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學習貫穿我們的一生,為何有人能金榜題名,有人又名落深山;有人學富五車,德才兼備,又有人井底之蛙,德薄才疏…說到底就是一個學習的方法和學習态度的問題。那麼怎樣才是正确有效的學習的方法呢?而先賢們早已為我們闡釋清楚了。
《論語》的開頭就講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宋代理學大家朱熹在《四書集注》中說:“故者,舊所聞;新者,今所得。言學能時習舊聞,而每有新得。”他對孔子學而時習、溫故知新思想進一步闡釋道:“人而不學,則無以知其所當知之理,無以能其所當為之事。學而不習,則雖知其理,能其事,然亦生澀危殆,而不能以自安。習而不時,雖曰習之而其功夫間斷,一暴十寒,終不足以成其習之功矣。”還說:“時時溫習,覺滋味深長,自有新得。”“須是溫故方能知新,若不溫故便要求知新,則新不可得而知,亦不可得而求矣。”
朱熹認為“故”是“新”的基礎,“新”是“故”的發展;而“時習”集中體現了二者相互之間的聯系,并含有轉化的意思。“時習”能使其所學融會貫通,轉化為技能并應用無窮。他認為如果是機械地重複舊聞面不能觸類旁通的人,是沒有資格當教師的。所以說要溫故而知新,惟溫故而知新,故足以為師矣。
“溫故知新”反映了一個教學規律:學習本身是不斷實踐的過程,隻有反複地學習實踐,才能牢牢地掌握所學的知識,隻有對所學的知識熟練了,才可以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告諸往而知來者,由已知探求未知。這種既重視時習溫故,又不強調探索新知的思想,在今天對學習和教學方面都有重要意義。
在處理學習和思考的關系問題上,中國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大多主張學思結合、學思并重。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主張學思并重,但應以學習為基礎:“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寝,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孔子強調必須在學習的基礎上思考:“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荀子推崇孔子的這一思想。曰:“吾嘗終且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并要求在學習的基礎上“思索以通之”,即通過思維活動把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
《禮記·中庸》把孔子學思并重的思想發展為“博學之、審問之、慎之、明辨之、笃行之”五個學習步驟,其中肯定了學思并重,又強調思維的重要地位,“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都是思維活動的具體化。
《中庸》講到:“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這裡明确地指出,一個人的聰明才智與堅韌不拔的精神是在不斷地學思結合的過程中培養出來的,起決定性的因素是個人頑強和努力而不是他的天資。
朱熹說:“學便是讀,讀了又思,思了又讀息然有意。若讀而不思必不知其意味;思而不讀,縱使曉得……若讀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與理一,永遠不忘。” 這才是學習的方法和境界。
王夫之也認為:“學非有礙于思,而學愈博則思愈遠;思正有功于學,而思之困則學必勤。”所以“學”和“思”的過程是緊密相連,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名師大家,德才聖賢們在他們的教育和治學實踐中對學思關系辯證法做了深切體驗和精辟總結。對我們的學習和教學活動的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