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中我們讨論了改變命運的方法隻有思考和覺悟。
而思考和覺悟說到底,就是為了明心見性。
所以今天讨論如何明心見性。
讨論之前,我們先看劇情。
在整部電視劇中,除了五台山論道,就隻出現了一個鄭建時是學佛之人。
丁元點評鄭建時:
請點擊輸入
所謂佛門正本,指的是,漢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大乘佛教為主,祖師爺是龍樹菩薩。
大乘佛教強調自利,利他,利益一切衆生。
因此鄭建時看到丁元英用私募基金賺點小錢花不失德性
可如果丁元英賺大錢,就認為丁元英不是賺錢,而是掠奪他人财富。
所以從教義上講 鄭建時沒有錯,不失佛門正本。
可從佛根上看,他就是隻有熔點,沒有正智。
《大乘義章》中說:了法緣起無有自性,離妄分别契如照真,名為正智。
通俗地講,正智就是明白緣起性空,遠離虛妄分别。
丁元英在這裡是嘲諷鄭建時所修的佛,連虛妄分别都沒有參透。
隻是單純的利益衆生,度化衆生。修的是來世福報,卻認為自己是修佛。
說他還需要到釋迦摩尼那裡多咨詢咨詢。
這裡指的是《金剛經》中佛祖釋迦摩尼的一段話:
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衆生,滅度一切衆生已,而無有一衆生實滅度者。
意思是:當我們發心要度化一切衆生的時候,卻發現沒有一個衆生被度化,也沒有一個可以度化的衆生。
這裡有點繞,簡單地說:衆生是相,當我們不着相的時候就會發現,實無衆生可度。也無衆生可利益。
所以在五台山論道中,丁元英說:真經可悟不可修,修為成佛,在求。悟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
這一段劇情看似在點評鄭建時修佛是在求佛,實際上是在嘲諷大多數修佛的人。
無論你是禅定,誦經念佛,還是布施放生,都是為了成佛,在求,不能明心見性。
比如說禅定,不管四禅八定修到哪個境界,如果不能明心見性,隻要你停一段時間,境界再高,也會掉下來。
所以坐禅的境界也是相,坐禅也是在相上折騰,不能見性。
總而言之,丁元英的結論很清楚
明心見性隻能靠悟
可這就扯出了一個大問題,到底是漸修對,還是頓悟對?
這個問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愛咋咋滴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