這些年努力的結果,即将在新作《八角籠中》得到驗證。
與王寶強一樣,包貝爾的導演身份同樣是不被大衆看好。2018年,包貝爾交出了導演處女作《胖子行動隊》。影片勇闖當年的國慶檔,硬碰同日開畫的《影》《無雙》和《李茶的姑媽》,包貝爾對自己執導的第一部電影可謂充滿信心,甚至半開玩笑地許下豪言,“它的票房應該超過10億。”
最終,《胖子行動隊》總票房報收2.6億,且成為上述幾部同檔影片中口碑最差的一部,豆瓣評分4.4。後來,包貝爾如此評價自己導演追求:“哪怕隻有一個人喜歡你的電影,也是一個你值得為他做下去的動力。”
2021年,他的導演動力轉化到了IP改編之上,再執導筒拍了《陽光姐妹淘》。
影片改編自韓國同名電影,由于劇情近乎将原版情節設計全盤複制,缺少本土化的落地表達,整體質量并不盡如人意,這也讓它未能幫助包貝爾完成導演口碑的逆襲,甚至讓他的風評再次跌入谷底。
即使如此,去年某檔導演競技類綜藝上,大家仍可見到包導活躍的身影。包貝爾不否認未來有再當導演的可能,他将在這條創作之上繼續探索。
論遭遇挫折,鄧超和俞白眉的情況同樣類似。過往兩人聯合執導的《分手大師》《惡棍天使》《銀河補習班》,從大衆評價層面上看,仍有進步的空間。
面對觀衆質疑,鄧超曾一邊落淚一邊解釋,自己非專業導演,他對表演深有熱愛,對導演亦抱有期待。
時至今日,他和俞白眉堅持執導的步伐從未停止。兩人導演的《中國乒乓》已經開機,透過這部電影,他們或将再度證明自己。
事實上,每個導演或多或少都會遇過“失敗”的困境。這種“失敗”根源,絕大多數來自于影片口碑的崩塌。
所謂隔行如隔山,如上文提及的幾位導演,這種情況對于演而優則導,半路出家的創作者們來說,更是如此。
初嘗失敗也好,屢敗屢戰也罷,半路出家也好,科班出身也罷,對于導演們來說,面對挫折,回應質疑,然後重新出發,便是他們創作路上的執着。
重新出發不意味着由零開始 電影品質永遠是導演逆襲關鍵
重新出發不意味着由零開始。對于作品叫好不叫座的導演來說,影片不賣座的原因需要歸咎于多個方面。比如它們更偏文藝片類型,本來的受衆就相對較少,票房較低也情有可原。
就出色的文藝片導演而言,即使他們的作品商業表現不算出彩,也不會影響大衆對其導演能力的贊譽。
但對于作品口碑不過關的商業片導演來說,失敗意味着他們再次創作時将承擔更大的壓力。
典型例子當屬《逐夢演藝圈》的導演畢志飛。
自《逐夢演藝圈》拿下豆瓣2.2分的評價,“爛片導演”的标簽便牢牢貼在他的身上。
在一檔導演競技的綜藝裡,畢志飛意圖挑戰執導經典之作《小城之春》的片段,但幾乎沒有演員願意跟他合作,他從籌備階段即遇到了不少“障礙”。
作為導演,畢志飛至今難以獲得投資來啟動第二部長片的創作。
而作為依靠視頻編輯器制作的零成本短片,《魔親》是他面向大衆的第二部作品,可惜該片口碑依然低迷,豆瓣評分僅為2.6,畢志飛的導演生涯可以說是難見起色。
即使有幸獲得投資繼續導演長片,但如果交出的作品仍未能觀衆滿意,這對導演本人的長遠發展并不算一件好事。
包貝爾導演處女作《胖子行動隊》票房2.61億,某種程度上,這是一個相對不錯的市場成績,為導演本身赢得了繼續執導的機會。
但就其後續導演作品《陽光姐妹淘》來看,包貝爾幾乎照搬原版的執導方式确實讓人不敢恭維,該片的票房較前作跌幅超過50%,最終未能破億,導演為此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其本人的導演前途也因此蒙上陰霾。
電影本質具有商品的屬性,需要市場認可,需要觀衆支持。而觀衆包容性是有限的,假若一個導演一而再,再而三地無法拍出佳作,那麼大家對他的濾鏡再大,也會被一點一點消耗殆盡,最終讓這個導演陷入更深的困境。
中國電影其實不乏從泥潭中爬出,成功克服困境的導演。比如,吳京。
在《戰狼》系列之前,吳京早于2008年就聯合李忠志共同執導了《狼牙》,隻可惜影片口碑平平,市場熱度更是一般。
公開報道稱,吳京為《狼牙》自掏腰包投資了400萬,結果該片在中國香港票房隻有231萬,中國内地票房報收423.7萬,按照分成比例算,吳京至少虧了158萬。所虧數目放在2008年而言,不算是一筆小數。
虧錢固然是影片不足的一方面。更加重要的是,口碑和市場表現都未能突圍的作品,還為導演本身帶來了一系列消極的連鎖反應。
沒有憑借《狼牙》迅速拓展自己導演影響力的吳京,在籌備自導自演《戰狼》系列的時候曾多次遇到信任危機:向投資方追加投資不果,意向演員拒絕劇本邀約,劇組運作處處陷入困難。當時的他也别無他法,隻好“賣房救片”,孤注一擲。
用吳京的話說,《戰狼》一旦失敗,他将一無所有。
幸好,後來的結局衆所周知。《戰狼》系列成了中國電影最賣座的電影系列之一,吳京也順利完成逆襲,成為中國電影最成功的其中一位導演。
毋庸置疑,電影品質永遠是導演逆襲關鍵。
這對于每一個曾經遇到困難,憧憬東山再起的導演來說,或是最好的鼓勵,也是最好的共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