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晚茬麥種植方法

晚茬麥種植方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02:18:35

#頭号周刊#

今年部分地區,連續幾十天沒有下過大雨,幹旱繼續發展,可能有些地方,要面臨種麥時土地墒情差的情況,要做好抗旱種麥的準備工作。是造墒播種好,還是播後澆水好呢?對于這個有争論性的問題,大部分種植戶是這樣做的,先造墒後播種,理由是:

晚茬麥種植方法(種麥底墒不足是造墒播種)1

首先小麥播前澆水造墒,是實踐證明了的,确保全苗壯苗的重要措施。例如幹早地區和北方多風少雨的地區入秋以後降水減少,秋旱時有發生。特别是一般秋作物收獲以後,土壤墒情已顯不足,澆水造底墒,不僅能夠滿足小麥發芽出苗和苗期生長的需要,而且為中期生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再者造墒播種是節水種植的重要措施,在節水栽培條件下,播前澆足底墒水,将灌溉水轉化為土壤水,并通過耕作措施,保持表土疏松,減少蒸發耗水,小麥生長期間可減少灌溉,不斷吸收利用土壤水。随着表層土壤水分不斷減少,根系不斷深紮,後期可利用深層土壤貯水實現豐産。正如農諺說得:“播前土壤底墒足,不怕年後無雨珠。”

再次,先造墒再播種,可消除因灌水造成的土壤闆結,因為澆水後,等到土壤表皮泛白時播種,經播種機劃破表土,疏松了表皮土壤,起到了中耕松土保墒的作用,所以麥苗頂土順利,能夠達到一播全苗的要求。

播前造墒要密切關注天氣預報,在近10天内無雨情況下才能澆水,澆水時要在下種前5~7天。澆水後要等土壤松散時下種,土壤濕度大時不能下種,否則土壤濕重,影響播種和出苗。

晚茬麥種植方法(種麥底墒不足是造墒播種)2

播種後再灌水叫澆“蒙頭水”,這種做法對小麥生長不利的方面大于優點。首先澆水後常會造成土壤闆結、通氣不良,麥苗出土困難或出苗後幼苗生長受到嚴重影響,影響生長發育并降低産量。再者,播後再澆水,由于土壤通氣性差,土壤溫度不容易提高,比播前澆水的土壤低2度左右,由于溫度低,根系擴展得慢,植株遲遲不發苗,不能形成冬前壯苗。再次,澆水使麥壟的土壤沉積在壟溝内,無疑加深了蓋土的深度,推遲了小麥出苗時間,同樣對根的擴展和植株的生長都有一定影響。趕在水頭上的種子,被沖刷出來,出苗後會形成雞爪苗,不利于分蘖形成。澆蒙頭水對旋耕的地塊,對需要鎮壓的地塊有踏實土壤的作用。

所以,播前澆水造墒比播後澆“蒙頭水”要好。

晚茬麥種植方法(種麥底墒不足是造墒播種)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