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文人墨客喜歡自嘲,甚是有趣。
不僅僅自嘲,還會自黑。
丁元英在《蔔算子 自嘲》中寫:本是後山人,偶做前堂客。意思是我本是後山人沒見過世面的人,偶然的機會登上了大雅之堂,這當然是謙虛。
陸遊在《自嘲》中寫:少讀詩書陋漢唐,莫年身世寄農桑。說自己“少年時候讀詩書,連漢唐的武功也不放在眼裡,到老卻寄身農桑。老去以後容貌雖然變改,醉了以後意氣仍然軒昂。”
次韻瑞波兄《和易中天先生自嘲》魯迅先生也寫詩自嘲,表達堅守志向永不改變的堅定。
這樣看,自嘲還蘊含着戰鬥和鞭策,折射出對悲喜的率真與态度(引言:陳釀)。
作者 王家富
自嘲是一種生活的幽默
攀龍已是十分聰,
守律雙聯對仗工。
白話曾經紅似火,
文心不改響含風。
無端豈可裝孫子,
論道還能諷仲翁。
信手拈來堪絕妙,
中天在上有誰同?
山水知心境
自嘲也是從容
附原韻:《和易中天先生自嘲》作者 王瑞波
易中天《自嘲》老來萬事皆成空,
唯有清吟卻不工。
筆下詩懷多惹笑,
樓頭醉眼少跟風。
機心看透千般鬼,
漏算徒籌百歲翁。
紅願難全終放手,
青山有意與人同。
雕龍其實是雕蟲,
四十年來猶未工。
東扯西拉貓狗鬥,
南腔北調馬牛風。
子孫有量裝孫子,
翁仲無才作仲翁。
百孔千瘡君莫問,
有時魂夢與人同。
美是一把尺子
事實上,古今以來,很多文人都喜歡自嘲,自嘲已經成為他們吐槽生活和表達意志的一種方式,比如陸遊和魯迅分别寫過自嘲,一起琢磨琢磨,詩人當時和此後的深意——
自嘲陸遊 〔宋代〕
少讀詩書陋漢唐,莫年身世寄農桑。騎驢兩腳欲到地,愛酒一樽常在旁。老去形容雖變改,醉來意氣尚軒昂。太行王屋何由動,堪笑愚公不自量。
自嘲魯迅 〔近現代〕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顔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自嘲可以容納世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