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互聯網江湖中,有兩家公司一直都是互聯網領域的金融翹楚,一家是以支付寶聞名的螞蟻金服,另一家則就是京東金融了,這兩家企業都被稱作中國最有希望的互聯網領域金融獨角獸,然而就在大家對于京東抱有深切希望的時候,京東金融卻突然宣布改名為"京東數科",此舉一出引發了市場極大的争論,從金融到數字科技,京東到底走出了一條怎麼樣的金融科技的演變進化之路呢?
一、京東金融的改名風波
根據《中國證券報》的報道,9月17日晚間,京東金融官方微博、頭條、抖音更改名稱為"京東數科"。業内人士稱,京東金融此舉背後意味着公司未來定位和戰略發展方向或已發生改變,正式由一家金融公司向科技公司轉型。
對此,京東金融回應稱,"我們認為數字科技更能體現公司的定位,所以在新媒體端,嘗試用'京東數科'這個名字跟行業和用戶進行交流。"另悉,京東金融當前正在籌劃集團品牌更名,未來京東數科将作為集團整體品牌對外呈現。
京東金融的此次改名,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從9月17日開始京東金融的百度搜索指數直接激增,從9月16日的不到2500直接暴增到9月18日的5500以上,成為了财經領域當之無愧的焦點。
正在大家熱烈讨論的時候,正如中國人古語有雲: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人的名、樹的影,都是不可能随意更改的,所以在我們讨論更名的同時,是不是也應該好好想深一層,京東金融改名究竟為了什麼?是什麼深層原因驅動京東金融改變了它的名字?
二、京東走出了一條怎樣的金融科技進化論?
說到京東做金融,我們需要把時間線推到2012年,2012年京東與中國銀行北京分行正式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達成了供應鍊金融的合作,這個時間節點一般被市場認為是京東金融的開端。正如前任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曾經表示:金融的本質就是經營風險,京東金融早在成立之初就已經看清了金融業真正的本質所在,作為互聯網機構的京東,相比于傳統金融機構最大的優勢就是在于互聯網企業所獨有的科技與數據優勢,所以京東将自己的心法聚焦到了"借助科技與數據優勢,提升風險控制、風險定價水平",這個點自然而然就成為了京東金融所有業務的内核所在。
基于這個内核,京東緻力于風險定價,将數字資産化,開發出數字化的消費金融、供應鍊金融,從而讓傳統金融忽視的小微企業、年輕人群體可以切實享受到金融的普惠服務,所以我們可以認為,京東的内核就是基于數字的金額科技企業。這是京東的金融1.0時代,之後京東又不斷進化出金融2.0時代,在2.0時代京東金融的新定位是服務金融機構的數字科技公司,用 B2B2C 的模式,為金融機構提供數字化的企業服務。" 一是助力金融機構将數字資産化,二是助力金融機構将資産數字化,從資産端、資金端兩大方面,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收入。
其實,我們能夠看到,無論是1.0還是2.0,京東自始至終都是一個依托于金融科技的數字化服務公司,這個京東金融的内核從來沒有發生過改變,但是正如達爾文的進化論所論述的一樣,中國的金融科技産業在日新月異地進化着,那麼金融科技的未來到底在哪呢?正如京東金融掌門人陳生強所說的:" 金融的規模增長是跟它的淨資本相關的,不能無限杠杆,它的天花闆是來源于它的淨資本,而不是科技,科技是可以讓它的淨資本可以更有效地運用。但規模決定了它的淨資本。" 所以,金融隻是京東金融的外延,科技才是京東金融的内核。
那麼,京東為何更名,原因已經躍然紙上了:
一是京東金融的核心驅動力就是科技。如果說中信集團的驅動核心是證券,平安集團的驅動核心是保險的話,那麼京東金融的驅動核心已經天然是科技了。相比于各大傳統金融機構,京東最大的優勢就是互聯網機構的天然科技基因,作為全中國最大的B2C商城之一,京東的天然就擁有海量的用戶數據資源和高價值數據,可以在用戶授權的情況下作為大數據業務的支撐,此外,4億 龐大用戶群讓其擁有3萬 模型變量、日增數據達200TB ,數據量級極大。正是這個支撐讓京東金融擁有了發展供應鍊金融和消費金融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京東金融在基因層面就有數字科技的基因,所以此次改名更像是歸本溯源,讓京東金融重新回歸數字科技企業的本源。
二是京東金融的業務早已不局限于金融。随着京東金融進入2.0時代,京東金融似乎已經開始去金融化的道路,它構建起了與30多家銀行、中國最大支付轉接清算組織銀聯的長期合作關系,推出與工商銀行合作的"工銀小白"數字銀行、與大連銀行合作的直銷銀行APP"壹伴客"、面向中小銀行的零售信貸全流程産品"北鬥七星"等産品。
科技輸出已經成為了京東金融的主要業務方向,到了2018年這個情況更加明顯,2018年京東金融已經推出了智能城市實踐方案,發布了機房智能巡檢機器人,可以說随着大量數字科技、大數據、人工智能業務的落地,京東金融的内涵與外延已經被不斷地拓寬,無界的京東金融正在形成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再叫金融似乎已經有點限制自身發展了,改名也就成了勢在必行。
三是京東金融的發展方向必然會實現升級。其實,我們再仔細分析京東金融的發展就會發現,京東金融的自身能力已經到了一個必須要轉變的階段,當本身在金融、科技領域的積累已經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像一個武林高手,當對于武學的理解已經到了量變足以引發質變的時候必然會引發自身發展方向的升級,這是一個脫胎換骨的改變。京東金融已經逐漸将科技變成了自己的主業,讓自己由一個市場的競争者逐漸升級成為市場的服務者,這樣不僅擴大了自己的市場空間,更将原先有可能存在的潛在競争對手變成了自己的戰略合作夥伴,這樣通過自身升級化競争為競合的過程,也是很多互聯網巨頭不斷進化的一條必經之路。
四是回歸科技的本源才是互聯網機構的未來。與此同時,我們看到無論是監管的發展,還是市場的演化,日益向着《聖經》中的那句話發展,即"讓上帝的歸上帝,讓凱撒的歸凱撒",翻譯成我們可以理解的語言就是市場日益向着專業化、垂直化的方向演進,在這個時候,與其去做跨界的金融,讓自己徹底成為一家金融公司,乃至于把自己的業務局限到金融杠杆與金融規模所限制的領域,不如采用歸核化戰略,讓業務重新回歸自身的核心,這樣不僅擁有了想象力幾乎無限的科技市場,還擁有了巨大的市場預期,無論是進行融資還是進行業務發展都是無往而不利的,那麼改名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京東金融的更名其實正是金融科技發展的必然體現,随着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鍊等等技術的不斷發展完善,金融科技其實已經開始向着源于金融,高于金融的方向演變,而京東金融的更名就是這個大趨勢的重要體現。所以,改名京東數科并不是說京東不做金融,而是京東将要以金融為基礎,向更大的科技未來前進而已。
作者:上遊财經專家顧問,财經專欄作家,财經評論員。
首發江瀚視野觀察(jianghanview)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