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不浪費糧食從你我做起?作者:劉昌亞(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勤儉節約不浪費糧食從你我做起?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作者:劉昌亞(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憫農》,是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可以脫口而出、一字不落地背誦出來的唐詩。學校的老師們用這首詩教育了我們的父輩,教育了我們,現在還在教育我們的孩子。它幫助每一位中國人從小就樹立了“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道德标尺。
深刻指出,我國在糧食生産、流通、加工、消費環節存在大量浪費現象,餐桌上的浪費尤為驚人,要采取綜合措施降低糧食損耗浪費,堅決刹住浪費糧食的不良風氣。教育部黨組高度重視教育系統糧食節約工作,把的重要指示精神作為教育系統糧食節約的行動指南,細化為一項項具體的行動,2020年專門出台了《“制止餐飲浪費 培養節約習慣”行動方案》,對教育系統制止餐飲浪費工作作出部署。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糧食節約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是貫徹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開展糧食節約行動”部署的重要舉措。教育部将深入貫徹重要指示精神,推動《方案》在教育系統落實落地:
提高政治站位,在教育系統深入學習貫徹關于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把握厲行節約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重要性,充分認識制止餐飲浪費不僅關乎社會風尚和傳統美德,更關乎糧食安全,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重要指示精神上來,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上來,時刻繃緊節約糧食這根弦,自覺把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育廣大大中小學生争做抵制浪費、愛糧節糧的踐行者,傳承美德、弘揚新風的推動者。
加強宣傳引導,推動大中小學幼兒園形成崇尚節約的良好風尚。加強輿論宣傳,指導大中小幼各級各類學校通過各種渠道、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愛惜糧食”“反對浪費”“節約用餐”等理念,讓勤儉戒奢學有榜樣、行有示範;針對廣大青少年兒童的宣傳引導和社會實踐,教育青少年兒童從小養成節儉節約的良好行為習慣。深化示範引領,結合文明校園創建活動進一步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在教育系統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樹立文明用餐、節約光榮、勤儉持家的良好風尚。教育廣大學生破除“講排場、比闊氣”等陋習。積極倡導崇尚節儉、科學飲食、健康消費的生活理念和飲食文化,讓崇尚節約的風尚進校園、進食堂,進頭腦,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成為教育系統的廣泛共識。
把節約糧食理念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在大中小學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和黨建活動、團學活動、少先隊活動、班會活動中,強化反對浪費、倡導節儉的專題教育。加強合理膳食、均衡營養等健康知識教育,促進學生科學用餐。持續開展糧食安全國情教育和中華美德、優良傳統教育,将節約糧食要求寫入大中小學生《學生守則》《日常行為規範》等規章制度中,從小培育愛惜糧食意識,增強紀律約束。探索将節約糧食納入學生評優評先條件,開展節約糧食表彰活動,激勵學生争做節約糧食的先進标兵。加強家校合作、強化家庭教育,充分發揮糧食安全宣傳教育基地的作用,結合勞動教育和社會實踐教育,組織學生體驗農業生産艱辛,激發學生珍惜勞動成果、愛惜糧食的情感認同。
構建學校餐飲節約管理長效機制。強化現場管理,将學校食堂打造成為節約糧食的思想教育陣地。通過在顯著位置懸挂、張貼宣傳标語或宣傳畫、擺放提示牌、播放公益廣告等方式,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引導,增強學生的勤儉節約意識,積極營造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校園新風尚。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文明就餐監督員志願者隊伍,在食物收殘環節對浪費行為進行直接監督和提醒,加強自我管理和自我監督,對存在嚴重浪費行為的學生聯合學工、院系加強教育管理。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不定期邀請學生參觀後廚,了解食堂的内部管理和加工流程,讓學生親身體驗勞動的辛苦,教育學生養成尊重勞動、節約糧食的美好品德。細化食品采購、儲存、加工等環節的制度建設,最大限度減少損失浪費。合理做好原材料計劃,減少庫存,杜絕腐爛變質,注意加工過程中的節約,充分做好原材料的使用。加強對用餐人數的分析和預估,實施動态管理,做到按用餐人數配餐。嚴格落實中小學、幼兒園集中用餐陪餐制度。
加強檢查評估,構建測評約束機制。把學校整體開展“制止餐飲浪費 培養節約習慣”工作情況納入“文明校園”創建評測标準。推動各級各類學校建立常态化監督檢查工作機制和餐飲浪費舉報投訴機制,及時勸導制止攀比擺闊、奢靡浪費等不良風氣,對陋習不改、造成餐飲浪費嚴重的現象依法依規及時制止。建立并完善剛性的制度約束、嚴格的制度執行、有力的監督檢查、嚴厲的教育懲戒等各項工作機制,大力整治“舌尖上的浪費”。
來源: 農民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