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芒種節氣的由來及氣候特點

芒種節氣的由來及氣候特點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07 07:08:23

芒種節氣的由來及氣候特點?芒種節氣的由來:芒種是表征麥類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個反映農業物候現象的節氣時至芒種四川盆地麥收季節已經過去,中稻、紅苕移栽接近尾聲大部地區中稻進入返青階段,秧苗嫩綠,一派生機“東風染盡三千頃,折鹭飛來無處停”的詩句,生動的描繪了這時田野的秀麗景色,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芒種節氣的由來及氣候特點?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芒種節氣的由來及氣候特點(芒種的習俗)1

芒種節氣的由來及氣候特點

芒種節氣的由來:芒種是表征麥類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個反映農業物候現象的節氣。時至芒種四川盆地麥收季節已經過去,中稻、紅苕移栽接近尾聲。大部地區中稻進入返青階段,秧苗嫩綠,一派生機。“東風染盡三千頃,折鹭飛來無處停”的詩句,生動的描繪了這時田野的秀麗景色。

芒種的氣候特點:高溫天氣頻發,濕度大多悶熱。6月份,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有出現35℃以上高溫天氣的可能,黃淮地區、西北地區東部可能出現40℃以上的高溫天氣,但一般不是持續性的高溫。

芒種期間,依然會有大暴雨,正常情況一般先進入梅雨期的是湖南、江西中部、浙江南部地區,入梅後如同華南一樣,該地區的主汛期開始,時有暴雨發生,山區地區需要警惕局部大暴雨引發的山洪、泥石流等災害。芒種後,中國華南東南季風雨帶穩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世界,長江中下遊地區先後進入梅雨季節,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時還伴有低溫。

芒種的習俗

(1)送花神農曆二月二花朝節上迎花神。芒種已近五月間,百花開始凋殘、零落,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

(2)安苗皖南的農事習俗活動,始于明初。每到芒種時節,種完水稻,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家家戶戶用新麥面蒸發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後用蔬菜汁染上顔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豐登、村民平安。

(3)嫁樹芒種是農忙季節,在山西榮河開始收獲大、小麥,當地人稱之為“農忙”。有諺語說:“麥黃農忙,秀女出房。”因此在此節氣,婦女也要下地幫助度過“農忙”。而在河北鹽山則是在“忙中”這天有“嫁樹”的習俗,這是芒種節氣習俗之一。就是用刀子在棗樹上劃幾下,寓意可以多結果實。

(4)打泥巴仗貴州東南部一帶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種前後都要舉辦打泥巴仗節。當天,新婚夫婦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體插秧,邊插秧邊打鬧,互扔泥巴。活動結束,檢查戰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歡迎的人。

(5)煮梅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三國時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典故。但是,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後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