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河南衛視出圈如何看待

河南衛視出圈如何看待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5 14:14:05

在剛剛過去的端午假期,在各種社交平台上,想必你都刷到過一名女子在水下翩翩起舞的視頻。

畫面中,一位女演員身穿宛如敦煌飛天壁畫中的飄逸舞蹈服,在水下擺出了各式優美的舞蹈姿勢。在燈光、後期視效和空靈音樂的映襯下,整個場景顯得十分唯美。

河南衛視出圈如何看待(河南衛視是怎麼逆襲的)1

河南衛視出圈如何看待(河南衛視是怎麼逆襲的)2

河南衛視出圈如何看待(河南衛視是怎麼逆襲的)3

這一視頻正是出自6月12日晚河南衛視播出的端午特别節目《端午奇妙遊》。這台時長為45分鐘的節目以四位“唐小妹”為主角,用四條平行且交錯的故事線串起了7個形式各異的藝術表演,上面頗為出圈的水下舞蹈正是其中的表演之一《洛神水賦》(原名《祈》)。

表演創意取自中國先秦神話中“洛神”的故事。洛神本是中國神話裡伏羲氏的女兒,其因為于洛水溺死 ,而成為洛水之神。洛神的形象在後世逐漸豐富和發展,成為世俗美人的代表和文人寄托情感的對象——曹植曾經寫過一篇著名的《洛神賦》,洛神正是作為理想美神的化身出現。

在河南衛視官方微博發布的《洛神水賦》表演片段下,目前已經有了2萬評論、5萬轉發和27萬點贊,評論中不乏各種“太美了”的贊歎和本地人對河南台的驕傲。有網友留言道,

“你們河南衛視還有多少驚喜是我們不知道的?”

河南衛視帶給觀衆的驚喜要從今年年初河南衛視春晚的一場舞蹈表演《唐宮夜宴》說起。

河南衛視出圈如何看待(河南衛視是怎麼逆襲的)4

《唐宮夜宴》以夜宴的樂師為主角,展現了唐朝少女們從準備、整理妝容到最終演奏的過程。不同于以往大型晚會中“正兒八經”的舞蹈表演,《唐宮夜宴》不論是在選角、造型、置景、特效還是舞蹈本身,都充滿了别樣的趣味性和可觀賞性,一經播出便在微博、抖音和快手等等社交平台被瘋狂傳播,參與讨論的不乏許多年輕人。

《洛神水賦》則是河南衛視繼《唐宮夜宴》後,又一部出圈效果極好的作品。不過與其說這次的《端午奇妙遊》是一台晚會,不如說是一檔經過了精心編排的融合了網劇 網綜形式的節目,中間還穿插了漫畫、真人情境表演等等形式,有着比晚會更強的主題性和完整性。

河南衛視出圈如何看待(河南衛視是怎麼逆襲的)5

河南衛視出圈如何看待(河南衛視是怎麼逆襲的)6

盡管不是直播,《端午奇妙遊》卻收獲了比許多直播類晚會更好的效果,以至于有網友評論,

“能不能去申請下春晚的制作?拯救下我們的眼睛!”

除了《洛神水賦》,《端午奇妙遊》還包括了其他6組表演,比如融合了祭祀、舞蹈、雜技、擊鼓、湊樂等元素的《龍舟祭》:

河南衛視出圈如何看待(河南衛視是怎麼逆襲的)7

呈現了蘭陵王波瀾壯闊一生的《蘭陵王入陣曲》:

河南衛視出圈如何看待(河南衛視是怎麼逆襲的)8

将傀儡戲與舞蹈融合、場景夢幻的《唐印》:

河南衛視出圈如何看待(河南衛視是怎麼逆襲的)9

還有展現中醫文化魅力的《醫聖傳人》,以及展示中國女性含蓄美的《麗人行》等。這些表演也都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出圈。

不過從反饋來看,在河南衛視針對7組表演發起的觀衆喜愛度微博投票中,《洛神水賦》還是以5.6萬票(總共6.6萬人投票)絕對領先,演出主角何灏浩的微博粉絲和互動數量也跟着暴漲,熱門微博的轉評贊互動量已經不輸許多明星。

河南衛視出圈如何看待(河南衛視是怎麼逆襲的)10

可能很多人都不會想到,曾經在幾大衛視裡不起眼的河南衛視能在今年幾度“逆襲”。

能夠逆襲的原因,一方面離不開河南衛視如今對于節目的規劃和用心。幾天前,河南廣播電視台“中國節日”執行策劃、《端午奇妙遊》執行策劃徐娜在接受《揚子晚報》采訪時就表示,

“河南廣播電視台今年依據 ‘奇妙夜’、 ‘奇妙遊’為全年節目主線,把華夏文明、黃河文化、出彩河南作為核心戰略,以傳統節日(如清明、端午、中秋)為依托,繼續講好黃河故事,将河南曆史文化中最耀眼的元素以創新的手法再次奉獻給大家。”

此前主創團隊也曾透露,年初的《唐宮夜宴》是一次被動式的出圈,而在那之後,河南衛視在元宵節、清明節等等傳統節日,都對播出的特别節目進行了主動策劃和宣傳。

就像這次的《端午奇妙遊》,本身也是打着“唐宮夜宴前傳”的副标,在策劃階段就參考網友意見對節目進行了篩選,四位“唐小妹”主角的名字“唐小玉”、“唐小彩”、“唐小可”和“唐小竹”也是從網友中征集而來;而在節目播出後,河南衛視也通過直播連線介紹幕後創作、與微博合作開辦端午奇妙遊手繪大賽等等方式,和網友做了進一步互動。

河南衛視出圈如何看待(河南衛視是怎麼逆襲的)11

而在拍攝階段,河南衛視這次也是下了功夫。據介紹,節目共有7個執行團隊,輾轉去了象山影視城、上海水下拍攝等8地進行拍攝;《洛神水賦》光是拍攝就花了三天時間,每天要拍攝200多條,演員在拍攝中需要克服換氣、浮力、失溫、耳壓和平衡等等問題,也非常辛苦。

當然另一方面,如果回看河南衛視以往的節目和風格,其實會發現它能逆襲也有迹可循。

每當提到河南衛視,很多中老年人的記憶也許更為深刻,像是以豫劇為主的戲曲綜藝欄目《梨園春》、武術比賽節目《武林風》和鑒寶收藏類節目《華豫之門》,可以說都是我們的父輩才看過的節目。當然對于一些在河南長大的本地人來說,對這些節目也是耳熟能詳,就像一位作者在文章中寫道的那樣,

“作為一個90後,我可以負責任地說,梨園春在我們小時候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連還沒上學的小朋友都能哼兩嗓子《花木蘭選段》《穆桂英挂帥》。”

而到最近幾年,河南衛視又陸續有漢字文化類節目《漢字英雄》、漢語成語競猜類節目《成語英雄》以及與嵩山少林寺聯合推出的兒童戶外真人秀欄目《少林英雄》等等新節目。

以上節目節目其實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圍繞中國傳統文化而開設。實際上,河南衛視早在2004年就定下了“彙聚中原文化,傳播現代文明”的辦台理念。

面對當下内容的傳播渠道、場景和載體都發生颠覆的現實,一些地方台選擇了年輕人更樂于接受的形式,推出各種花樣疊出的明星真人秀和選秀節目等等來迎合年輕人的口味,而顯然河南衛視選擇了另一條路。

或者說,河南衛視之所以能夠逆襲,其實是找到了使中國傳統文化與年輕人對話的方法。

最近幾年,中國傳統文化在年輕人中間頗有複興的趨勢,不管是故宮博物院和敦煌博物院通過各種文創産品及活動出圈,還是《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和《上新了故宮》等等紀錄片和綜藝節目在年輕人群體中走紅,其實也都說明了一個問題——傳統文化并不等于過時文化,年輕人依然對傳統文化有極高的接受和包容度。

河南衛視這兩次出圈讓許多人好奇背後有何高人,不過看起來這種猜測還是一種流量明星的慣性思路:河南衛視的方法其實就是用更懂年輕人的方式來繼續做傳統文化類的創作,它不需要是什麼明星大腕才能做到,給更多年輕導演機會也能實現。據主創人員表示,此次策劃創意是台裡8個導演工作室競聘後确定,而之後可能會引入全台競聘機制。

“堅持做文化的我們,遇到了正在等文化的受衆們。”就像主創人員在采訪中說的那樣,“畢竟展現祖國的文化之美,好的作品是每一個國人都願意去奔走相告的。”

據說河南衛視接下來依然會針對七夕、2022年衛視春晚等等節慶日推出新的創意節目,還會針對“唐宮小姐姐”等出圈的網紅人物推出網劇和網絡大電影,你會期待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