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疼痛
我們都很熟悉
可能您一個動作
一個小觸碰
疼痛就突然襲來
就像我們有很多按鈕一樣
遍布身體的各個角落
到底這些按鈕在哪兒呢
如何緩解這些疼痛呢
肌腱磨損
是導緻疼痛的“元兇”
從手腕到胳膊肘到肩膀,身體的疼痛信号時刻提醒着我們,某些“零件”需要定期維修了。找準疼痛按鈕才能對症下藥,那為什麼會産生這些疼痛呢?
疼痛和我們體内的某一個特定組織——肌腱密切相關。肌腱類似于一條彈簧,把肌肉和骨骼連接起來。當我們提東西時,肌肉會有彈性的收縮,并通過肌腱來帶動骨骼,使得四肢可以靈活配合。
疼痛是怎麼産生的?
肌腱是一個沒有彈性的組織,在活動時為了能牢固的固定兩端,需要一直保持着有張力的拉扯,時間久了這條“連接環”就會老化,造成肌腱裡小纖維的撕裂,産生疼痛感。
1、第一個疼痛按鈕
手腕疼痛?
小心“媽媽手”!
“媽媽手”,學名是桡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患者多為女性,與其經常抱孩子、做家務等日常活動有關,故俗稱“媽媽手”。
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離不開手指,每一根手指都有對應的肌腱,若用手過度,肌腱與保護它的腱鞘摩擦過多,就會導緻疼痛,産生肌腱炎或腱鞘炎。
如何自測“媽媽手”?
大拇指緊攥,剩餘四個指頭包住大拇指,垂直往底下持續使勁兒。如感覺酸痛,便是“媽媽手”。
“媽媽手”患者應“以靜制動”
為防止肌腱過度摩擦,“媽媽手”患者應遵循盡量少動的原則。可佩戴專業的康複護腕将手部固定住,并根據病程階段,遵循“炎症階段——保護為主”、“恢複階段——逐步使用”的用手規律,直到手部完全恢複。
2、第二個疼痛按鈕胳膊肘疼痛?小心“網球肘”!
“網球肘”的主要表現是肘關節外側疼痛和活動受限。當手上幹重活時,肘部肌肉就會收縮,并通過肌腱拽動關節。長期以往,肌腱深處可能就會發生炎症,産生小的撕裂和損傷。
“網球肘”恢複遵循三分原則
“網球肘”的恢複應遵循三分原則。将疼痛等級分為1-10級,三分原則即患者可以在疼痛三級及以内範圍進行适當鍛煉,也可以結合一些康複小訓練來輔助練習。
康複小訓練:拉伸
第一步:伸直胳膊,前臂旋轉
第二步:十指緊扣,向内牽拉
(每個動作30秒左右,2-3次/天)
3、第三個疼痛按鈕肩膀疼痛?小心“疲勞肩”!
人的肩膀上有四根肌腱(“岡上肌、岡下肌、肩胛下肌、小圓肌”),圍繞肩關節分布起到保護作用,故合起來稱為肩袖。不管是因為運動,還是上歲數肌腱退行性改變,即使一個小動作的拉傷,都屬于肩袖損傷,而其中最容易發生問題的,就是岡上肌腱。
患上“疲勞肩”,如何康複?
康複訓練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對肌肉進行放松;第二步,強化肌肉力量。居家可借助網球、瑜伽墊等道具進行動作訓練。第二步,強化肌肉。選擇一個彈力環,把它放到前臂的位置,微微把帶子撐到有張力的狀态,手肩等寬。打開之後,會感覺到肩胛骨非常牢固地貼在了後背上。緩緩向上擡,擡到完全無痛的位置。再用撐開感做還原,放下。一次做6到8個。
(CCTV健康之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