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注冊大量微信号犯法嗎

注冊大量微信号犯法嗎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2-10 16:03:27

注冊大量微信号犯法嗎(運營商内鬼利用未開通的手機号注冊倒賣微信号250萬個)1

注冊大量微信号犯法嗎(運營商内鬼利用未開通的手機号注冊倒賣微信号250萬個)2

廣州警方重拳整治開辦販賣“兩卡”違法犯罪,打掉2個通訊行業“内鬼”團夥

新開辦的手機号碼卻發現已被人注冊了微信号?這是怎麼回事?有“内鬼”!4月15日,廣州市公安局召開發布會通報持續深入推進“斷卡”行動戰果,重拳整治開辦販賣“兩卡”違法犯罪活動。今年2-3月,廣州警方連續打掉2個通訊行業“内鬼”團夥,利用未開通的手機号碼批量違法注冊微信号,并出售給他人用于從事電詐等新型網絡犯罪,涉案金額高達近億元。通過專項打擊、重點整治、公開懲戒等措施,廣州市“兩卡”黑灰産業生存空間被極度壓縮。今年一季度,全市電信網絡詐騙發案走勢明顯回落。

抓獲涉“兩卡”嫌疑人4000名

, 廣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支隊長彭風華介紹,今年以來,廣州警方采取“整治聯動、源頭治理、深化打擊、宣傳曝光、懲戒警示”等多種措施,持續深入推進廣州市“斷卡”行動,積極推動形成“全民反詐”新格局。截至目前,廣州警方共核查涉“兩卡”線索3309條,抓獲嫌疑人4000名,破獲百萬元以上重大案件25宗,核破案件350宗,循線摧毀 “兩卡”作案團夥23個,打掉販賣、中轉涉案“兩卡”窩點8個。

4月6日,廣州警方開展 “斷鍊2号”統一收網專項行動,依法嚴厲打擊卡頭卡販,深挖“兩卡”帶隊開卡人員和收販卡團夥,嚴厲斬斷“兩卡”寄遞渠道。截至目前,已抓獲涉“兩卡”違法犯罪嫌疑人897名,依法刑事拘留389人。

彭風華說,目前,廣州市“兩卡”黑灰産業生存空間被極度壓縮,今年一季度,全市電信網絡詐騙發案走勢明顯回落,開展“斷卡”行動的整體效果已經得到顯現。

注冊大量微信号犯法嗎(運營商内鬼利用未開通的手機号注冊倒賣微信号250萬個)3

注冊大量微信号犯法嗎(運營商内鬼利用未開通的手機号注冊倒賣微信号250萬個)4

圖為開卡團夥在微信群發布廣告以兼職名義招募人員開卡

注冊大量微信号犯法嗎(運營商内鬼利用未開通的手機号注冊倒賣微信号250萬個)5

圖為電話卡檔口

運營商“内鬼”違法注冊倒賣微信号250萬個

2月9日,根據某通信運營商公司自主排查提供的線索,發現内部有人使用大量未開通的手機号碼(未推出市場售賣的手機号碼)注冊大量微信賬号,平均每天3.9萬個。

辦案民警介紹,運營商一般會提前半年從工信部門獲得一批号碼段,這批号段的手機号碼未實名注冊,也未激活,半年之後再推向市場銷售。該運營商公司負責從事技術的工作人員,通過内部渠道批量獲取了這些未開通手機号的驗證碼,然後通過内部軟件批量化注冊微信号。據悉,半年之後,這些被注冊了微信的手機号銷售到市場,于是出現有人開辦新卡卻發現已經被注冊微信号的情況。

注冊成功後,這些“内鬼”再通過網上聯系的中介販賣微信号,一個微信号售價從4、5元到10多元不等,這些中介再經過多次轉手倒賣,并且通過養号、吸粉、引流等黑灰産業,形成可以正常使用的微信号,最終賣出去的微信号每個售價在140元到150元之間,而這些微信号的最終流向都是賣到境外的電信詐騙團夥。

2月9日至15日,廣州警方組織精幹警力,經過研判、偵查,發現該團夥利用未開通的手機号碼違法注冊微信,并出售給他人用于從事電詐等新型網絡犯罪。廣州警方打掉該團夥,抓獲并依法刑事拘留9名嫌疑人(其中某運營商内部人員5名,甚至包括中層管理人員),斬斷了一條電詐犯罪黑灰産業鍊,查實該團夥自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涉及注冊倒賣微信号共計250萬個,涉案972宗,非法牟利金額高達約0.87億元,“都被内部人員瓜分掉了”。

無獨有偶,3月16日,另外一家通信運營商報警,稱其公司3月9日通過自查,發現有大量未出售的手機空号注冊微信,懷疑有人利用空号非法注冊微信用于違法犯罪。

3月16日至23日,廣州警方偵查發現,該公司約有200個号碼已注冊了微信,并且核查出該批微信涉及電信詐騙案件115宗,案值約1千萬元。3月23日,廣州警方抓獲4名嫌疑人,包括該通信運營商内部人員1名,從事技術管理工作。

開一張電話卡賺30元?開卡團夥以兼職名義招募人員開卡注冊微信号

3月31日,根據公安部下發線索,廣州警方經過研判、偵查,打掉一個專門在微信群發布廣告,以兼職名義招募人員,帶至營業廳開設電話卡并轉賣他人的團夥,抓獲嫌疑人8名(包括卡頭3人、卡農5人),繳獲電腦、手機、手機卡一批。

辦案民警介紹,團夥卡頭陸某、周某每天在微信群大量發布廣告,以每張30元的報酬招募社會人員開卡,雙方約定在地鐵口見面,由卡頭帶卡農(開卡人)到各運營商的網點開辦電話卡。據悉,本來談好的價錢是開一張卡給60元,第一次給30元,剩下的第二天再給,但實際上第二天卡頭就不見人影了。開卡後,電話卡被卡頭當場收走,利用新号注冊微信号,開的卡第二天就被用于電信詐騙。

廣州警方對相關開電話卡檔口調查發現,該檔口隻是銷售手機及零配件,偶爾兼顧電話卡開戶生意,開卡的工号和手機白卡也是由他人提供。隻要開卡人提供身份證,上傳到運營商的系統後,就可以完成新卡注冊。

運營商合作網店開卡太随意?

通過偵破的相關案例,警方分析發現,某些通信運營商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對合作網點管理不到位。比如,合作網點可以發展下線,找朋友或者合作的手機店幫助代銷和開通工号。各分銷點用系統登錄之後即可辦理。上述案例中的某通信運營商合作網點李某有8個分銷點,均擁有工号,而且運營商并未完全掌握。

同時,開通電話卡無人工審批過程。開卡人隻要有真實身份證,且通過人像識别,簽署告知書,上傳系統便自動通過,後激活使用。整個過程沒有人工審批,分銷點沒有核實開卡人的動機或者有無受他人指使的行為。某些分銷點出于赢利的需求,隻要資料齊全便可以辦理。

此外,開通工号過于随意。隻要合作網點人員通過系統用身份證注冊便可以開通工号,有工号便可以開卡,運營商對持有工号的人員有無審查、培訓、監督情況掌握不清楚。

警方提醒

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向他人非法出售、出租、出借本人銀行卡、支付賬戶和電話卡、相關通聯賬戶,經查實被用于電信網絡詐騙等犯罪的,有可能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被追究刑事責任。

廣州警方将定期推送涉案賬号開戶人或單位機構給相關職能部門,依法納入行業懲戒,并對涉案人員或單位機構進行公開曝光。廣州警方再次提醒和呼籲:請合法使用銀行卡、電話卡。已有向他人非法出售、出租、出借本人或單位銀行卡、電話卡的人員或單位機構,要及時到相關營業網點進行注銷賬戶,以免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

文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李棟 通訊員 王铄剛 張毅濤 陳玉敏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 彭文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