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北方有佳人語句

北方有佳人語句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10:35:01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甯不知傾城與傾國?

佳人難再得!

北方有佳人語句(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1

大家都知道,漢武帝除雄才大略之外,其實也有荒淫無度的一面,驕奢淫逸,對女色也是極有研究!

在武帝寵愛的衆多後妃中,最生死難忘的,要數妙麗善舞的李夫人。而李夫人的得幸,則是靠了她哥哥李延年這首名動京師的佳人歌

《漢書·外戚傳》記載:

初,李夫人之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愛之。每為新聲變曲,聞者莫不感動。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甯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上歎息曰:“善!世豈有此人乎?”平陽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見之,實妙麗善舞,由是得幸。

一阕短短的歌,居然能使雄才大略的武帝聞之而動心,立時生出一見伊人的向往之情。這在我國古代詩歌史上,恐怕是絕無僅有之例。

它何心具有如此動人的魅力呢?

北方有佳人語句(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2

初看起來,這首歌的起句平平,對“佳人”的誇贊開門見山,一無渲染鋪墊。但其意蘊,卻非同凡俗。南國秀麗,其佳人多杏目柳腰、清豔妩媚;北國蒼莽,其仕女多雪膚冰姿、妝淡情深。

此歌以“北方”二字領起,開筆就給所歌佳人,帶來了一種與南方迥異的晶瑩素潔的風神。北方的佳人何止千萬,而此歌所矚意的,則是萬千佳人中“絕世獨立”的一人而已,“絕世”誇其姿容出落之美,簡直是并世無雙;“獨立”狀其幽靜娴雅之性,更見得超俗而出衆。不僅如此,“絕世而獨立”還隐隐透露出,這位佳人不屑與衆女為伍,無人知已而獨立欄杆的的淡淡哀愁-那就不僅是超世脫俗,而且更楚楚可憐了。

這就是平中孕奇,隻開篇兩句,恐怕就令武帝企足引領,生出對佳人的心向神往之情了。

北方有佳人語句(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3

北方佳人既如此脫俗可愛,當其顧盼之間,又該有怎樣美好的風姿呢?

要表現這一點,就不太容易了。何況在李延年之前,許多詩、賦中就已有過精妙的描摹。

《衛鳳·碩人》表現後宮麗人,有“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蛴,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之句,曾被清人姚際恒歎為“千古頌美人者無了其右,是為絕唱”(《詩經通論》)。

風流儒雅的宋玉吟詠東鄰女子,亦有“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之賦,更見其綽約之姿、流盼之美(《登徒子好色賦》)。

北方有佳人語句(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4

在這種情況下,李延年欲贊北方佳人,倘若沒有非常之辭,恐怕就隻能罷舞辍歌了。

然而,這位富于才情的音樂家,卻出人意外地唱出了“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的奇句-她隻要對守衛城垣的士卒瞧上一眼,便可令士卒棄械、牆垣失守;倘若再對駕臨天下的人君“秋波那麼一轉”,亡國滅宗的災禍,可就要降臨其身了!表現佳人的顧盼之美,竟然發為令人生畏的“傾城”、“傾國”之語,真是匪夷所思!但如果不是這樣誇張,又何以顯出這位佳人驚世駭俗的美好風姿?而正因為這風姿美得令人生畏,才更讓人心馳神往、倍加牽懷。如果美好的事物都那麼可近而易得,恐怕就沒有這樣攝人心魄的吸引力了。

這就是“不可畏也?伊可懷也”(《國風·東山》)的人生哲理。

此歌的結尾也耐人咀嚼。

北方有佳人語句(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5

上文對佳人的美好作了極度的誇張,結尾則突然一轉,化為深切的惋惜之語:“甯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美好的佳人,常常給人君帶來“傾城”“傾國”的災難。這樣的例子在曆史上見得還少嗎?這似乎是要告誡人君,記取傾城、傾國的古鑒,不可為“佳人”所誤。

但接着一句則又緊攝一層?

縱然是傾城、傾國,也别失去獲得佳人的良機——美好的佳人,畢竟是世所難逢、不可再得的呵!

這二句故作取舍兩難之語,實有“欲擒故縱”之妙:愈是強調佳人之不可近,便愈見其美;而愈是惋惜佳人之難得,就愈能促人趕快去獲取。作者的用意,正是要以深切的惋惜之辭,牽動武帝那難獲絕世佳人的失落之感,從而迅速作出抉擇。這樣收束,可謂一唱三歎、餘音袅袅,令人聞之而怅然不已。

難怪武帝聽完此歌,不禁發出“世豈有此人乎”的喟然歎息了-李夫人在這樣的時刻被薦舉、召見,正适合于李延年這首非同凡響之歌所造成的情感氛圍。

北方有佳人語句(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6

由此可見,這首歌表現佳人之美,不像《衛風·碩人》那樣,以形象的比喻、生動的肖像描繪見長,而以驚人的誇張和反襯,顯示了自己的特色。在表現方法上,倒是更接近于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賦》。

如果兩者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此歌在動用誇張、反襯時,又緊緊抓住了人們常有的那種“畏”而可“懷”、“難”而愈“求”的微妙心理,終于産生出不同尋常的效果,打動了一代雄主的心弦。這就是它的藝術魅力之所在。

這首歌還有一點注意得,就是采用了大體整齊的五言體式(第五句“甯不知”三字實際上可以删除)。這種體式,當時還隻在民間的“俚歌俗曲”中流行。

李延年将其引入上層宮廷,配以美妙動人的“新聲變曲”。

這對于漢代文人五言詩的萌芽和生長,無疑起了某種催化作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