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驽馬 崔貫利
注:本文為“手把手通過案例教你做疫情下的危機幹預”續篇,想看上篇請點擊:手把手通過案例教你做疫情下的危機幹預(上篇)
(1)澄清概念
小明老師(督導師):澄清是心理咨詢師最基本的心理工具。
對來訪者說話的内容不理解、不明白、聽不懂的地方需要澄清,覺得有歧義的地方,覺得來訪者的話有特指的需要澄清。
很多心理咨詢師有一個特點,就是以為知道來訪者說話的意思,以為聽懂了,很喜歡假設。西方心理咨詢方式,他要假設來訪者說的話是不懂的。
來訪者說的這句話的意思和咨詢師理解的意思,不一定是同一個意思。
比如說來訪者用了一個詞,它不一定就是那個詞的含義。同樣是一個詞的概念,來訪者對這個詞的概念可能有它特定賦義,而咨詢師對一個詞的概念可能是來源于他受訓的某一個流派關于這個詞的概念。
大家不要認為來訪者說的話你都懂。咨詢師得假設,我們不知道來訪者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要對我們感覺到奇怪的地方、聽不懂的地方進行澄清。
掌握了這個原則,我們在做澄清的時候來具體的看。
我看到咨詢師是聽來訪者說了很大一段話之後開始工作,這樣也是可以的,因為咨詢師不想去打斷來訪者。但是大家記住一點:
第一種是覺得不能聽懂來訪者說話的意思要做澄清。
第二種是口誤要做澄清,而且是即時性的澄清,因為口誤過了之後就忘記了。
澄清的材料,如果沒太聽懂來訪者說話的意思,是指可能對這個詞的概念和來訪者的概念不一樣,這不是潛意識材料,幹預的時間不一定是即時性的。
口誤的材料是潛意識的材料,就要及時幹預。
小明老師(督導師):關于工作的地方基本的訓練,就是你們要明白一個道理——白馬非馬、火不熱。
中國人的智商太高了,認為白馬就是馬,看到火就認為它是熱的。
但是西方的邏輯訓練方式不一樣,需要澄清。
第一:什麼叫做白馬非馬呢?
白馬是對這個馬的顔色的一個描述,白色是對顔色描述。馬是個綜述,是對種類的分類,白馬是不等于馬的。
在生活中白馬可以等于馬。在心理咨詢中,白馬不等于馬。就意味着咨詢師對來訪者說的很多詞,都要澄清,“你說的話是這個意思嗎?”
第二:什麼叫做火不熱呢?
在心理咨詢中,如果說到火,你不要假裝認為火是熱的,如果你認為火就代表着熱,說明你對來訪者的語言進行了延伸,這來源于你的翻譯。
如果對來訪者的詞進行了延伸的翻譯,這種翻譯就是咨詢師的投射。
火不熱,就是阻止咨詢師對來訪者說的火的含義,進行來自于咨詢師的熱的投射。
這就是西方式的心理咨詢,對每件事非常細的非常清楚的邊界劃分。
小明老師(督導師):這兩件事兒要分清楚,分清楚之後來看這段材料。
澄清第一句話,“我是一個非常容易感到失落的人”。
小明老師(督導師):來訪者說到容易感到失落的人,我問你們這是什麼意思?你們來給我解釋一下。
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這才是正确的态度。
因為不可能知道來訪者說的失落是什麼意思,這就是剛才給大家做的訓練。
心理咨詢師在做記錄的時候,聽到這樣的詞彙就要記錄。目的是等來訪者說話告一段落時澄清和詢問。
澄清第二句話:“ 攻擊型人格”。
小明老師(督導師):大家千萬不要認為來訪者的所說的攻擊型人格,是咨詢師理解的攻擊型人格。
每個咨詢師,如果說有攻擊型人格,我不認為你說的攻擊型人格就是我認為的攻擊型人格,這就叫做白馬非馬。
從你嘴裡說出來那個詞和我嘴裡說出來是同一個詞,但并不是同一個含義。
小明老師(督導師):心理咨詢就是這樣工作的,我一會再給大家解釋為什麼要這樣工作?你們剛開始學會覺得好煩。但是西方的心理咨詢訓練就這樣工作。
澄清第三句:“精疲力竭”指的是什麼?
小明老師(督導師):咨詢師不要認為懂得來訪者說的“精疲力竭”的含義,來訪者說的含義和你想的不是一個含義。
(2)探索來源
小明老師(督導師):“容易感到失落”“攻擊型人格”“精疲力竭”對于來訪者說的這幾個詞彙,如何工作?
心理咨詢不要用技術,要用話術。因為心理咨詢的技術就是通過話術來表現的。
第一句 容易感到失落
小明老師(督導師):來訪者可能會對“容易感到失落”這個詞進行描述,但這還不是目的。
不僅讓來訪者解釋定義,還要來訪者解釋這個詞和他的關系。也可以讓來訪者舉例子告知“容易感到失落”在他身上是怎樣出現的。
基本話術:你所說的“容易感到失落”指的是什麼?能不能給我具體描述一下?
基本話術:你所說的“容易感到失落”在你身上是怎麼表現的?
小明老師(督導師):有學員說,“我很好奇你所說的容易感到失落是什麼?”如果這件事不是特别吸引你,不用做。因為當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會讓來訪者以為你對這塊有偏好。
第二句 攻擊型人格
小明老師(督導師):這個詞不是大衆嘴裡的詞,這是需要澄清的原因。
先澄清這個詞是什麼意思,來訪者會對這個詞進行定義描述,再探索這個詞你是從哪聽到的?你如何接觸到這個詞的?因為這個詞不是大衆常見的一種普通意義上的詞彙。
要澄清來訪者說的術語、成語、比喻。
來訪者說的比喻和成語,意味着來訪者說的這句話的材料是在前意識階段。
而來訪者說的一個術語,則意味着這個術語的背後有來源,來訪者可能接收到了來自于外界和他人的、被别人定義的對詞彙的描述概念。
來訪者對自己的定義,有兩個來源:
第一種是來訪者用别人的詞彙或者自己發明的詞彙做定義。
第二種是來訪者被别人定義,這些都是需要進行解構的。
我們後續要做的事情,恰好就是要解構這個概念。認知療法中的歪曲信念就來自于來訪者對自己的錯誤的認知定義。精神分析療法叫做創傷。
小明老師(督導師):創傷是怎麼形成的?
創傷有1/3來源于當事人對自己錯誤的解釋。
這裡解釋的創傷,跟你們以前理解的不一樣,
大家以前學的創傷很多時候會追溯早年的經曆的,那不是創傷。
還有1/3用術語來說創傷,就代表着來訪者對自己不完備的解釋,叫做錯誤的賦義。
還有1/3的創傷是來訪者被他人解釋和定義。比如發生某件事情,别人對來訪者做了一個解釋,說是什麼病,這也叫創傷。因為這會導緻來訪者無法确定自己的問題。
小明老師(督導師):心理咨詢的目的,最終成果是來訪者具有了自己解釋自己,并且解釋自己的能力在不斷變化、不斷升級、提高完備的發展的過程。
舉例說明:比如一隻大狼狗把一隻小狗欺負了,叫不叫創傷?
社會評價大狼狗欺負小狗,取決于其他狗怎麼看待這個小狗?其它狗說小狗被欺負了,這就叫創傷。
在狗的世界裡面,小狗被欺負了,而且它狗視若罔聞,當作沒看見,因為這樣的事情在狗的世界裡面,可能每天都出現,大家不當回事,至少外界沒有對這隻狗造成創傷。
不能做解釋,小狗是怎麼理解這件事情。如果小狗對自己理解這件事情有自己的定義。他說,哎呀,又被人家欺負了一次,歎了口氣就算了。說明它用自己的語言解釋了這件事情,這就不叫創傷。如果小狗對這件事情,不能産生自己的定義,也會産生創傷。
錯誤解釋 小狗對欺負的行為解釋成了錯誤的解釋,假如在狗的世界裡面,欺負不當一回事,但它理解成是對狗格的侮辱,這也是創傷。
小明老師(督導師):
攻擊型人格是個專業術語,來訪者不該用攻擊型人格這個詞來描述自己的情況,因為他不應該具備這個能力,來訪者應該是用自己熟悉的語言語境來描述他所感受到的東西。
比如說,這段時間身邊的人都讓我感覺到很煩,我感到生氣,想要發火。這是正常的語境。
他說攻擊型人格,就覺得奇怪了,他怎麼會知道這個詞彙的?為什麼會用這個詞來描述自己的狀況?這是有疑問的,因為這個代表着來訪者或者是被别人給自己錯誤評價,或是來訪者自己有了錯誤評價,這就是創傷。
不管是來訪者自己給的錯誤評價,還是來訪者被别人錯誤評價,都要進行解構。
小明老師(督導師):攻擊型人格該怎麼問呢?
恢複來訪者當時說話的語境,要把他的說話重複一遍。
第一對概念進行澄清,第二探索概念的起源,來訪者把這個詞的理解和起源說明白之後,我們記錄下來暫存,因為這塊資料很重要。
記錄的目的,是等我們後面進行幹預的時候去解構。
後現代和精神分析在這個方面工作方式是一樣的。
基本話術:你說你有很強烈的攻擊型人格,我想問,你所說的你有很強烈攻擊型人格是什麼意思?你從哪兒聽到這個詞的,你怎麼會用這個詞來描述自己?
小明老師(督導師):暫存是比昂流派的經典工作方式,就是把這個材料存在這裡。先不跟來訪者進行面質,不去直接進行幹預,因為這個時候進行解構太早了。
來訪者剛開始給咨詢師提供材料,咨詢師聽到來訪者對自己的錯誤概念,對概念進行澄清并做了記錄,咨詢師馬上對來訪者進行幹預,進行面質。來訪者很可能會拒絕接受咨詢師的幹預,就會産生阻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