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畢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聽說過《印象•劉三姐》,作為張藝謀導演作品,中國第一部“山水實景演出”,我們從官方提供的一組數字看:600多名演職人員參加演出;109次修改演出方案;67位中外著名藝術家參與創作,12做著名山峰;1.654平方公裡水域;經曆5年零5個月的打磨,我們足以見得它的傳奇色彩是其他後來作品都難以企及的。 劉三姐,緣起廣西壯族民間傳說的歌仙,既有民衆不同觀念價值的沖突,也有現實生活的寫照,對愛的浪漫幻想。整個奇幻的傳說故事經過諸位大師的指導和演職人員的演繹一出美輪美奂的《印象•劉三姐》的演出就誕生在我們眼前。 一進場同行的人們就不斷發出啧啧的贊歎之聲,整個場地之廣闊,景色之雄偉就連已經來過多次的客人們還是會忍不住的被眼前的場景所震撼。水面甯靜而廣闊,背後的山峰層疊,這樣的舞台和背景又是哪出劇目能比得上的呢。 “唱山歌嘞,這邊常來那邊和。。。。”随着熟悉的旋律響起,場内燈光全部暗下,江上一頁孤舟被點亮,遠處的山色虛虛實實,仿佛畫中的場景出現在你眼前。山歌與漁網和小舟結合,配上男女聲的對唱,在紅色的布帷中忽高忽低,仿佛是火焰又像是跳動着的音符。
(圖為印象劉三姐場景,攝影記者董玲授權中國日報網)
歌聲減緩,色調由紅色轉為青色和紫色,淡淡的霧氣從水面和兩岸徐徐升起。劃船的蓑夫,牛群和牧牛人,閑适的村民稚嫩在可愛的童聲山歌的映襯下開始了他們一天的生活。 當月亮從水面升起,仙子般的少女在月亮翩翩起舞,婀娜多姿;水邊的劉三姐褪去鉛華,潔白如剛出水的蓮花,她慢慢的吟唱着她和愛人定情的山歌,“我倆結交定百年,那個九十七歲死,奈何橋上等三年……”
(圖為印象劉三姐場景,攝影記者董玲授權中國日報網)
燈光熄滅,漁火走遠,隻有遠處的山還閃着隐隐的光輝。雖然演出結束但是我們還都不願離去,仿佛隻有置身于這片天地,耳邊響着劉三姐的歌聲的時候才是我們最安逸忘我的時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