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起于陰陽,今天就來聊聊陰陽。
好多人和遠志吐槽,說去醫院看中醫,拿到中醫診斷後,一會兒肝陰虛,一會兒心陽虛,一會兒又是脾腎陽虛,一會兒又是肝腎陰虛,這陰虛,那陽虛的,簡直和看天書一樣,完全不知所雲。
我們先來說說陽虛,所謂陽虛,說的是身體内的陽氣不足。
身體内的陽氣,就像是太陽一樣溫熙着我們的身體,若是陽氣不足,首先看到的就是虛寒怕冷的症狀。有些人一年四季手腳冰涼,即便是如今炎炎夏日,在家也要穿好襪子,不僅如此,還得穿着冬天穿的棉拖鞋,這樣整個人才感覺是對的。
還有啊,眼下正值夏季,夏季吃冰莫過于最幸福的事情了。而陽虛的人群吃一點點寒涼的食物就容易腹瀉,究其原因,主要是脾陽不足,脾胃運化無力,吃下去的食物難以完全消化,更别提被身體吸收,所以往往容易吃什麼拉什麼,有個成語叫作“完谷不化”說的正是這個意思。
此外,還有些人多年為尿頻所困擾,尤其是到了晚上,睡意剛來,尿意也随之而來,糾結了許久,還是拗不過尿意,隻能起床。可剛尿過沒多久,尿意又來了,于是乎,一個晚上來來回回折騰好多回,睡眠質量全無。
究其原因啊,主要是因為腎陽不足,膀胱内的水液無法向上蒸騰回肺而重新為人體所運用,既然上不去,那就隻能往下走,因此而症見尿頻。
除此以外,你去看,陽虛的人多半臉色慘白無光,你再去摸他的脈,大都是虛弱無力的。
講完陽虛,我們再來聊聊陰虛。
所謂陰虛,說的是體内陰液不足,難以滋潤。
如果說陽氣像是太陽,陰液更像是娟娟的細流。陰液不足的人,體内陰不制陽,往往容易燥熱,所以,陰虛的人更怕熱。
熱病就容易傷津耗液,所以,你去看,陰虛的人多見口幹舌燥,喝多少水都不解渴。
此外,陰虛的人,多因虛陽浮越,體内代謝加快,往往容易食欲旺盛,而且吃得再多都不容易長胖。
還有啊,陰虛的人晚上睡覺往往容易出汗,中醫稱之為“盜汗”,說的是這汗一到晚上就偷偷摸摸地出來了,像盜賊一樣。你想,渾身黏滋滋的,這覺能睡好嗎?
那如果以上陰虛、陽虛的症狀你都有,多半是陰陽兩虛了。可能是陰損及陽,或陽損及陰,或陰陽俱損而緻。多見于素體虛弱及久病的人群。
今天,向大家介紹一張既能滋陰,又可溫陽的養生方——八仙長壽丸,出自《壽世保元》。
八仙長壽丸:生地黃、麥門冬、山藥、益智、山茱萸、茯神、牡丹皮、五味子。
滋陰補液:生地黃、麥門冬、山藥生地黃味甘性寒,質地柔潤,主入心、肝血分,為清熱涼血之要藥。
生地黃既善清營血熱,又可養陰生津而潤燥,一些人口幹舌燥,腸燥便秘均可選用生地黃來改善。
《藥類法象》:“涼血、補血,補腎水真陰不足。”
生地黃
麥門冬,即我們常講的麥冬,入心、肺、胃經,
既善養肺胃之陰而生津潤燥,又善入心經而治陰虛燥熱所緻的心煩不眠。
此外,麥冬常常與生地合用,多用于體弱多病或是久病人群的腸燥便秘。
《本草正義》:“其味大甘,膏脂濃厚,故專補胃陰,滋津液,本是甘藥補益之上品。”
麥冬
山藥,大家都很熟悉了,
其味甘性平,上入肺經,中入脾經,下入腎經,既能補氣,又善養陰,為平補氣陰之良藥。
此外,其性兼具澀性,而功兼收斂固澀之效,脾虛久瀉,或是腎虛不固尿頻者皆可選用。
《本經》:"主傷中,補虛,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
《日華子本草》:"助五髒,強筋骨,長志安神,主洩精健忘。"
山藥
溫腎助陽:益智講到溫陽,可能很多人會想到大辛大熱的肉桂和附子,要不然就是常用的肉苁蓉、鎖陽。
然而,八仙長壽丸用到的是名不見經傳的益智。
為何要用益智?明明比它藥效顯著的藥材有好多。
須知,陰陽兩虛的人群大都為久病體弱,益智不似肉桂、附子那般藥性峻猛辛烈,而易損傷正氣。此外,益智辛溫氣香,入脾、腎經,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益智仁善溫補先天而養後天,較肉苁蓉、鎖陽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論是脾胃虛寒所緻的腹瀉不止,亦或是腎陽虧虛所緻的小便繁多,均可選用益智。
此外啊,有些小朋友常常會在不經意間流口水,中醫認為,這大都也是因為小孩子脾胃虛弱而難以固攝唾液所緻,這個時候也可以用一些益智來改善。
《醫學啟源》:"治脾胃中寒邪,和中益氣。治人多唾,當于補中藥内兼用之。"
《廣志》:"含之攝涎穢。"
益智
平補陰陽:山茱萸山茱萸味酸澀而溫,其性溫而不燥、補而不峻,入肝、腎經,既善潤養肝腎之陰,又可溫補腎陽,既是補肝益腎之良藥,又為平補陰陽之要藥。
此外,山茱萸和我們上文提到的山藥一樣,兼具澀性而善收斂,可将地黃、麥冬、山藥補益的陰液牢牢地鎖在體内,補而有守,看成補斂并俱之佳品。
《藥性論》:"治腦骨痛,止月水不定,補腎氣;興陽道,添精髓,療耳鳴,除面上瘡,主能發汗,止老人尿不節。"
山茱萸
清心除煩:茯神、牡丹皮茯神是茯苓的衍生品,專入心經,尤善甯心安神。心煩失眠的時候,用點茯神就對啦。
《别錄》:"止驚悸,多恚怒,善忘。開心益智,養精神。"
茯神
牡丹皮放在這裡主要是清洩體内的餘火,
其性苦寒清洩,辛散透發,既入氣分,又入血分,清中有透而善散發虛熱,
虛熱即除,盜汗已滅,又何來心煩失眠?
《醫學入門》:"瀉伏火,養真血氣,破結蓄。"
《綱目》:"和血,生血,涼血。治血中伏火,除煩熱。"
牡丹皮
收斂固澀:五味子最後,用了一味五味子。
五味子正如其名,五味俱全,可補五髒,然,其酸味最甚,是故,五味子尤善收斂,
将我們之前補的陰液、陽氣全都固澀在體内。
大家可以去看,好多補虛的方子裡都會用一些五味子,正是因為它好用的固澀的功效。
用上一味五味子,就好比給身體這個倉庫上了一道鎖。
《本草通玄》:"固精,斂汗。"
五味子
方子講到這裡暫時是講完了,然,方無常方,量無常量。
若是氣血不足者,可酌加人參、當歸理氣活血。
人參,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衆所周知,人參皂苷及多糖為人參主要成分,其中單糖人參皂苷rh2占萬分之一,小分子易吸收。
人參
當歸
那如果上火了怎麼辦?再加用點清熱解毒的金銀花即可。
金銀花
或者将人參換成黨參也可,黨參和人參功效相似,但藥效要比人參來得更弱一些。
黨參
陰虛重者而症見五心煩熱,口渴不止者,可酌加女貞子、墨旱蓮等滋陰養液的藥材;
女貞子
墨旱蓮
陽虛重者而症見畏寒肢冷,腹瀉不止可加用鎖陽、肉苁蓉等溫補腎陽的藥材。
鎖陽
肉苁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