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煙台日報-大小新聞
圈劉家,是個百度導航都搜索不到的自然村,上世紀50年代合作化時期與班家莊合并為110戶的班家莊村,隸屬于煙台市蓬萊區南王街道。
行走在班家莊村及大甯家、小甯家、西溝方家和寨裡、泊宋等周邊村莊,細心人會驚奇地發現,一些民宅的外牆,包括基礎、剪牆、山牆、前後橫牆抑或院牆、豬圈、牛欄,不管規整還是零碎,壘砌的都是一種土灰色或者土紅色石頭,既像夯制的土墼,又像廢棄的築路混凝土塊,有的表面留有孔洞,有的石塊跟闆結的淤泥裡嵌進了砂石、煤渣顆粒一樣,用手摳還往下掉渣,一些長期暴露的石塊風化變形失去棱角,個别長期洇濕處地面甚至積存了粉末狀的碎屑。這到底是些什麼石頭?
“這種石頭别處還真沒有,單單俺疃和南面國道邊上的宿駕埠村有這種石坑。村裡人多叫它米湯石,也有人叫它泥石頭、馬眼石,實際是一種火山岩”。圈劉家70多歲的劉錫衛老人不無自豪地說。“俺疃南面原來有個石坑,不是山地而是扒開地皮土直接就可開采的那種石坑,黑灰色的玄武岩和這種火山石混雜。1995版的《蓬萊縣志》裡記載,說這是新生代噴出岩、玄武岩,為喜馬拉雅山期基性岩漿噴發出的岩石,分布于沿海一帶,覆蓋于第四系地層之上,熔渣狀玄武集塊岩為火山碎屑物,形成火山口地形和火山穹丘。”
劉錫衛老人告訴我,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圈劉家(班家莊)和宿駕埠兩個村靠石坑發展副業,收入相當可觀。他那時剛從部隊複員回村就在石坑幹活,記得一方(一立方米)料石(由人工或機械開拆出的較規則的六面體石塊)才賣兩塊錢。當年錢很成,兩塊錢一方不說貴,周邊那些手頭緊巴的農戶要蓋房修屋買不起高檔石頭,幹脆就用它來替代。這種石頭軟、酥、脆,錘子敲敲打打就能去邊卸角,雕鑿整形較為輕松容易,但缺點是不耐用,風吹日曬雨淋就掉渣。“當年俺不是在石坑幹活嘛,雖然兩塊錢一方也不割舍(舍得)買,就利用工餘時間揀了些廢棄的邊角石,半年時間愣時備齊了一幢房子的料,在圈劉村西蓋起了四間房,連院牆都是這種石頭呢”。談及當年的這段記憶,老人頗為感慨。
圖文:王光祿
編輯:曉陽
本文來自【煙台日報-大小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