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科技V力
手機存儲焦慮,這個問題在十年前看來就是個笑話,畢竟那時候的手機軟件體積都很小,内部的存儲空間用來安裝軟件完全夠用,要是實在有太多的照片和視頻,也隻需要去買一張SD卡插上手機,就能夠解決手機存儲不夠的問題。
然而,随着手機存儲空間的變大,現在大家反而有了手機存儲焦慮,前段時間一個以手機APP為何越來越膨脹的話題,更是直接沖上了熱搜。
“微信一開始就是奔着小而美的産品去做的,現在也依然還是一款小而美的産品。”微信事業群總裁張小龍此話一出,就遭到網友們的口誅筆伐,畢竟在2011年微信的安卓2.0版本隻有1.4M,現在微信占據的存儲空間動辄十幾個G,在很多人的手機中,這個軟件常年存儲空間占用榜上排第一,這與曾經的小而美理念已經完全背道而馳。
不可否認的是,現在微信中的許多功能都已從單純的文字、靜态圖片形式,被動态圖片和視頻所取代,微信功能的不斷擴展,導緻許多應用内集成大量數據。可能你平時隻用到微信中的聊天功能,但其所集成的其他内容也在不斷更新擴容,微信的存儲空間因而也越變越大。
不止微信,目前手機應用程序中占用存儲空間超過1GB的應用數不勝數,從淘寶、京東、美團,到微博、抖音、QQ、哔哩哔哩,這些産品無一例外都是内存刺客,要是你的手機隻有128G甚至是64G,那麼手機的内存經常需要清理,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然而這些常用的軟件,跟手遊相比,也隻是小巫見大巫,要是你玩過王者榮耀,就知道這遊戲更新了幾次後就占用了15G,那些内存不夠用的朋友在這時候經常會陷入兩難境地,要不然直接換個新手機,要不然就隻能忍痛卸載遊戲,直接不玩了。而近期火遍全球的原神,雖然安裝包隻要200M,但注冊後需下載的資源卻超過14GB。
另一方面,現在手機的性能越來越強,一般來說不摔壞的話,用個三五年沒啥問題,在這麼長的使用時間裡,我們應該會在手機上存入大量的照片啊,視頻啊,或者是一些聊天記錄啥的,小内存的手機根本就頂不住,所以,大家買手機的時候,還是要買256G,甚至時512G的版本,那種内存不夠用的體驗真的很難受。
那麼,在這個手機存儲不夠用的時候,手機廠商們都做了什麼來緩解我們的内存焦慮呢?其中最為人熟知的解決方案,應該就是類似于iPhone上面的iCloud了,iCloud是蘋果公司提供的雲端服務,使用者可以免費獲得5G的雲存儲空間,這5G的空間顯然是不夠用的,一般來說都要加錢,來獲得更多的存儲空間,最大可以去到2T。
并且,蘋果的這個iCloud技術還有很多用處,像是蘋果應用商店的很多APP都在使用iCloud同步數據,他們沒有自己的服務器,依托iCloud就可以完成同步,這樣不僅可以更好地保護用戶數據,同時也減少了自身的成本,所以目前來看,iCloud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緩解手機存儲不夠用的方案。
而華為在前段時間也提出了應對之策,他們在華為Mate50系列發布會上,給我們帶來了超空間存儲壓縮技術,這個名字一看就很唬人,相比傳統手機采取掃描重複文件并讓用戶決策是否删除的方式,超空間存儲壓縮技術能夠跳脫出應用層面的約束,基于文件系統層面對重複文件和不常用應用進行優化壓縮,實現更便捷、更深度的清理,據說能夠為用戶節省十幾GB到幾十GB的可用内存空間,感覺還是挺牛的。
還有一種方法比較簡單無腦,那就是直接給手機上大内存,像是前段時間發布的一加Ace Pro,就直接12 256起步,最高可選16 512,并且價格也是十分親民,還有的産品直接給到1T,像是曾經錘子的旗艦産品就給過這個規格,不過由于成本的限制,現在市面上擁有1T存儲空間的手機還是比較少的。
理論是可以的,但是這基本不可能實現,一方面,從計算機領域的安迪-比爾定理來看,硬件提升的性能,很快會被軟件叠代消耗掉。體現在手機上,再快的處理器,再大的内存和存儲,也都會被更大内存的APP所占據。
另一方面,手機廠商們也沒有很大的動力,去改變這一現狀,這其實說到底是門生意,手機的内存不夠用,消費者自然會選擇更換手機,從而帶動手機銷量,在國内手機市場進入存量競争的現在,為了凸顯自身的優秀,在旗艦機上加大内存是很具備性價比的方案,要手機廠商從自己身上割肉,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