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擅闖秦嶺禁地“鳌太線”失聯的那位驢友吳某,已經在10月10日那天找到了,但早已經失去了生命體征,而且呈現出失溫脫衣現象。
救援隊在尋找吳某
先來看下事情的經過9月25日,河南鄭州53歲的吳某,與另外兩名驢友結伴穿越“鳌太線”。到27号時,吳某的腿部出現抽筋,另外兩名驢友便下山求救(鳌太線環境惡劣,一個人下山太危險),結果返回時發現吳某不見了。
10月2号,吳某失聯7天之後,其家屬向太白縣應急管理局求救,應急管理局馬上聯系了專業救援隊伍展開救援,但是當天山上天氣突然下起了大雪,救援工作被迫終止。
随後的幾天時間裡,寶雞地區持續不斷出現惡劣天氣,太白縣從10月4号開始下起了暴雨,救援工作遲遲無法展開,直到10月8号天氣好轉之後,救援隊再次上山搜救。
由12人組成的救援隊10月8号從紅河谷出發上到太白山,再從大文公一路向2800營地前進展開搜救。由于幾天的大雨大雪,路面全都結成了冰,道路濕滑難走,搜救過程非常艱難。
到了10月10号下午5點多,搜救隊伍在鳌太線南天門下緩坡100米處發現一具遺體,确認為他們尋找了四天三夜的失聯驢友吳某。
救援隊帳篷都結冰了
吳某被發現時,他的外套已經脫在一邊,身上隻穿了秋衣,這是人體失溫後的一種表現,吳某是被凍死的。
救援隊伍在搜救過程中,還遇到了另外一位來自廣西玉林的驢友,他也正在挑戰秦嶺禁地“鳌太線”。救援隊伍對這名驢友進行勸返,并将其安全帶到山下,不得不說這位驢友是幸運的,否則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可怕的後果。
救援隊在搜救
五年之内失蹤、死亡46人從2002年秦嶺“鳌太線”發布以來,幾乎每年都有穿越此路線的驢友向當地的應急管理局求救,即便發出了禁止“鳌太穿越”的公告,還是有很多人擅闖禁地。
“鳌太穿越”最大的事故發生在四年前的“五一”期間。2017年4月30号,有3支驢友隊伍登山太白山,想要挑戰“鳌太穿越”。結果到5月2号那天遭遇了大暴雪,至少有30多名驢友被困在了太白山。
5月4号,在驢友們被困30餘小時之後,陝西秦嶺應急救援中心接到了太白景區的求助電話,救援中心馬上聯系了多地消防部門和曙光救援隊前往太白山救援。
鳌太線沿途的冰霜
在救援隊伍的不懈努力下,最終遭遇暴雪的30多位驢友全部找到,但是其中2位來自浙江的驢友雙手被凍傷,3位來自雲南的驢友不幸遇難。
根據《中國鳌太穿越事故調查報告》顯示,從2012年到2017年五年時間裡,因穿越“鳌太線”而失蹤、死亡的人數,已經達到了46人之多。
2017年鳌太事故之後,中國登山協會和陝西省登山協會組成了聯合專家調研團隊,對鳌太線進行調研工作,分析該線路事故頻發的原因。
最終調研結果顯示,“鳌太線”的環境太過惡劣,不适合登山愛好者挑戰。于是到了2018年4月16日,陝西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陝西省森林公安局第二分局發布了禁止“鳌太穿越”的公告。
但是禁令發布之後,依然有很多驢友非法穿越,太白山應急救援管理局還是經常接到來自“鳌太線”的求救電話,事故仍然每年都在發生。
禁止“鳌太穿越”的公告
屢禁不止的秦嶺禁地“鳌太線”事故頻發的“鳌太線”究竟有何魔力讓驢友們趨之若鹜,即使頒布了禁令,都無法阻止登山愛好者們的腳步?答案很簡單,秦嶺“鳌太線”對驢友們的吸引力太大了!
“鳌太線”是驢友們取得名字,是一條縱貫秦嶺鳌山與太白山之間的線路,也是秦嶺山脈海拔最高的一段主脊,被譽為“中華龍脊”。太白山拔仙台到鳌山之間的直線距離約為46公裡,但算上山間起伏,“鳌太穿越”的全稱大約有150公裡。
在整個穿越過程中,驢友們從海拔740米的太白縣出發,一路徒步至海拔3475米的鳌山标志塔,再經海拔3523米的太白梁,最後抵達海拔3767米的太白山主峰拔仙台。
“鳌太穿越”路線圖
我們知道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北地理上的分界線,也是800毫米年降水量的分界線,在秦嶺的南北兩面存在很大的氣候差異。
從秦嶺腳下到海拔3700多米的太白山主峰,驢友們一天隻能可以感受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秦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也讓“鳌太線”沿途的動植物種類非常豐富。
這裡生活着許多珍稀的野生動植物,比如金絲猴、大熊貓、羚牛等,由于生态環境非常豐富,秦嶺被人們稱為“天然動植物基因寶庫”。
秦嶺的美景
另外,秦嶺“鳌太線”的地貌大都保留着第四紀冰川遺迹形成的石海、刃脊和角峰,再加上複雜的地形和變幻莫測的氣候,以及超長的無人區,使得該線路成為“戶外十大終極線路”之一。
“鳌太線”還被人們稱為“死亡路線”,而恰恰是因為該線路充滿艱險,才吸引了大量喜歡冒險的登山愛好者前來挑戰。
總之秦嶺“鳌太線”憑借其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以及徒步穿越的艱難程度,對一些想要挑戰極限的驢友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這也是秦嶺禁地屢禁不止的原因。
鳌太穿越的驢友們
秦嶺“鳌太線”到底有多恐怖“鳌太線”因事故頻發而被禁止穿越,那麼這條路線究竟有何恐怖之處,讓經驗豐富的登山愛好者們都難以穿越?
細心的朋友可能會注意到,大部分發生在“鳌太穿越”過程中的事故,都是因為惡劣的天氣,比如暴雨、暴雪、大風等。
其實這跟秦嶺所處的地理位置有關,前面我們已經提到,秦嶺是我國地理上的南北分界,加上3000多米的平均海拔,使得秦嶺地區氣候多變,一天之中可經四季。
驢友在穿越鳌太線過程中,前一秒還是晴空萬裡,下一秒可能就出現暴雨甚至暴雪,這讓一些沒有經驗的驢友很容易出現失溫的狀況。
其次,“鳌太線”地形複雜,懸崖峭壁多,驢友們在穿越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受傷,而一旦受傷就很難再繼續行走,加上該線路有很長的無人區,想要求救都很困難。
另外,“鳌太線”山林之中生活着很多猛獸,比如野豬、黑熊、雲豹等,在野外遇到這些攻擊性很強的猛獸,很可能也會遭遇不測。
所以說,秦嶺“鳌太線”是一個氣候多變、經常出現狂風暴雨、地形複雜陡峭、偶爾野獸出沒、擁有較長無人區的一條路線,被稱為“死亡路線”實至名歸!
發生事故的驢友多因失溫而死
在“鳌太線”各種造成事故的原因中,氣溫驟降造成驢友失溫而死當屬首位,當然也有很多是凍死的。比如前幾天被找到的吳某的遺體,就出現失溫脫衣的症狀,包括2017年的事故,也都是因為遭遇了暴雪引起的。那麼失溫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知道人體的理想溫度是37℃,而且需要始終保持恒定的體溫,因為體溫過低或者過高都會發生危險。
失溫就是身體散熱的速度要比身體産生熱量的速度快,使得人體的溫度越來越低,這讓人體很多器官的機能都出現問題,甚至危及生命。
失溫跟凍死還是有區别的,凍死比較好理解,就是單純的因為周圍環境的溫度太低而導緻死亡的。但是失溫的高發區是在0~10℃之間,影響失溫的主要因素有溫度、濕度和風力。
當穿越鳌太線的驢友遭遇惡劣天氣時,大雨把他的身體淋濕,大風又加速了他身體散熱的速度,再加上環境溫度本身就比較低,身體散熱的速度遠遠快過身體産生熱量的速度,這就很容易發生失溫症狀。
總之“鳌太線”最危險的地方就是多變的氣候,一些準備不足的驢友遭遇惡劣天氣,在無人區又無處躲避,發生失溫症狀在所難免。
結語
秦嶺鳌太線被稱為“死亡路線”,絕不是一句玩笑話,相關部門發布的禁令,也是為了人們的安危考慮。
但是一些懷有不健康理念的登山愛好者,反而會把危險和禁令當成挑戰,罔顧禁令,非法闖入“鳌太線”。
要知道鳌太線的複雜環境不僅給闖入者帶來危險,還讓救援工作很難展開,所以一旦有人被困山中,很可能等不到救援隊伍的到來,就已經發生意外。
珍愛生命,遠離“鳌太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