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醫師報】
醫師報訊(融媒體記者 黃晶)“Use Heart for Every Heart”是2022年世界心髒日的主題,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内科醫師分會會長、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将今年世界心髒日的主題翻譯為:萬衆一心,意思是讓我們團結起來,共同守護心髒健康。
葛均波 院士
據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發布的《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1》顯示,我國心血管病的發病率與緻死率仍高居榜首,推算心血管病現患人數3.3億,其中腦卒中1300萬、冠心病1139萬、高血壓2.45億,心血管病防控形勢仍然嚴竣,拐點仍未到來。在數以億計的心血管病患者中,有一類人群病情嚴重卻極易被漏診、誤診,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那就是肥厚型心肌病。
“無法根治的絕症”,是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絕望的呐喊。一旦确診,就面臨着無藥可用的困境。很多患者在發生過暈厥或惡心、心律失常症狀後,被猝死的心理壓力時刻籠罩着;藥物治療後仍不能改善症狀的患者,疾病未知的未來給他們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患者生活在恐懼之中,被抑郁和焦慮的情緒裹挾,嚴重影響着生活質量。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種遺傳性心肌病,該病是運動猝死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葛均波院士表示,目前治療肥厚型心肌病雖無特效藥,但仍可通過現有的手段減緩疾病進程,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第一
對于有過暈厥和惡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推薦醫生對其進行猝死評分。如果評分結果顯示需安裝植入式心律轉複除顫器(ICD),可建議患者安裝ICD進行猝死預防,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焦慮情緒。
第二
對于那些運動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建議到心髒康複科對心髒運動耐量進行評測。醫生會根據心髒功能情況推薦适合的運動項目,最大可能減少猝死的風險!
第三
對于藥物治療後仍不能控制症狀的患者,可先回顧目前用藥方案,确認是否使用了最佳藥物聯用治療方案?如果療效仍不佳,并符合手術指征的,建議使用消融或外科切除手術進行治療,盡可能的改善症狀,減少由疾病症狀帶來的生活不便與心理壓力!
第四
對于心理負擔特别重的患者,可以去雙心門診就醫,通過藥物控制來調節心理壓力,進一步減緩疾病進展!
北上廣杭4地8趟專列啟航了!列車将搭載包含鐘南山院士在内22位院士/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145位院管專家,1582人次醫界精英的1220張公益巡展海報,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巡展,将與超過2億的乘客“親密接觸”!同時海報總視頻将在北京1、2、5、8、13和八通線覆蓋地鐵、站台的1.3萬台電視每天多次輪番播放,預計觀看量超過1億人次!
公益巡展活動精彩視頻回顧:
公益巡展活動精彩文章回顧:
緻敬中國醫師節·健康中國 你我同行㊾| 胡輝:醫療照護 細微之處見真章
緻敬中國醫師節·健康中國你我同行 ㊽| 傅衛軍教授: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守護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絢爛生命
緻敬中國醫師節·健康中國 你我同行 | 嘉興市第一醫院疼痛科創新團隊:除痛創新 做疼痛學科的探索者、引領者
緻敬中國醫師節·健康中國 你我同行㊻ |王 前:奮力闖創幹,用“家院”文化暖心聚力振精神
緻敬中國醫師節·健康中國 你我同行 ㊹| 林麗珠:融貫中西醫,征服癌魔
排版:李慧
編輯:黃晶
本文來自【醫師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