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751年-814年),字東野,唐朝著名詩人。因為他和賈島的詩風相近,蘇轼評價他倆為:“郊寒島瘦”。實際上,孟郊比賈島大了二十八歲,是賈島的前輩詩人。他倆的遭遇相同,都是官職卑微,一輩子窮困潦倒,一生苦吟。孟郊“一生空吟詩,不覺成白頭”,賈島“一日不作詩,心源如廢井”。
他倆能聯系在一起,是因為韓愈,韓愈不因為他倆身份低下而輕視他們,而是真心賞識他倆的文采,欣賞他倆正直的為人,在韓愈的大力推薦下,他倆的詩名才為天下所知。
筆者精心選取了孟郊著名的十二首詩,分為六個部分,分别是最感人的母子情、最深厚的夫妻愛、最諄諄的勸導、最深情的離别、最美的風景和最真誠的心聲,請大家一起來欣賞孟郊的風采吧:
一、最感人的母子情
《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
慈母手中拿着針線,為将要遠行的兒子縫制身上的衣服。臨行前,特意縫得密密的,總怕路遠容易破,又生怕兒子歸來得太晚。誰敢說子女像青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母親春晖般的大愛呢?
大約在孟郊十歲的時候,擔任昆山縣尉的父親不幸去世,家中失去了頂梁柱,堅強的母親裴氏含辛茹苦地将他和兩個弟弟撫養成人。作為家中的長子,孟郊不得不過早地承擔起家庭的責任,他成為母親的小幫手,做家務,照顧弟弟,單親家庭長大孟郊和母親形成了深厚的母子情。
聽母親的話,順從母親的安排,這是孟郊一生的信條。當他五十歲時,朝廷終于授予孟郊溧陽縣尉的官職,有了穩定的收入,孝順的孟郊立刻将母親接到身邊。
看着慈祥的老母親,孟郊回想起往事,在每次要出門遠遊之前,母親都親自為自己縫補衣裳的情景,他含淚寫下了這首感人心脾的詠母愛之歌。
人生最幸福的一件事,就是父母健在,可以随時聽到他們的唠叨。人生有很多後悔的事,其中有一件就是“子欲養,而親不待”,趁着父母在的時候,多盡一份孝心吧,不要讓自己遺憾終身。
《遊子》
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
慈親倚堂門,不見萱草花。
萱草生長在台階旁,遠遊的兒子行走在天涯。慈祥的母親倚在門前望眼欲穿,卻始終不見兒子回來。
當康乃馨成為象征母愛的花之前,我國就有一種母親之花,它就是萱草花。萱草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栽培曆史,萱草又名谖草,谖就是忘記的意思。《詩經·衛風·伯兮》寫道:"焉得谖草,言樹之背"。朱熹的注解:"谖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
在古時候,每當遊子要遠行時,就會先在北堂的前面種下萱草花,以此來減輕母親對孩子的思念,忘卻煩憂。
二、最深厚的夫妻愛
《結愛》
心心複心心,結愛務在深。
一度欲離别,千回結衣襟。
結妾獨守志,結君早歸意。
始知結衣裳,不如結心腸。
坐結行亦結,結盡百年月。
你的心連着我的心,締結愛情務必要深厚。一度将要離别,千回百次扯拽衣襟。扯住我,在家獨自守着忠貞,扯住你,早日回家的心意。
開始知道締結衣裳,還不如締結心腸。在家坐着締結愛,外出走着也要締結愛,結愛直到一百年。
結衣襟是指古代男女青年約定戀情的信物,必須穿上用錦帶打成的連環回紋樣式的結子,就是象征愛情的同心結。
這首《結愛》,還有一個題目《古結愛》,是孟郊年輕時,吸取了樂府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表現方法,寫下的一首獨樹一幟的愛情頌歌。
詩的前三句點明主題,夫妻二人的心永遠相連,永遠心心相印。後兩句是表達了女人的美好心願。她與丈夫結愛不是結一日之歡,而是要結百年之好,白頭偕老。
全詩連用了九個“結”字,用字不避重複,句式近乎複沓,一唱三歎,反複吟詠,是這首頗具民歌風味詩的突出特點。
《烈女操》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
貞女貴殉夫,舍生亦如此。
波瀾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這是一首頌揚偉大愛情的詩。梧桐樹兩兩相依偕老,鴛鴦鳥雙雙同生共死。古代的貞烈女子,丈夫死後有的終生不嫁,還有的以身相殉。她們的守節之志、殉節之心讓人敬佩,也讓人哀婉。最後一句“波瀾誓不起,妾心古井水”,表達了女子堅貞的誓言。
“妾心古井水”這句詩,後人歸納為“心如古井”這個成語,用來形容内心十分平靜或一點也不動情,就像一口波瀾不起的枯井。
不過據考證,當時的人們非常開放,對于女子的貞操并不十分看重,再婚再嫁的情況非常普遍。或許是孟郊另有寄托,借吟詠烈女,抒發自己志行高潔、孤高耿介的士人氣節。
三、最諄諄的勸導
《勸學》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石頭隻有被擊打,才會有火花。如果不擊打,連一點兒煙也不冒出來。人也是這樣,隻有通過學習,才能掌握知識、道理。如果不學習,知識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任何事情必須自己去實踐,别人得到的知識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時期就應該趁早努力,一個人難道能夠永遠都是少年嗎?
孟郊的這首勸學詩闡述了學習的重要性,指出學習要趁早,勸勉人們要珍視青春的寶貴。
青春是用來學習和奮鬥的,豈能是用來揮霍的,誰虛度了青春年華,誰就将後悔終生。
《審交》
種樹須擇地,惡土變木根。
結交若失人,中道生謗言。
君子芳桂性,春榮冬更繁。
小人槿花心,朝在夕不存。
莫蹑冬冰堅,中有潛浪翻。
唯當金石交,可以賢達論。
審交意思就是審慎地交友。賈島循循善誘地指出,交友如同種樹要選擇土地一樣,也是要有選擇的。交友不淑,肯定要生出是非。
君子們的品性如同芳桂一樣高潔,不會随着世道的變遷而變化。小人之交随着利益的變化,早晨友情還在,到了傍晚就蕩然無存了。所以,交友一定要審慎,不要心存僥幸,否則就像冬天在冰層上行走,中間肯定會翻浪落水。
賈島給我們提出了建議,交朋友一定結交像金石一樣牢不可破的友情,才可以使人賢達。
四、最深情的離别
《古怨别》
飒飒秋風生,愁人怨離别。
含情兩相向,欲語氣先咽。
心曲千萬端,悲來卻難說。
别後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在秋風蕭瑟的季節,一對情人為生活所迫,不得不含怨辭别。兩人眼含熱淚,面面相視,想要說點什麼,可尚未開口已是泣不成聲。
心中早有千言萬語,此刻卻因悲痛而無法訴說。分别後,唯一能想的,就是在天涯兩地共賞一輪明月,寄托無盡的相思。
這是一首描寫情人離愁的詩歌。孟郊用秋風渲染離别的氣氛;寫“含情”之難舍,用“氣先咽”來描狀;寫“心曲”之複雜,以“卻難說”來概括;寫别後之深情,以“共明月”的畫面來遐想兩人“唯所思”的情狀。孟郊用這幾種不同的表現手法,把抽象的感情寫得很具體而動人。表達了他們之間真切、堅貞的感情。
“别後唯所思,天涯共明月。”這一句,可以讓我們聯想到蘇轼“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這一名言。
《古别離》
欲别牽郎衣,郞今到何處?
不恨歸來遲,莫向臨邛去。
臨近分别的時候,女人牽着丈夫的衣服柔聲問道:這次你到哪兒去?我不會責怪你回來得遲了,隻是希望你千萬不要到臨邛那裡去。
臨邛(今四川邛崃)是唐代的一個郡縣,是蜀中的商業重鎮。據《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記載:臨邛的富豪卓王孫之女卓文君新寡,司馬相如以琴心挑之,因私奔相如。所以在古代多以臨邛指花花世界。
知道了臨邛的含義,這首詩就好理解了。孟郊在詩的前三句裡用心良苦、巧心安排,就是為了引出第四句,這一句才是全詩的出發點和歸宿,女子忐忑不安的并不是不知“到何處”的問題,而是擔心他去 “臨邛”的問題,那才是她真正急于要說而又一直難于啟齒的話。
孟郊用這種回環婉曲、欲進先退、搖曳生情的筆觸,細膩地刻畫出女子在祈求美滿愛情生活的同時,又隐含着憂慮不安的心理,并從中顯示出她的堅貞誠摯、隐忍克制的品格。全詩言簡意豐,隽永深厚,耐人尋味。
五、最美的風景
《洛橋晚望》
天津橋下冰初結,洛陽陌上人行絕。
榆柳蕭疏樓閣閑,月明直見嵩山雪。
初冬的晚上,天津橋下的寒冰剛剛凍結不久,洛陽的大道上幾乎沒有行人,萬籁俱寂悄無人聲。
葉落枝秃的榆柳,掩映着靜谧的樓台亭閣, 在明靜的月光下,一眼便看到了嵩山上那皚皚白雪。
唐憲宗元和初年(806年),河南尹鄭餘慶聘請孟郊為水路轉運從事,試協律郎,這是一個肥差,孟郊終于富裕了一些,他定居于洛陽的立德坊,冬天的一個晚上,心情大好的孟郊在閑遊之後寫下這首寫景佳作。
這首詩寫出了“明月照積雪”的壯麗景象。天空與山巒,月華與雪光交相輝映,上下通明一片銀白。孟郊從這蕭疏的洛城冬景中,開拓出一個美妙迷人的新境界,而明月、白雪都是冰清玉潔之物,展現出一個清新淡遠的境界,寄寓着孟郊高遠沖淡的襟懷。
《遊終南山》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晝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險心亦平。
長風驅松柏,聲拂萬壑清。
即此悔讀書,朝朝近浮名。
終南山是道教名山,是指秦嶺山脈的中段,位于長安城(西安)之南,又名太乙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為南山,成語典故“壽比南山”、“終南捷徑”等裡面的南山、終南就是指終南山。
這首詩寫景抒懷,通過對終南山景物的描繪,刻畫了終南山千山萬壑清幽宜人的風景,贊美了山居之人的爽直正派、心地坦然。面對如此險絕壯美的景色,孟郊真後悔當初為什麼要刻苦讀書,天天去追求那些虛名浮利。表達了孟郊對于功名利祿的蔑視之情。
全詩筆力遒勁,氣勢雄渾,于寫景之中寓以深意,言外之意耐人尋味。
六、最真誠的心聲
《登科後》
昔日龌龊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經曆了二次慘痛的失利後,在四十六歲那年,在母親的鼓勵下,孟郊又一次進入考場,這一次他終于進士及第。
朝廷組織新晉的進士們遊城賞花,孟郊騎着高頭大馬,欣賞着滿城春色,它一掃昔日的郁悶,喜不自勝地寫下這首别具一格的詩,一吐心聲:
以往不如人意地困苦處境再也不值一提了,今朝金榜題名,令我神采飛揚,興緻高漲。迎着浩蕩的春風,策馬奔馳在春花爛漫的長安大道上,不知不覺就看盡長安的繁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成為後人喜愛的名句。“春風得意”、“走馬看花”兩個成語就是由此演化而成。
《贈鄭夫子鲂》
天地入胸臆,籲嗟生風雷。
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
宋玉逞大句,李白飛狂才。
苟非聖賢心,孰與造化該。
勉矣鄭夫子,骊珠今始胎。
鄭鲂(777-834年),字嘉魚,出身于著名的豪門大戶荥陽(今河南荥陽市)鄭氏,荥陽鄭氏與範陽盧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在唐朝并稱為“四姓”。鄭鲂是進士出身,曆任監察禦史、屯田員外郎,累遷尚書倉部郎中。
鄭鲂少年好學,為人忠恪直言,風雅蘊蓄,見識廣博,當時有一句諺語:“不識鄭嘉魚,不名為進士。”大詩人李賀、孟郊等與他多有唱和,這首詩就是孟郊寫給鄭鲂的。
在詩中,孟郊狠狠地誇獎了鄭鲂,“天地入胸臆,籲嗟生風雷”,鄭鲂将天地都納入他的心胸,他的的文章能寫出極其精妙微小的變化,像狂風驚雷一樣驚人。他的文章像宋玉一樣呈現出宏大的氣勢,他的詩篇像李白一樣呈現的是不羁之才。他勉勵鄭鲂,倘若沒有一顆廣闊的聖賢的心靈,怎麼能夠和天地萬物的造化合拍呢。鄭夫子,請好好勤勉自己,因為賢才還剛剛成胎,前程還遠大着啊!
元和九年(814年),老朋友鄭馀慶調任為興元尹,他奏請孟郊為興元軍參謀,試大理評事。八月二十五日(814年9月12日),孟郊在上任的路上,因暴疾在河南阌鄉縣去世,終年六十四歲。
孟郊病逝後,因為孟郊的三個兒子都早已去逝,妻子鄭氏沒有辦法處理喪事,鄭馀慶得到消息後,出人出錢幫助鄭氏料理了孟郊的喪事,又給了鄭氏一筆錢,讓她頤養終年。孟郊的墓志銘是由韓愈親自撰寫,另一位大詩人張籍為孟郊請了私谥“貞曜先生”。人生能得三五知己,孟郊足矣!
以上就是筆者精心選取孟郊的十二首詩,您如何評價孟郊呢?謝謝好友們一起讨論、轉發。
我是行健不息的國學者,一個古典文化的愛好者、傳播者,請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在古典文化的海洋裡自由翺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