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二年級語文《寒号鳥》一課,近日在網上又引了熱議,有網友質疑課文内容出現了錯誤,而且錯誤還不止一處。有人認為寒号鳥是鳥,課文插圖配錯了,怎麼将鳥“畫成好”了一隻小松鼠,也有人說配圖中的寒号鳥明明是一隻老鼠,怎麼能叫鳥呢?鳥應該有翅膀,可它既沒翅膀也沒羽毛,怎麼能叫寒号鳥呢?其實這隻能說是網友對寒号鳥不了解,生物學知識欠缺産生的認知上的錯誤,寒号鳥就是那個樣子,課文配圖沒有出錯。
通過平闆上網查閱相關資料,得知寒号鳥是一種哺乳類動物,屬于齧齒目鼯鼠科,又叫橙足鼯鼠,現在知道了吧,寒号鳥其實屬于“鼠類”。那它為什麼叫“寒号鳥”而不叫“寒号鼠”呢?因為它前後肢之間生有薄薄的肉膜,寒号鳥可以憑借這層膜在樹間由高到低的滑行,因此古人和現在好多人都以為它是鳥類。就像會飛的蝙蝠不是鳥,鲸魚不是魚一樣,名字中帶“鳥”字的動物不一定是鳥,寒号鳥和蝙蝠一樣會飛,是哺乳動物,不是鳥。
有網友說現在的課本對寒号鳥名字中的“号”字注音錯誤了,該字不讀“háo”應該讀“hào”,網友說在他讀書的時候,寒号鳥中的“号”字讀“hào”,不讀“háo”。其實這個問題最好理解,漢字的讀音一直是在向規範化發生變化的,一些漢字的讀音會随着使用的人數和頻率的減少而消失,比如“呆闆”一詞中的“dāi”,在以前讀“ái”音,現在統一讀作“dāi”了。還有一些漢字的讀音會發生變化,例如“原上寒山石徑斜”和“鄉音無改鬓毛衰”的“斜”和“衰”就不讀以前的“xiá”和“cuī”了,現在分别讀“xié”和“shuāi”了。
在漢語進行規範之後,有許多漢字失去了原先的讀音,由起初的兩三種讀音變成了一種讀音,或者由那個讀音成了另外的一個讀音,因此寒号鳥的“号”字,讀音發生變化也不足為奇。在漢字讀音這一塊,我們依據教材,教材怎麼注音我們就怎麼讀。
有網友發視頻說在佛經的記載裡,寒号鳥羽毛五彩斑斓,叫聲非常好聽,因此他認為寒号鳥另有其鳥不是現在人們所指的複刺鼯鼠。筆者認為佛經裡的記載不能作為證據,因為佛經裡描述的事物多出之虛構不能作為實證,何況佛經插圖中所畫的“寒号鳥”還是一隻人首鳥身的鳥呢!佛經裡的“寒号鳥”是佛經在講修行時提到的一種鳥,是用寒号鳥來比喻人的修行品級的,由此可以斷定佛經中的這種鳥就像《山海經》裡記載的遠古神獸一樣,現實中不存在。
還有網友說,寒号鳥的典故出之陶宗儀的《南村辍耕錄》,書中記載的寒号蟲才是現在的寒号鳥,它和現在人們認為能飛的寒号鳥又不一樣,它不能飛,能飛的 是鼯鼠,現在的人将鼯鼠錯認為寒号鳥了。書中記載的寒号蟲是不是寒号鳥?這需要考證,因為《本草綱目》裡都将寒号鳥歸為禽鳥類,都出現了錯誤,《南村辍耕錄》裡的記載難道不會出錯?大家都知道,古代科學技術還不發達,古代的勞動人民對自然界的認識有限,古書中會出現和現在不一樣的知識上的錯誤也就不足為奇了。不用考證,現在人就是将複刺鼯鼠叫“寒号鳥”,寒号鳥就指的是這種動物,這些都毋庸置疑。寒号鳥之所以叫寒号鳥,除了像鳥一樣能飛之外,還有這樣的一個原因,因為它生性怕寒,傍晚天開始一冷它就會哀聲号叫,因此人們才叫它“寒号鳥”。前文講過,它是齧齒類動物,屬于“鼠類”,長得像老鼠,所以它隻會做窩不會築巢。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課文裡暗藏玄機,喜鵲勸寒号鳥時說 “趁着天晴,趕快做窩。現在懶惰,将來難過。”寒号鳥在凍得直打哆嗦時也說“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做窩。”注意,它們都說的是做窩而不是築巢,或者是壘窩。聯系生活實際我們就會明白,口語中的“鳥窩”我們也叫鳥巢,而在書面語言中多用一種說法,多寫成鳥巢,“窩“一般多指陸地上爬行類動物建在草叢、地下、崖上的“洞穴”,多用枯草幹樹葉等鋪墊而成。“巢”多用在鳥類,“窩”多用于鼠類等爬行動物,故此文中的寒号鳥不是鳥。文中喜鵲讓寒号鳥做的是“窩”而不是去築“巢”,文章又一次暗示寒号鳥不是鳥,所以理解成喜鵲讓寒号鳥去樹上做窩,質疑文章寫錯的網友又錯了。
語文知識包羅萬象,它和其它學科聯系緊密,需要我們學習時用心,二年級《寒号鳥》課文課文中這些争議,不是因為課本編寫錯誤而是網友讀書不用心所緻,看來學語文不做個有心人還真不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