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有一個癡迷于詩的人,那就是香菱,她的三首詠月詩,一首比一首有韻味和内涵。
初級階段,第一首詩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團團。
詩人助興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觀。
翡翠樓邊懸玉鏡,珍珠簾外挂冰盤。
良宵何用燒銀燭,晴彩輝煌映畫欄。
畢竟是第一首詩,是香菱初學時寫的,這首詩看起來比較直白。
“清光皎皎影團團”月光很亮,出門在外的旅客看見月亮不免産生愁思,這些都是一些大家寫的很多的套話,而翡翠樓和玉鏡冰盤都是對月亮很常見的比喻。
因為月亮的緣故,不用再點蠟燭了。
薛寶钗對這首詩的評價說“這個不好,不是這種作法”。
林黛玉評價說“措詞不雅,是因為讀的太少,被束縛住了”
所謂的被束縛,就是寫了一些陳詞濫調,沒有什麼新意。
模仿階段,第二首詩
非銀非水映窗寒,試看晴空護玉盤。
淡淡梅花香欲染,絲絲柳帶露初幹。
隻疑殘粉塗金砌,恍若輕霜抹玉欄。
夢醒西樓人迹絕,餘容猶可隔簾看
作為香菱的老師,林黛玉在指導香菱寫詩時,曾經說過“放開了膽子,大膽去寫”香菱這次詩歌寫得比前面要放開與大膽了些。
第一句,就寫到了月色,但是沒有切入正題,第二句“試看晴空護玉盤”正式詠月開始,她借用了李白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比第一首詩的“玉鏡,冰盤”要有韻味。
“淡淡梅花香欲染,絲絲柳帶露初幹”,這一句比較清新,通過寫月下的景物來渲染柔和的月色。
而“隻疑”和“恍若”,這兩句就顯得有些直白,最後兩句也是寫景的。
全詩都是月下景色的表相描寫,沒有更多的意境和寄托,也沒有過少藝術空白可以回味。
關于這首詩,薛寶钗評價為“不像詠月詩”。
林黛玉則評價為“過于穿鑿了,還需要另作”
總起來說,大家還是對這首詩沒有首肯,認為她隻是停留在外表的刻畫上。
第三階段,夢中成詩。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裡白,半輪雞唱五更殘。
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
博得嫦娥應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
這當然是經過前兩首曆練之後的成功之作。
古人有月亮是“太陰之魂魄”的說法,詩的開篇“魄自寒”就有了凄涼之感,而“精華難掩”感覺有了人的意味,比前兩首的“冰盤,玉鏡”“玉盤”要高明很多。
“一片砧聲千裡白, 半輪雞唱五更殘”這一句看起來是寫月夜的深沉寥廓,但是給人的感覺分明是人的孤單寂寞。
這種愁思是綿長的,香菱自幼被拐賣,沒有任何親人,對于家的記憶也是模糊的。
她身邊隻有一個浪蕩子薛蟠,雖然兩個人從沒有和諧恩愛,但是除了他之外,香菱心中是空白的,她沒有任何人可以思念。
在綿長的月色中,她夜不能眠,她在思念誰?誰在她的愁思中?她滿懷的愁緒,一懷心事,隻能托付給這難以言說的半輪殘缺的月亮了。
“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同一片月色下,有多少男子漂泊在外,有多少女子憑欄遠眺,忍受着離别的相思。
這種意境一下就上升了,這種情緒,不屬于香菱一個人,而是千千萬萬個有着同樣的遊子和思婦的。
“博得嫦娥應借問:何緣不使永團圓”?一個句問做結尾,道出了人世間的無可奈何。
嫦娥因為登上月亮而成仙,但是想必她的孤單和凄涼和人間應該沒有兩樣吧。
無眠之夜“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别時圓”是多數人的疑問吧?無論是天上還是凡塵,這樣詩的内蘊加深了。
這首詩一出,得到了衆人的好評,她的刻苦學習終于成功。
總結:香菱容貌貌似秦可卿,兼有林黛玉和薛寶钗的美貌,品性溫柔單純,但是時運不濟,命運不佳,本來有比較高貴的出身,但是淪為奴隸。
遇到薛蟠,不懂得更不會珍惜,好在她對吟詩作詩到了癡迷的程度,才沒有在惡劣的生存環境中沉淪,保持了自己靈魂的高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