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金企業top10?圖片來源于網絡6月15日,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通報稱,馬上消費金融公司存在營銷宣傳誇大誤導、産品定價管理不規範、學生貸款管理不規範、合作商管控不嚴、聯合貸款管理不到位、不合規催收、消費者權益保護體制機制不完善等問題,侵害了消費者相關權益,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消金企業top10?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圖片來源于網絡
6月15日,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通報稱,馬上消費金融公司存在營銷宣傳誇大誤導、産品定價管理不規範、學生貸款管理不規範、合作商管控不嚴、聯合貸款管理不到位、不合規催收、消費者權益保護體制機制不完善等問題,侵害了消費者相關權益。
圖片截取自銀保監會官網
對于以上通報情況,馬上消金方面回應稱,公司高度重視,已第一時間成立了專項整改工作小組,目前公司已基本完成相關問題的整改工作,并繼續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持續優化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防止類似問題再次發生。
“超低利率”實際高至36%
《通報》指出,馬上消金“安逸花”APP宣傳存在誇大誤導,首頁有“超低利率”的宣傳表述,而實際貸款年利率在卻在7.2%-36%之間;“極速放款權益”彈窗顯示“免費領取”,點擊則将消費者導入聯合貸款審貸流程。
此外,在消費分期及貸款方面,安逸花APP還存在告知義務履行不充分問題。其“小馬花花”卡的消費自動分期内容體現在服務協議中,需消費者點擊協議條款才能看到,而沒有單獨醒目的提示。
在聯合貸申貸流程中,安逸花APP未向借款人明确告知提供信用保證保險或擔保的合作機構、聯合貸款合作銀行,未充分告知涉及個人貸款保證保險的各項信息。
《通報》以某筆安逸花APP借款測試為例,該筆貸款由馬上消金和銀行聯合出資,由保險公司承保,整個貸款申請流程沒有事前告知投保個人保證保險所需費用,也沒有對關鍵保險條款的提示和說明。
對于向借款人實際收取的貸款利息、罰息、提前還款手續費等綜合資金成本超過36%的部分,馬上消金将其作為“溢繳款”管理,并在合同中約定借款人可申領溢繳款。
但馬上消金未在客戶端以顯著方式告知借款人,導緻部分借款人貸款已還清,但溢繳款未返還到借款人賬戶的情況。數據顯示,2020年8月末,合同約定還款期已截止的借款人溢繳款餘額86.52萬元。
學生貸款管理不規範
近年來,國家對于大學生貸款的管理逐漸趨嚴。今年三月,銀保監會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規範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通知》明确,要嚴格貸前資質審核,實質性審核識别大學生身份和真實貸款用途,綜合評估大學生征信、收入、稅務等信息,全面了解信用狀況,嚴格落實大學生第二還款來源。
而從此次通報内容來看,馬上消金對于監管要求尚未落實到位。通報指出,馬上消金不同産品對“非學生承諾”的要求不一緻。
其商品分期要求20-24周歲的申請人作出“非學生承諾”,而現金分期、循環額度則要求18-22歲的申請人作出承諾。
某借款人的母親通過客服電話要求注銷賬戶,詢問如果知悉借款人為學生,是否會停止向其貸款。馬上消金的客服卻回複稱,即使是學生,如果是本人的真實意願,且年齡在18周歲以上、60周歲以下,經系統審核通過可向其放款,最終以APP系統審核為準。
聯合貸款存在監管套利行為
通報稱,馬上消金與某銀行的聯合貸款合作協議中,未按照承貸比例共擔風險。存在将貸款利息作為服務費支付給合作銀行的情況。如與某銀行在合作協議中約定,将利息的一部分轉化為向該銀行支付的金融服務費,年化費率1.5%。
搜狐财經檢索了黑貓投訴上關于馬上消金的投訴信息,部分投訴用戶提及的馬上消金合作銀行包括微衆銀行、浦發銀行、華夏銀行等,此外,重慶銀行是馬上消金第四大股東,但目前尚無法确定通報中所指的銀行。
通報還稱,在與合作銀行開展的聯合貸款業務中,馬上消金彙集借款人保費并定期劃轉至合作保險公司,屬代收代付保費行為,但馬上消金自身并無保險中介資質。雖然其後在業務環節中加入保險經紀公司,但并未改變代收代付保費的行為性質,存在監管套利。
搜狐财經發現,幾乎絕大部分馬上消金的投訴用戶都表示,自己在使用安逸花APP借款時被強制收取了保證險服務費/擔保費。
馬上消金官網顯示,該公司目前的保險合作方為衆安在線财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除上述問題,馬上消金在經營中還存在合作商戶管理不嚴、違規催收以及産品服務信披不規範等情況。
催收支出占管理費比重超五成
公開資料顯示,馬上消金是一家經銀保監會批準,持有消費金融牌照的金融機構,于2015年6月正式開業。
在經曆了2016、2017、2018年三次增資擴股,馬上消金注冊資本金達40億元,其股東方主要包括重慶百貨、中關村科金、物美、重慶銀行、陽光财産保險等。
年報顯示,2020年馬上消金多項業績指标下滑。報告期内,馬上消金實現營業收入76.04億元,較上年末下降15.07%;實現淨利潤7.12億元,較上年下降16.62%。
而營收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手續費及傭金淨收入為負。
2020年全年,馬上消金手續費及傭金淨支出17.48億元,而上年同期則為淨收入10.41億元,僅此一項收入就較去年減少了27.88億元。
圖片截取自馬上消金2020年年報
在手續費及傭金支出中,又以合作方費用支出增長最為明顯。報告期内,馬上消金合作方費用支出達32.28億元,較去年增長了約一倍。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此次通報的一大重點,馬上消金的違規催收、暴力催收等問題飽受诟病。
從年報上看,2020年馬上消金的業務及管理費為20.56億元,其中,僅支付給催收機構的代理催收費就高達11.56億元,占管理費的56.22%。
圖片截取自馬上消金2020年年報
從曆年數據來看,其代理催收費支出占比也是逐年高企,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催收支出占比分别為19.72%、52.27%和54.29%。
然而高額的催收投入并未使居高不下的不良率明顯改善。馬上消金2021年金融債券發行公告顯示,截至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和2020年9月末,馬上消金的不良貸款率分别為3.18%、3.45%、3.01%和3.07%。
正沖刺“消費金融第一股”
成立六年來,馬上消金發展十分迅速。截至2020年末,總資産已達524.84億元,并在營收淨利等方面跻身消金公司前五名。
快速的規模擴張,也使得馬上消金的資本補充需求日益強烈。天眼查顯示,2016年至2020年間,馬上消金已進行了五次戰略融資,投資方包括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物美等。
2019年和2020年,馬上消金還發行了兩筆合計37.95億元的ABS産品。2020年8月,重慶銀保監局批複,同意馬上消金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不超過20億元人民币的金融債券。
除此之外,尋求上市融資也是近年來各家消金公司努力的方向。
此前2019年7月,捷信消費金融母公司捷信集團曾在港交所申請IPO,但在同年11月又放棄了上市計劃,目前持牌消費金融機構中尚未有公司成功上市。
2020年9月11日,馬上消費獲得重慶銀保監局批複,同意馬上消費金融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發行規模不超過13.33億股,用于補充公司核心一級資本。
今年1月,證監會重慶監管局官網信息顯示,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已與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簽訂輔導協議,并于2021年1月6日在重慶證監局辦理了輔導備案登記。
作為目前離發行上市距離最近的消金公司,馬上消金極有可能成為“消費金融第一股”。
不過鑒于螞蟻集團曾因金融監管問題在上市前夕被叫停,此次銀保監會的單獨點名通報對于馬上消金上市是否會有影響,目前仍未可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