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陳淩燕
通訊員 丁燕飛
随着人們對體檢的重視,體檢項目的升級,肺結節也開始引人關注。做個肺部CT,發現了有肺結節該怎麼辦?它會變成癌嗎?應該馬上動手切掉嗎?
“趁着春節假期,是不是應該去醫院做個手術,把肺結節‘搞一下’?”近來,本報接到不少相關咨詢。為此,我們特别邀請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胸外/胸部腫瘤外科主任胡衛東做客市民有約·楚天名醫大講堂,請他來講解面對肺結節應該怎麼辦。
查出肺結節别心慌,多數可以“等一等”
肺結節有大有小。胡衛東介紹,直徑不超過1厘米的稱為小結節,不超過5毫米的叫微小結節,“5毫米以下的一般不需處理,一是因為它本身太小,沒有明顯特征,不好定性;二是這類微小結節基本無害。所以檢查發現後,每年複查留意它的變化就可以了。對于6毫米到8毫米的結節,則建議每4個月到半年複查一次。如果是8毫米到1厘米以上的結節,則需要由專業醫生從形态、密度等特征去鑒别、診斷。如果發現它具有比較典型的惡性特征,就建議盡快治療。”
從CT表現上看,肺結節主要可分為磨玻璃結節和實性結節兩大類,磨玻璃結節就像磨砂玻璃那樣,透過結節本身可以模糊地看到結節裡面的肺組織結構,這類結節又分為混合性結節、純磨玻璃結節,惡性比例相對高一些。實性結節則多為鈣化竈、慢性炎性病竈等,惡性概率相對低一些。
“但是,就算是發現了磨玻璃結節,也不必驚慌。”胡衛東指出,磨玻璃結節持續增大或者存在演變成亞實性或者實性結節的,才是惡化的特征,需要手術處理。相反,比較穩定不變的結節則隻需持續觀察。特别是初次發現的磨玻璃結節,最好看一看,等一等。一些結節長得像腫瘤,但極可能隻是炎性結節,随着炎症吸收結節也會消失。因此,肺結節是否要處理,還要遵醫囑,根據病情的嚴重性、個人情況進行綜合判斷。
肺結節趨于年輕化,生活習慣很重要
胡衛東指出,從日常門診量和手術量的數據來看,肺結節發病的年輕化趨勢頗為明顯,女性患者的占比也在增高。
“以前大部分肺結節的發生與吸煙相關,現在的關聯因素更多更複雜。遺傳、環境、内分泌、代謝、精神因素等,都可能導緻肺結節的産生。”胡衛東表示,其中,環境因素、生物因素、精神因素都是可以人為幹預、調整的,這就表明,部分肺結節是可以預防的,“比如生物因素裡,像病毒感染、結核炎症等,都可能引發肺結節的發生。精神因素如壓力過大,就會讓機體的代謝、内分泌及免疫狀況紊亂,也可能引來肺結節的發生。”
胡衛東表示,人們要盡早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包括不吸煙、健康飲食、規律作息、學會調節心情等,“多管齊下,才能盡可能地遠離疾病,保持健康身體。如果疾病還是出現了,也應科學理智地面對。”
“常有人一發現肺結節,就想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它弄掉再說。”胡衛東指出,如此心急其實大可不必。他認為,首先還是應該聽從專業醫生的判斷,必要時通過相關檢查确認這個肺結節的性質,如果大概率是惡性的,再出手切掉它。
“解決肺結節,相對來說手術是最好的辦法。”胡衛東說,以當今的技術手段,微創手術就能精準切除肺結節,大部分年齡群體都可以承受,“哪怕是隻有幾毫米的小結節,通過三維重建,也能準确找到它的位置。而且,當下的技術可以精準到亞單位,既可以切得幹幹淨淨,又能在極大程度上減小肺部損傷。”胡衛東介紹,絕大多數手術患者,一周左右就能出院。
【專家名片】
姓名:胡衛東
職務: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湖北省醫師協會胸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湖北省臨床腫瘤學會肺癌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縱隔腫瘤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湖北省抗癌協會食管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擅長:胸部腫瘤疾病的規範化診治,肺癌、食管癌、縱隔腫瘤的早診早治,疑難複雜胸部腫瘤疾病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特别擅長胸外科胸腔鏡微創及機器人微創手術。
門診時間:周一上午,周五上午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