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鸢。”風筝,南方稱“鹞子”,北方稱“紙鸢”。紙鸢的前身為木鸢,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公輸般為木鸢以窺宋城”(《鴻書》),“墨子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敗”(《韓非子》)。直到漢代發明了紙,才開始了以紙糊風筝的曆史,當時名曰“紙鸢”。風筝主要是作為一種民間遊藝工具而流傳于世,古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歌詠它的詩文。

西湖春日壯遊即事-其十六
元-馬臻

豪家遊賞占頭船,趁得風輕放紙鸢。
手拍絲輪争上下,一時回首看青天。

看美人放紙鸢
明-楊宛

時來便逐浮雲去,一意飄揚萬種空。
自是多情輕薄态,佳人枉自怨東風。

自奉新抵蘆潭舟中口号-其四
明-陳邦彥

故園年少愛風筝,入夜輕弦也自鳴。
欹枕忽驚時序似,聽來元是水車聲。

睢甯至下邳道中雜詩-其二
清-姚燮

雉雊低飛向麥田,鹁鸠催雨女桑颠。
村童插髻花如盎,手撚風筝犢背眠。

春日信筆
清-陳長生

軟紅無數欲成泥,庭草催春綠漸齊。
窗外忽傳鹦鹉語,風筝吹落畫檐西。

清平樂-其三-春閨
清-尤侗

懶妝草草。怕說春光好。
幾日傷春吟未了。一幅烏絲殘稿。
晝長午夢初醒。碧桃花下微行。
閑喚侍兒消遣,小樓偷放風筝。

望江南-江南詞六首-其一
清-熊琏

江南好,綠水傍紅橋。
釣艇移來垂柳岸,風筝系在杏花梢。
一帶酒旗飄。

河橋春望
清-顧印愚

天街雪淨路無泥,待茁河橋柳萬稊。
誰道春風無氣力,紙鸢簇起苑牆西。

夢江南西湖春遊曲-其四
清-張景祁

春遊好,最好白堤邊。
淺草泥松靴鳳涴,落梅風急紙鸢颠。
裙帶一絲牽。

晚眺
清-歸懋儀

古塔亭亭插遠天,晚霞如绮繞樓前。
東風吹暖剛新霁,已有人家放紙鸢。

暮春-其二
近現代-盧青山

無賴風筝惹蝶忙,黃昏細雨濕流光。
楊花水性原無定,暫借春風作客房。

绮情十章-其六
近現代-伯昏子

最惱春晖四月天,風中無主命和緣。
蒼穹湛湛對無語,忍向西疇放紙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