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中的5句名言?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心經中的5句名言?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舍利子:人的名字(佛陀的弟子)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物質就是空,空就是物質。
受想行識亦複如是:受想行識這四蘊也是如此。(也是如此是什麼意思?受不異空,空不異受;想不異空,空不異想……)
翻譯:舍利子啊,肉體以及一切的物質現象,不是真實的存在,都隻是因緣和合而成的現象(就像水和波浪的關系一樣,本質上,哪有什麼波浪呢?),所以物質和空無差别。受想行識這四蘊也是如此。
1.這一段是在解釋“五蘊皆空”。五蘊也叫五陰。陰,遮蓋的意思。我們之所以不能像老子、孔子、佛陀、王陽明這些聖人一樣悟道,尋找到真實的自己,是因為被五蘊(色受想行識)遮蓋住了我們的真心(真心也叫如來藏,菩提,自性,佛性等)。
2.用《道德經》解釋“色即是空”。
《道德經》第四章: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翻譯:天下萬物生于有形質,有形質生于無形質。
即:微小的無形質→很小的有形質→天下萬物
微小的無形質:道、虛空、能量
很小的有形質:構成物質的最小單位(佛家稱“極微塵”,“不可再分”之意。)
用現代科學解釋:能量→無機物→有機物→天下萬物
色即是空:天下萬物的本質都是道,是能量,是從虛空中來。
未學道,看山是山。人雲亦雲,人們都把它叫山,那我也不假思索的稱它為山。
初學道,看山不是山。這時候,你眼中看到的是聚合物,是岩石,樹木,土壤等的聚合物,且這些聚合物的内部是不斷運動,不斷生滅的。
悟道之後,看山是山。這時候,你清靜無為了,沒有分别心了,不執著了,說是山,那就是山吧。你把山取名字,叫做水都可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
202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