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
【晉】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缤紛,漁人甚異之。複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複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複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複得路。
南陽劉子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桃花源記》是東晉偉大文人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詩》的序言,選自《陶淵明集》。
借武陵漁人行蹤這一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系起來,通過對桃花源的安甯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實生活不滿。
本文借武陵漁人發現桃花源的經過,描繪了桃花源人生活美滿的情景,虛構了人人勞作,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社會安定,民風淳樸的理想社會,表達了作者對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向往和對現實動亂、對黑暗的現實生活的不滿。
文章描繪了武陵漁人偶入桃源的見聞,用虛實結合,層層設疑和浪漫主義的筆法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現實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作者的社會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願。桃花源是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開端,先以美好娴靜、“芳草鮮美,落英缤紛”的桃花林作為鋪墊,引出一個質樸自然的化外世界。在那裡,一切都是那麼單純,那麼美好,沒有稅賦,沒有戰亂,沒有沽名釣譽,也沒有勾心鬥角。甚至連一點吵吵嚷嚷的聲音都聽不到。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是那麼平和,那麼誠懇。
造成這一切的原因,作者沒有明說,但從“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一句中已隐約透露了消息。
作者的簡淨筆觸,恰如其分地表現出桃花源的氣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當然,從“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尋向所至,遂迷,不複得路。”這一句可以看出,這種理想的境界在當時現實中是不存在的,隻是作者通過對大同社會的構想,藝術地展現了大同社會的風貌,是不滿黑暗現實的一種精神寄托。
陶淵明是我國田園詩派之鼻祖,他在他的代表作《桃花源記》中運用浪漫的文字給世人描繪出了一幅美好的世外桃源的景象,讓人印象深刻。可是就是在這些浪漫的文字背後,卻蘊藏着讓人細思極恐的“真相”。
《桃花源記》這篇文章的情節簡單點來說,就是一個漁夫在某一天不小心進入了一個“世外仙境”,之後在熱情好客的當地人挽留之下住了幾天,幾天後漁夫離開了這個“世外仙境”,回去之後卻再也找不到這個“世外仙境”的故事。
文章開篇是這麼寫的: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落英缤紛,也就是說這個時候應該是桃花盛開的季節,大概是三四月份。可是後來文中卻這麼寫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也就是說此時漁夫應該是看到了長相繁茂的桑樹,可是桑樹長相繁茂的季節應該是夏季,按理說桃花早就落完了,又怎麼可能有桃花林呢?
文中最神奇的細節是: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這裡面的人竟然穿着和外面人一模一樣的服裝,要知道根據當地人的陳述,他們是為了躲避秦朝時期的戰亂,才躲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他們甚至不知道有漢朝。
可是西漢時期的服飾其實和秦朝的服飾相比,就有較大的差距,而後又經曆了東漢,三國,西晉這幾朝,數百年時間過去了,可以說東晉時期的服裝和秦朝時期的服裝應該是大不一樣了吧。那麼為什麼他們的穿着會和外界一模一樣呢?
“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這一點其實也很讓人費解,他們從漁夫口中得知外面早已經不是秦末亂世,難道他們對外界就沒有一點好奇心。而且他們就這麼堅信漁夫不會告訴别人關于他們的事情,這恐怕不太現實吧,那麼為什麼他們還是讓漁夫離開了,而且僅僅是口頭告誡了一下漁夫呢?原因可能就是他們有信心讓漁夫再也找不到這裡。後來也确實如此,漁夫即使是處處記下信号,最後還是沒能找到這個地方,還迷失了方向。
你有沒有讀出其中的深意?
編輯整理:清風劍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