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的五大功效與作用?原創/整理:睿瀹堂/劉軍利,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白茶的五大功效與作用?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原創/整理:睿瀹堂/劉軍利
茶葉地理頭條号首發,未經授權,禁止複制或轉載。
白茶屬微發酵茶,是我國六大傳統茶類中的珍稀品種,其發源地在福建省福鼎市,主要産區在福建東北部的福鼎市、政和縣、建陽縣等,但目前其制法已擴展到國内的多個茶區,并傳播到了印度等國家。
白茶獨特的加工工藝造就了其成品茶滿披白毫、茶色素雅,湯色清淡,滋味鮮醇、清甜,香氣清雅、有毫香的品質特點。根據采用鮮葉原料及加工工藝的不同,白茶可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及新工藝白茶五種,近年來,在傳統散茶的基礎上,又出現了緊壓形态的産品。
具體來講,白茶經曆中西方科學、醫學界的證實,具有下列的顯著功效:
1、消炎、抑菌和抗病毒、抗微生物功效
M.Pilar等研究發現白茶和綠茶的抗微生物活性是最高的。美國佩斯大學的最新研究表明,白茶提取物對導緻葡萄球菌感染、鍊球菌感染、肺炎等細菌的生長具有預防作用。GilbertoSantana-Rio等研究結果表明白茶殺菌效果比綠茶好,白茶提取物能對沙門氏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茶葉對癌症的預防和治療
2、防癌抗癌及抗突變功效
美國癌症研究基金會的研究表明,白茶具有抗癌的功效,攝取白茶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甚至抑制、縮小肝癌的腫塊。流行病學和動物實驗認為,茶對腸胃癌症能起到預防作用。Gayle.A等人比較了綠茶和白茶對小鼠的腸道腫瘤的抑制作用,結果發現,白茶與舒林酸的混合物對腫瘤的抑制作用是最強。
Gayle.A等人還研究了白茶在抗誘變性方面的作用,結果證明,白茶具有抗誘變的作用,且其對誘變的抑制作用強于綠茶,并強于其他任何一種茶類。王剛等以西湖龍井茶和雲霧綠茶兩種綠茶做參照,對白牡丹和白毫銀針兩種白茶進行了抗突變和體外抗癌效果評價,采用Ames實驗對綠茶和白茶的抗突變特性進行比較,得出白茶的抗突變效果好于綠茶的結果;通過MTT實驗驗證其抗癌效果,在400g/mL濃度處理下,白牡丹和白毫銀針表現出對AGS和HT-29癌細胞的生長抑制效果好于龍井綠茶和雲霧綠茶,因此得出,白茶的抗突變和體外抗癌效果好于綠茶。
3、降血壓功效
白茶因其特殊的加工工藝,較好地保留了黃酮類物質槲皮素,而槲皮素是維生素P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明顯的降低血管通透性的作用。此外,随着白茶貯存時間的延長,其黃酮含量呈明顯增加趨勢。周瓊瓊等研究表明,陳年白茶黃酮含量均比當年白茶的黃酮含量高,陳20年白茶黃酮含量極顯著高于其它年份的白茶,這也是白茶為什麼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說法。
不同年份白茶的主要生化成分
4、調節血糖水平功效
由于白茶特殊的加工工藝,較好地保留了人體所必需而其它茶類含量較少的活性酶,長期飲用白茶可以顯著提高人體内脂蛋白脂肪酶,促進脂肪分解代謝,有效控制胰島素分泌量,延緩葡萄糖的吸收,分解體内多餘的糖分,促進血糖平衡。研究表明,從粗老茶中提取的茶多糖,對小鼠具有明顯降低血糖的作用。
5、提高免疫力功效
陳玉春等研究表明白茶能顯著提高試驗小鼠血清水平,提高幅度是西洋參的一倍。而血清具有存活因子、分化原、和分裂原三重生物活性,對紅細胞生成起關鍵作用;白茶能促進試驗小鼠脾淋巴細胞産生,增加幅度為34.5%-152.3%,從而延長細胞壽命、增加RNA和蛋白質合成。
根據陳椽教授的研究,茶葉中的茶氨酸含量以不同茶類比較,白牡丹最高,其次黃石溪毛峰、白毫銀針、君山銀針、西湖龍井等,而茶氨酸在人體肝髒内分解為乙胺,乙胺又能調動名為伽馬-德耳塔T形細胞的人體血液免疫細胞作出抵禦外界侵害的反應,繼而由T形細胞促進幹擾素的分泌,形成人體抵禦感染的"化學防線"。
六大茶類氨基酸含量
6、拮抗咖啡堿引起的副作用
白茶中茶氨酸含量居六大茶類之首。根據TsunodaT.等的報道,茶氨酸用量為1740mg/kg時,可顯著抑制咖啡堿引起的神經系統的興奮。此外,咖啡堿縮短由環及巴比妥導緻的睡眠時間,而茶氨酸可抵消咖啡堿的這種作用。因此,白茶較其他茶類而言,其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刺激較弱。
此外,L-茶氨酸具有松弛的效用。腦電波分四種:δ-波熟睡時出現、θ-波打盹時出現、α-波松弛時出現、β-波興奮時出現。對于L-茶氨酸松弛效果可測量α-波變化來确認,即在封閉的環境中(室溫25℃、光強40lx)給實驗者分别口服水和感覺不到味道的茶氨酸水溶液(0.5~2mg/ml),1h後測量,結果表明随着服用量的增加,α-波出現量也明顯增加。說明茶氨酸有松弛效用。
半成品的白茶
7、保護心血管系統
茶葉中的咖啡堿能舒張血管、加快呼吸,降低血脂。茶多酚能降低秘細血管透性,增強毛細血管作用。白茶的黃酮類化合物在加工中較好地保留了槲皮素,是維生素P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具有明顯的降低血管通透性的作用。飲茶能防止血液中和肝髒中烯醇和中性脂肪積累,增強血管壁彈性,預防動脈硬化和腦溢血,還能增進心髒活動和微血管擴張,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還可以通過利尿、排鈉作用,間接降壓。茶葉氨茶堿能擴張血管 ,使 血液容易流通,也有利于降血壓。
8、抗衰老、抗過敏反應
茶多酚尤其是白茶中的黃酮類物質,具有很強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抗衰老。用茶多酚進行的研究表明,它們對自由基和抗氧化清除效果可達98%。茶多酚還能提高體内抗自由基損傷的酶系SOD、CAT和GSH-PX等活力,減輕誘發的細胞DNA單鍊斷裂的作用。著名化妝品品牌CHANEL10号乳液,具有針對天生或暫時易感不适性肌膚所研制的保濕乳液,具有舒緩、平複及強韌三重功效,增強肌膚耐受性。其主要成分就提取自白毫銀針,其抗氧化、抗衰老、抗過敏反應的作用可見一斑。
茶多酚對糖尿病腎病的影響
9、保護肝、腎的作用
福建農林大學中國白茶研究所袁弟順博士2006年研究了白茶對小鼠急性肝損傷的保護,結果表明,白茶浸提夜能明顯抑制小鼠血清谷丙轉氨酶的活性,并且随着濃度的增大,保護作用有所增強。袁博士認為其作用機理可能就是白茶中的茶多酚的氧化産生、黃酮類化合物、茶氨酸等活性物質提高肝細胞抗氧化能力,對抗 CCL4xh起的膜指過氧化,保護肝細胞膜結構的完整及功能,達到拮抗CCL4對肝細胞膜的損害作用。白茶的護肝作用與其長時間的萎凋工藝有關,而與幹燥溫度無關。
方朝晖等觀察了茶多酚對67例DN患者作用的結果,茶多酚顯著緩解糖尿病腎病(DN)患者的各種症狀,各惡心嘔吐、頭痛頭暈、腰酸痛、面足浮腫、肢體麻木等。進一步觀察茶多酚對糖尿病腎病相關指标的影響,服用茶多酚後,糖尿病腎病(DN)患者尿蛋白減輕或消失,從而使腎功能得到一定改善。茶多酚降低蛋白尿的機制和降低濾過分數有關。由此可見,茶多酚具有明顯的保護腎的作用。
盡管白茶擁有如此豐富的保健作用,我們還必須清醒的看到,所有保健作用的發揮,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攝取量的前提下的,我們不能指望白茶像藥一樣具有神奇的療效,而飲茶能夠帶來的保健作用,也必定是建立在自己日積月累的飲茶習慣和結合各自體質、季節合理飲茶的前提下的,還需要我們理性看待,不可神化,更不可迷信。
參考資料:
1.張伯禮,張俊華,田穎,淺談茶的性味功效與合理飲茶,《茶葉的保健功能》陳宗懋,甄永蘇主編,科學出版社;
2.《茶藥學》,陳椽編著,中國展望出版社,1987年;
3.《白茶,科學·技術與市場》,葉乃興編著,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年;
4.《中國白茶》,袁弟順編著,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年;
5.崔宏春、餘繼忠,《白茶主要生化成分比較及藥理功效研究進展》;
6.方朝晖,崔宜武,牛雲飛,等,茶色素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研究[J].安徽中醫臨床雜志,1997,9(4);175-177;
7.袁弟順,林麗明,楊志堅,等.烘幹溫度對白茶護肝作用效果影響研究[J].看國茶葉,2009,31(1);16-18。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