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易經和道德經哪個更有意義

易經和道德經哪個更有意義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3 03:22:59

東方既白 著

衆所周知,《易經》乃中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老子的《道德經》又被譽為中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萬經之王”,世人為什麼會給予這兩部書這麼高的評價和肯定呢?它們兩者之間到底有沒有某種關聯和聯系呢?魏晉時期人們為什麼會把先秦典籍的《老子》、《莊子》和《周易》三部書總稱為"三玄"呢?他們到底在其中發現了怎樣的奧秘呢?針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源頭和整體架構的研究方向,我們是否可以獨創性地、以尋根溯源,再由根及葉的哲學研究方法入手“以易解老,以老解易”,進而再推而廣之,曲徑通幽,“以易解百家,以老解百家”呢?經過餘數十年針對《易經》和《道德經》的學習研究,并在機緣巧合的情況下一朝頓悟,赫然發現了隐含其中的一絲光亮和那個若隐若現的門道。

其中最大的一個發現,就是站在《易經》的角度,站在“一陰一陽之謂道”的綜合辯證的對立統一性規律的角度,抽絲剝繭般,對《道德經》進行整體架構的解析與重構,赫然發現老子在八十一章的《道德經》原文裡,主要向世人講述了三個關于宇宙萬物進化的主要問題。

第一大問題:關于“有無”的綜合辯證關系。

老子在《道德經》第一章開篇即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開門見山的指出了“天地、萬物”起始的地方,即萬物的本源是什麼的問題。

易經和道德經哪個更有意義(站在易經的角度看)1

以陰陽太極為界,無中生有,有中化無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有無”乃世間萬物綜合辯證、對立統一的終極轉化形态,世間萬物莫出其右者,故“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其意思就是說“混沌無極”之道的主要職責就是“生生不息”,就在于“道生萬物,無中生有,有中化無”。“混沌無極”乃任何事物的終始點,是“無中生有”的必要條件,是推陳出新的臨門一腳,即其所言的那個“玄之又玄,衆妙之門”。因此,老子最高層階的“混沌無極”之道,其重點在于一個“無”字,“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所以老子謂之于“玄之又玄,衆妙之門”,而開門的關鍵臨界就在于“陰陽太極”,萬事由陰轉陽就是無中生有,由陽轉陰就是有中化無,萬事“無為而治”比較容易處理,一旦曝光被捅破,由陰轉陽,則必定會傷筋動骨,大費周折,比如“上兵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上醫治未病”就比“攻城之法為不得已”的“其下攻城”、“下醫治未病”的處理方法,更加符合“道生萬物,生生不息”的終極智慧,但事已至此,夫複何求呢?

因此,《道德經》第一章的主旨亦可以叫做:“有無”,“道”之門也。

易經和道德經哪個更有意義(站在易經的角度看)2

以陰陽太極為界,無中生有,有中化無

為什麼這麼說呢?原文第一章和第四十章就是最好的證明。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第二大問題:關于“有為無為”的綜合辯證關系。

接開篇關于“有無”綜合辯證關系的邏輯,既然“有無”是世界的本源,是綜合辯證的關系,就可以進一步推理出老子關于“有為無為”的綜合辯證關系。 對“有”用“為”,就是“有為”,對“無”用“為”,就是“無為”,“有為”之中又蘊含“為”和“不為”的綜合辯證關系,“無為”之中亦蘊含“為”和“不為”的綜合辯證關系,因此,“有為無為”均是“為”,“為而不為”是統一。故老子在《道德經》中間篇章第三十七章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第三十八章說“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萬物在輪回,時代在奔湧向前,若想要永立潮頭,與時代共舞,就要 “為而不恃”,“與時俱進” ,否則就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終将被時代碾壓和抛棄。“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孟子的“性善論”和荀子的“性惡論”都沒有錯,法儒道層級管理亦是最好的管理模式,關鍵是要選準時機,對症下藥,因為“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是人性和社會發展的必然過程,而“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不用法家,還能用誰呢!故,有為無為,為和不為均是不可分割的、對立統一的綜合辯證關系,如何統籌兼顧、做到“有為無為”和“為而不為”的綜合辯證、對立統一性呢?唯因時因事,因人因才而宜,這和《易經》關于“時位”的論述相一緻。換言之,亦可以叫做:“有為無為”均是“為”,“為而不為”是統一。

易經和道德經哪個更有意義(站在易經的角度看)3

陰陽太極分兩界,有為無為是統一

為什麼這麼說呢?原文第三十七章和第三十八章就是最好的證明。

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鎮之以無名之樸。 無名之樸,夫亦将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将自定。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第三大問題:關于“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的綜合辯證關系。

“天之道,不争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争”;故“為而不為”是統一,“有為無為”亦是統一,“有為無為”均是“為”,“為而不争”是“至聖”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聖人要像衆人一樣隻享用自己該享用的那部分,不貪功、不妄為、不争名、不奪利,如此方能“太上,不知有之”,如此方能“無為而治”。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如果為“争”而“為”,“為”了之後就一定要“争”個結果、“争”個輸赢、“争”個上下,那自然就不是“為而不争的聖人之道”,“不知有之的無為而治”,更不是“利而不害的天之道”。因此老子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這本身就又是一個綜合辯證的對立統一關系,是“陰陽之道”的對立統一體,一頭是“人之道”的“損不足以奉有餘”,另一頭是“天之道”的“損有餘而補不足”,而絕大部分人就在兼而有之的“地道”中間區域活動,大緻上達到整體和諧的共生,一旦達到了兩個極端,就要按極端的規律去辦事,比如人道損失殆盡的時候就會人性泯滅,發生“人道主義”危機,某些強勢的人或者利益集團就為實現自己的“獨生”,而不惜發生“損不足以奉有餘”的弱肉強食事件,甚至是互相殘殺的暴力事件。天道普渡衆生、雨露均沾的時候,就會“損有餘而補不足”,因此叫“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惡人怕天不怕”。因此老子又說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争”,若非要去争,那就是扪心自問一下,你争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是與天下人在争?還是在争天下?是為了個體的基本生存保障和權利在争,還是在為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在争,如果這個問題想不通,一意孤行地去争去奪,那“天之道,損有餘以奉不足”的自然規律就會啟動,以人性的規律和自然之力強行進行自我修複和矯正進而達到整體的和諧平衡。

易經和道德經哪個更有意義(站在易經的角度看)4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

“故建言有之﹕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隐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為什麼“夫唯道,善貸且成”?“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道和聖人一樣隻享用自己該享用的那部分,不貪功、不妄為、不争名、不奪利,自然會得道多助,受衆人的擁護和愛戴,無往而不利。換言之,亦可以叫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争。這就是老子在《道德經》最後一章、最後一句的肺腑之言和忠實勉勵。如果把學習老子《道德經》,比做西天取經的話,那麼,第八十一章就是九九八十一難裡面的最後一難,隻有過了此關!我們才可以挺起胸脯說,我們讀過《道德經》,懂得一點做人的道理,亦可以毫不猶豫說,我們得到了《道德經》的真傳!否則,終将功虧一篑,難成正果!

為什麼這麼說呢?原文第七十七章和結尾第八十一章就是最好的證明。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争。

老子的高明之處和對《易經》的巨大超越,就在于其在《易經》天、地、人“三才”之道的基礎上升華總結出了“混沌無極”之道,并在《道德經》中開創性地對道德層次進行了一個的“道、天、地、人”的四分法,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經典論述。

本文為《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原創内容節選,轉載請注明出處。

其他合作事宜,請與作者聯系,謝謝。

作者 | 東方既白

十年學“易”,一朝頓悟,由“易”及“老”,以“老”解“百家”,

獨創《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國學研究架構新體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