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慢紀硬核說
編輯 | 慢紀硬核說
洗潔精裡有甲醛,每天用會緻癌?
别迷信了,國家質檢部門為大家揭秘“害人精”的真相。
這些被我們視如“毒物”的洗潔精可是“内有乾坤”,哪些“有毒”哪些“沒毒”?跟着國家走,小心别買錯了!
洗潔精這種家家戶戶都用得到的日常洗化物品,可以說是每個人生活中都離不開它。
如果洗潔精有毒,那我們豈不是日日都和“毒液”親密相處?
網絡上曾一度充斥着洗潔精有毒緻癌的聲音,國家為此還特意抽調市面上的産品檢測辟謠。
在調查檢測了市面300多家不同品牌和企業的洗潔精後,國家給出了非常精确的結果。
這批檢測的洗潔精合格率在96%。
比例還是很高的。
不過還是有4%的不合格,許多人可能因此擔心,萬一自己買到了不合格的産品呢?
其實在這裡要強調一下,不合格的這批洗潔精裡,主要成因其實在清潔力度達不到标準和甲醛添加超标。
甲醛一定是大家最想知道的。
但凡了解過家居裝修相關事宜的人都明白,甲醛這東西很緻命。
曾有不少案例表示,如果生活空間内那些家具、油漆裡散發出的甲醛散不幹淨,人便會吸入甲醛氣體受到傷害,嚴重的甚至會失明、休克。
所以大多時候裝完新家或換了新家具後都要先開窗散甲醛,這是常識。
可如果洗潔精裡含有甲醛,那每天都與它接觸的人們豈不是要無辜中招。
其實大家可以稍安勿躁,甲醛雖有害,但這些有害物質卻未必能到你手裡。
洗潔精出産前都要經過層層把關,相關的檢測一定都是在國家嚴格把控下進行的。
含有甲醛超标的洗潔精一般都是不合格的産品,隻要大家多購買有質檢、大品牌的洗潔精一般很難中招。
其實相比于甲醛超标,清洗力度不達标可能更值得人注意。
如果洗潔精無法把碗盤洗幹淨,每次都有油脂殘留。
日積月累以後,碗盤的殘留物可能與日俱增,上面的菌落數量也會呈指數級增長。
曾經央視就聯合國家家用電器研究院做過一個實驗,主要目的是檢測一下不同情景下碗盤的細菌滋生程度。
最後結果顯示,如果用同樣的洗潔精,當洗碗方式不正确時,最後餐具菌落數量為560000cfu,但是正常情況下,清洗幹淨的碗盤所檢測到的菌落數量隻有8000cfu左右,這兩者幾乎是70倍的差乘。
而這些餐具菌落長時間生長又被人們吃入體内,也是有緻癌的風險的。
雖然實驗中控制變量的對象是洗碗盤的方式,但我們可以發散一下思維。
如果洗潔精的清洗力度不達标,不能有效防止細菌滋生,那是不是也會造成同樣的結果呢?
其實這兩個是沒差别的。
也就是說洗潔精除了甲醛要注意外,它的清潔力度也是一大要考量的标準。
在這一點上我們國家的檢測可以說是非常全面了。
所以還是像上面說的,隻要我們不要去購買三無産品,走正規渠道買質檢合格的産品最後往往就能避開這些危害。
不過又有人要問了,洗潔精洗碗多少都會有點殘留,這難道不會對人體造成毒害作用嗎。
即便是洗潔精都合格了,各種含量也不超标,洗得也幹淨,那要是不小心被吃進人體會怎麼樣呢?
大家洗碗的時候經常會發現這麼一種現象。
當我們用手洗碗洗得多了,如果是手不太耐造的,就會有蛻皮發癢的現象。
嚴重的時候甚至會疼,感到很不舒服,手部的觸感也随之下降。
比較會觀察的,一般都能發現這是洗潔精帶來的影響。
也因此市面上的洗碗手套才相應流行起來。
但這樣的結果難免讓人對洗潔精産生懷疑,這玩意兒威力這麼大,用來洗裝食物的餐具真的沒問題嗎?
而且很多人洗完碗盤後都會覺得手上膩膩的,好像怎麼也沖不幹淨,洗潔精一定是有殘留的。
同理,每個餐具被清洗的時間還沒手的時間長,豈不是會殘留得更多?
那最後都進人肚子裡會不會有事?
其實早有官方科普節目給我們做了實驗驗證這件事。
雲南電視台聯合昆明市的食檢所推出過一個食品類科普節目——《食安實驗室》。這節目裡曾指出,當我們洗碗後,即便是沖洗洗潔精不算幹淨的情況下,洗潔精殘留物裡的有害成分也不是很高,它的濃度遠遠達不到能導緻中毒的程度。
此外一般人體在大量飲用洗潔精後才會達到輕度中毒或中度中毒。
所以我們日常洗碗時造成的殘留并不足以對人體造成危害。
隻要洗潔精本身是達标的,我們在洗碗時就可以放心。
不過很多人可能還是會有些擔憂,畢竟有時候沒有事也可能隻是還沒有事例。
小心駛得萬年船,我們更希望洗碗的時候最好做到沒有殘留,畢竟洗潔精這些化工制品吃到肚子裡也很難受。
那對于洗碗我們有什麼更健康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呢?
03 怎麼辨别“害人精”在這裡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來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是關于洗潔精方面。
上文我們提到過,洗潔精對人體是安全的有一個前提,就是我們要購買正規、質檢合格的産品才可以。
但是市面上産品衆多,各種花式洗潔精讓人眼花缭亂,許多人都不知道怎麼選。
而有個最簡單也最普遍的方式是:不要貪圖小便宜。
上文裡提到過的甲醛含量超标的洗潔精,在市面上很多時候是那些難監管、衛生不達标的小作坊生産的。
這些小作坊都是做小買賣,隻能降低成本,為求便利一般會加入甲醛使洗潔精“質量更好”,洗得更幹淨。
但同時他們的售價也較低,而且大多沒有相關的質檢結果,最後流向那些經濟不發達的偏僻農村、山區等。
所以一般我們多去購買合規、有聲譽的品牌産品會更不容易踩雷。
除此外還有個辦法是多看相關的食品抽檢新聞,或者是産品不合格的質檢報告。
這些信息很多時候都是官方會公開公布的,但是大多數人卻不知道渠道。
在這裡給大家介紹幾個,首當其中是“中國質量新聞網”的官方網站。
在網站主頁面的上排欄目框裡你會看到第三欄目中有“食品”、“健康”這兩個詞。
點進去就會發現裡面都是全國各個地區内發生的食品安全“八卦”,各種食品資訊一覽無餘。
其中雲南就曾有過洗潔精質檢不合标準的報告。
還有一個是到自己所在省份的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查詢每年各種物品的“質量監督抽查結果”。
比如以廣州市為例,在官網頁面的搜索框内搜索“洗潔精質量監督抽查結果”,或者是“餐具洗滌劑質量監督抽查結果”。
這些結果中會給出當年抽檢的每樣産品是否合格的信息,且能具體到企業、産品名稱、生産日期、批号等,可以說是精準幫老百姓排雷。
這樣有力度的官方信息大家還怕買不到合格合規的産品嗎?
買洗潔精的問題解決了,那洗碗的問題也要聊聊。
上文中提及的《食安實驗室》節目裡還有個信息,當實驗人員清洗得不幹淨時洗潔精會殘留較多。
那怎樣才算洗幹淨呢?
記住一個小訣竅——沖水30秒。
這句話包含兩個重點,缺一不可。
沖水不能換成靜止的、泡在餐具裡的水,30秒已經是最小時長不能壓縮。
其實這一點和洗手、刷牙、手洗衣服等都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
用流動的水沖洗是最能帶走污漬、細菌的方式,而時長也是阻止細菌滋生的最大影響因素之一。
這兩個清洗方式可是有科學的實驗驗證過的,大家一定要謹記。
說了這麼多,如果你還是對洗潔精的安全問題有想法,那我們也不是沒有其他辦法。
用不了洗潔精,用其他東西洗碗也是可以的。
随着科技發展,如今市場上新奇的洗碗工具也是層出不窮,比如有一種去油纖維洗碗布。
這種布可以拿來當洗碗刷,但又不僅僅隻發揮洗碗刷的作用。
纖維布大都是由某種植物纖維織成的布,并且在經過特殊加工後,其表面會有一種油脂不浸潤,也不親水的材料。
當我們用這種布洗碗時,摩擦力可以清潔掉餐具上的油脂,而它自身并不容易被沾上油。
即便是沾了油後拿水一沖就可以很幹淨。
随後再用熱水沖洗碗具就能清洗幹淨。
此外我們還可以利用對人體無毒害作用的輔助清潔物品。
家家戶戶裡都有小蘇打粉,我們很多人都會利用小蘇打粉來清潔各種家具表面的油污。
那在洗碗時也可以這樣做。
小蘇打粉泡熱水中和油污,這種情況下我們隻需再使用一點點量的洗潔精就可以将碗具洗得很幹淨。
相當于減少了每次使用洗潔精的用量,危害性更小。
如果擔心清潔程度不夠,還可以提前用柑橘類水果的果皮内膜擦拭掉餐具的油污。
這樣三管齊下,既保證了健康無危害,又能将餐具清洗幹淨。
05 小結洗潔精作為我們常用的生活日用品,它的安全性備受廣大市民群衆關注。
雖然市面上總有它具有毒害性的傳聞,但面對這些質疑我們還是要理性看待。
在跟随國家質檢行動并購買正規産品的前提下,大家還是可以不用這麼憂慮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