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各個電視台收視率怎麼統計

各個電視台收視率怎麼統計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08 06:21:07

“90%以上的電視劇都存在買收視率的情況,收視率造假是困擾影視行業的一顆大毒瘤。”

12月15日,#一部劇收入1億多9000萬買收視率# 話題沖上微博熱搜。在影視行業,收視率造假似乎是一個秘而不宣的“潛規則”。《人民的名義》總監制和總發行人李學政直言,他參與投資的一部電視劇今年4月在衛視播出,這部劇一共賣了1個多億,卻花了9000萬元買收視率!“掙的錢全部花在這上面了。”

資本推動收視率造假

高價雇黑客“偷”走收視率

收視率的基本含義是指某時段收看某頻道或節目的觀衆占市場觀衆總數的百分比。假定A市場共有100名觀衆,如果其中10人觀看了某一部劇,則A市場該劇的收視率就是10%。

作為金盾影視中心主任、《人民的名義》總監制和總發行人,李學政深知“收視率”對于一部影視作品而言意味着什麼。2017年,《人民的名義》開播前,他和團隊成員也曾糾結是否要買收視率,但最終放棄了,将3000萬元用于宣傳推廣。

各個電視台收視率怎麼統計(花9千萬買收視率)1

從邏輯上看,此事并不難理解:電視台用高收視率獲得了更多、費用更高的廣告,制作方能夠更快地拿到電視台的回款(一般電視台隻會提前打部分款項給制作方),廣告主則可以拿着高收視率交差。

導演郭靖宇曾于2018年9月在微博公開稱自己執導的影視劇《娘道》因不願意花錢買收視率被電視台長期擱置,而這筆費用高達7200萬元。消息一出,收視率的公信力廣受質疑。

各個電視台收視率怎麼統計(花9千萬買收視率)2

在李學政看來,與購買收視率的花銷相比,更讓人擔心的是專業造假機構愈發壯大。“有幾家數據公司後來轉型做制作了,這些公司的節目制作水平有限,但其出品的節目無論在哪個平台播出,不管質量好壞與否,收視率都不低。”李學政透露,這些公司與有實力的制作公司深度合作,前者負責幕後操縱數據,後者負責制作,掙了不少錢。

各個電視台收視率怎麼統計(花9千萬買收視率)3

目前常見的造假方式仍然有兩種:一是污染樣本戶。

《人民日報》曾在2010年詳細披露了“收視率調查樣本戶是如何被電視台收買作假的”。退休工人老孫,曾是國内調查專業機構索福瑞在某城市選定的一戶“樣本”家庭,他家剛裝上收視率測評儀器,就有好多人找過來。“電視台的鼻子真靈啊,才裝沒幾天,外省市的電視台就找過來,讓我看他們的節目,給我送禮品。”

簡單來說,比如某地區的樣本1000戶,如果你找到200戶,你就掌握了20%,如果該地區收視率提高20%,可能意味着電視台上億的廣告收入。

二是篡改數據。業内人士透露,有的造假公司不惜重金通過黑客等手段,幹擾從樣本戶家裡上傳到服務器上的數據,就像電影偷票房一樣,“偷”走收視率。“比如,某樣本戶收看的電視台是A衛視,但從其測量儀輸出的數據卻變成了B衛視的。這種方式收費也會更貴,如果電視劇收視排名想進前3,價格就可能高達50萬元一集。”

收視率不達标,一分錢拿不到

無人關心劇好不好

收視率造假由來已久,為什麼廣告主、電視台和制作方都選擇在高收視率的假象中麻痹生存?

據媒體報道,除了那些已成現象級的影視劇外,他們評估投放價值最重要的衡量标準就是收視率。廣告商在和電視台簽訂合同前,會根據該台多個時段的收視表現進行綜合評估,如果收視率未達到其預期,就會将電視台直接“踢出局”。有的廣告商還會在廣告合同中,标明需要達到的收視率數值,收視率為1和收視率為2,廣告商支付的費用完全不同。

各個電視台收視率怎麼統計(花9千萬買收視率)4

各個電視台收視率怎麼統計(花9千萬買收視率)5

各個電視台收視率怎麼統計(花9千萬買收視率)6

目前在國内,電視台每年收入的大部分還是依靠廣告收益,而廣告商又拿收視率說事。

業内人士透露,一些電視台在和制作公司簽訂電視劇購買合同時,會簽訂一份“對賭協議”。所謂“對賭”,就是該劇在播出時必須達到協議中保證的收視率數值,片方才能從電視台拿到全部的購片款。否則,根據協議比例扣錢。還有一種方式是,雙方設定一個比較低的收視底線,如果達不到,制作公司就将血本無歸,拿不到一分錢。

各個電視台收視率怎麼統計(花9千萬買收視率)7

2014年沿海一家衛視與一部電視劇片方簽訂播映合同,按全劇的收視率排名進行“單集獎懲”

業内人士稱,“比如某40集電視劇單集價格200萬元,在協議中向電視台承諾平均收視率過1,收視率每低0.1扣除單集購片費20萬元。實際播出時,該劇的平均收視率僅為0.9。按照條款,要被相應扣除每集20萬元,最後800萬元片款就沒了。”

早在2016年6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文“全國省級電視台簽署《恪守媒體社會責任,反對唯收視率自律公約》”,強調“自本公約發布之日起,在電視劇購銷合同中不簽訂以收視率和以收視率排名定價、議價的條款。”但上述公約并未得到嚴格執行。

“收視率數值是無法保證的,這就倒逼制作公司去買收視率,否則就不能及時結賬。一些電視台提前打的部分款項就是用于買收視率的。比如單集給了80萬元,就是讓你拿這80萬元去買收視率。”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著名編劇汪海林說。

在汪海林看來,這種收視率造假亂象沉重打擊了整個影視行業。特别是2012年以後,大量資本進入,大批新公司沒有創作資源,他們研究市場後發現,雖不會拍戲但可以直接買收視率,很快便通過這種方式把擁有資源、富有經驗的老牌公司打敗了,市場被這些不會拍戲的公司搶占了半壁江山,老牌制作公司“認清形勢”後不得不跟進,全行業被收視率綁架,電視劇水平下降便在情理之中了,“因為劇好不好,已經沒有人關心了”。

為了整治收視率造假的頑疾,2020年4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廣播電視行業統計管理規定》,強調廣播電視主管部門應當對數據的采集、發布進行監督。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幹擾、破壞廣播電視主管部門依法開展的收視收聽率(點擊率)統計工作,不得制造虛假的收視收聽率(點擊率)。

- END -

綜合/北京商報、人民日報、法治日報、每日經濟新聞

原題/《收入1億,花9千萬買收視率!某電視劇被曝:或高價雇黑客“偷”數據...90%的劇都買?》

來源: 法制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