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廣東各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數量

廣東各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數量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8 00:25:56

廣東各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數量(從上市公司裡看廣東經濟之)1

廣東各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數量(從上市公司裡看廣東經濟之)2

5月22日,位于深圳市坪山區的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廠區。生産好的轎車停滿了停車場,等待運送離廠。 IC供圖

開篇語 市場主體是經濟的力量載體,是穩增長的基石。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保障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穩健發展對經濟實現穩增長至關重要。随着“培育壯大市場主體30條”、“促消費30條”、“三穩三增三降”等廣東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出台,正在助力萬千市場主體積能蓄勢。

穩增長、樹信心,灣區企業如何尋求确定性增長?上市公司作為大灣區最具盈利能力的經濟主體之一,他們淬煉了什麼模式,輸出哪些經驗?在黨的二十大即将召開之際,南都灣财社推出“挑大梁·粵向上”系列策劃,将從韌、創、提、新、振等多個角度,聚焦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典型樣本、揭秘廣東經濟如何提質擴容。

一流的營商環境,新經濟的加速發展,産業結構的持續優化……一個個關鍵詞奮力托舉出了廣東經濟的強大韌性并使之穩步向前。

2022年上半年廣東經濟數據顯示,廣東地區生産總值為59518.40億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長2.0%,經濟運行企穩回升。

如果将時間的軌迹拉長到最近十年,多項曆史數據的鮮明對比則會給予我們更為深刻的感受。公開信息顯示,廣東全省地區生産總值已從2012年的5.7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12.4萬億元,連續跨過7個萬億級台階,經濟總量連續33年居全國第一。

鮮亮的經濟數據離不開上市公司突出的支柱地位。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8月底,廣東A股801家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營收總額共4.45萬億元。其中,營收超千億元的有8家,營收介于100億—1000億元之間的則達52家,覆蓋制造、金融、地産、交通運輸、批發和零售等諸多行業,也為當地經濟基本盤的穩固打下了基石。

8家企業營收超千億元

何為韌性?在深圳市委黨校副校長譚剛看來,這是指城市有效應對和抵禦重大外部幹擾沖擊、快速恢複經濟正常運行、增強經濟發展質量的綜合能力。

上市公司是所在區域經濟實力的重要代表,其盈利狀況從側面反映了一個地區的企業發展狀況和經濟發展水平。從該維度來一窺區域經濟,可能會更為直觀。

以深圳為例,深圳是科技重地,A股上市公司的數量在全國名列前茅,雖然疫情尚未遠去,但此次A股上市深企拿出的半年度成績單,再次見證了這座城市抵禦風險的能力。

截至8月31日,據Wind數據統計,2022年上半年,A股389家上市深企共實現營業收入約2.96萬億元,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總額約2668.03億元。與去年同期錄入的上市深企相比,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均實現了一定程度的增長。截至8月31日,389家上市深企中,304家上市深企的歸母淨利潤為正,占比近八成。

其中,淨利潤在百億元以上的有5家,包括招商銀行、中國平安、平安銀行、萬科、中信證券。50億元—100億元的有3家,包括工業富聯、中國廣核、邁瑞醫療。10億元—50億元之間的有19家,包括中興通訊、招商證券、立訊精密、比亞迪等。

也就是說,今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在10億元以上的上市深企共有27家,為當地的經濟表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綜合計算,淨利潤在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共193家,約占A股上市深企數量的一半,所涉領域覆蓋金融、地産、信息技術、醫療、工業、材料、日常消費等諸多産業。

南都灣财社記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前十的榜單中,金融業席位占據了一半。

對此,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産業研究所副所長餘淩曲對南都灣财社記者分析:“占上市深企淨利潤大頭的金融行業保持穩健增長。應對疫情中,貨币、信貸等金融資源供給不降反增,金融機構經營業績普遍較好。”

“産業轉型升級也帶來新增長點,比如說以比亞迪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産業闆塊業績增速迅猛。”餘淩曲說,政府對實體經濟和上市公司減稅降費、财政補貼等力度也在加大,提升了企業盈利水平和抗風險能力。

據Wind數據,截至8月底,廣東A股上市公司達801家,數量之多在全國名列前茅。從經濟規模來看,這些上市公司也已發展成為引領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

據日前收官的半年報,今年上半年,上述801家上市公司的營收總額共4.45萬億元。其中,8家營收超千億元,營收介于100億—1000億元之間的達52家,為當地經濟基本盤的穩固打下了基石。

經濟數據向好的背後,是一座城市乃至一個地區發展的韌性。在諸多煥發着勃勃生機的企業和産業的強勢托舉下,灣區經濟正在向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孕育出多家世界500強

上市公司中也孕育出了多家世界500強。顯然,對于一座城市來說,能培育出多少家世界500強,至關重要。這一指标不僅反映該市的競争力,更能一窺這座城市經濟發展的韌性。

8月3日,2022年《财富》世界500強榜單發布。中國共145家公司上榜,數量繼續位居全球之首。其中,24家企業總部位于粵港澳大灣區,涵蓋金融、科技、汽車、醫藥、家電、房地産、互聯網和通訊等諸多行業。

一些企業盡管受到國際上外部環境的重大打壓,銷售收入銳減,但還能留在榜單中,韌性顯而易見。

更重要的是,世界500強榜單不斷出現新面孔。上述24家公司中,比亞迪、順豐均為首次上榜。

還有企業面對經濟下行的壓力,排名依舊往上走。如騰訊、碧桂園等11家大灣區企業排名高于去年。其中,多數已在A股或港股上市。

此外,在世界500強榜單裡最賺錢的50家公司中,中國有9家上榜。其中,大灣區占4席,包括騰訊、招商銀行、中國平安以及華為。

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對南都灣财社記者表示,作為“世界工廠”,大灣區不滿足于傳統“三來一補”和一般性代工,而是在互聯網、信息通訊等高科技領域充分利用了中國龐大市場的優勢,并不斷向海外市場進軍,“如果說這些年珠三角發展韌性的内核是開放、大膽,那麼近些年則是改革、創新。”

解讀

強韌性從何而來

從曆史縱向對比來看,韌性也是灣區經濟實力連年躍升、經濟競争力曆史性提升的助推器。8月31日下午舉行的“中國這十年·廣東”主題新聞發布會公布的一組數據充分展示了這一點。

一是,全省地區生産總值從2012年的5.7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12.4萬億元,連續跨過7個萬億級台階,經濟總量連續33年居全國第一。

二是,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達12.6萬億元,全省市場主體十年淨增1039萬戶、總量達1526萬戶,外貿進出口總額突破8萬億元、連續36年居全國第一。

三是,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5.9萬家,全部工業增加值達4.5萬億元、占全國1/8,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5年居全國第一。

廣東經濟緣何有着這麼強的韌性?餘淩曲認為,這與産業結構息息相關,“穩經濟,确保傳統經濟不滑坡固然重要,但更關鍵在于新經濟的加速發展。從近年經驗來看,以電子信息、數字經濟、新能源汽車等産業為代表,廣東新産業、新經濟在疫情下反而逆勢增長和超常規增長,成為穩定經濟增長的主力軍。”

從當地發展曆史來看,廣東産業結構的轉型升級起步較早,創新驅動的發展模式建立較快,堅持“騰籠換鳥”,進行産業轉移,産業數字化與智能化與世界前沿同步。

彭澎認為,廣東經濟韌性也與其他因素有關,比如說大灣區産業齊全,受貿易保護主義沖擊大,産業鍊供應鍊的補鍊強鍊覺醒早;此外,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不斷從港澳和海外市場吸取經驗教訓,并時刻落地本土化。

事實上,灣區上市公司與衆多企業對市場的把握和預判,以及及時組合資源的能力,均為灣區發展的韌性“添柴加火”。同時,該地區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及諸多利好的市場政策,也為韌性的強化保駕護航。

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領頭羊”,廣東省未來如何繼續為全國穩住經濟大盤做出更大貢獻,如何勇立浪潮之巅,值得期待。

總策劃:戎明昌 劉江濤

執行策劃:王瑩

統籌:李穎 甄芹 王卓江

采寫:王玉鳳 程洋 馬甯甯 徐勁聰 梁羅喆 胡雯雯 實習生 邱康正

本篇采寫:王玉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