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燭夜遊古詩七首: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因為傳統的正月十五元宵節,往往有盛大的燈節焰火,所以常常在想,其起源何時何處呢?
自漢朝就有燈籠,用葛布竹絲做成,裡面點上蠟燭,紙張廣泛使用後,燈籠的材質更為多樣,有布有絲綢有紙。燈籠和蠟燭的使用更為廣泛。那麼在漢朝之前呢?
燭字出現在商周,是人工點起的火把。這是人們利用火改造和征服自然的結果。每逢祭祀,必會通宵達旦,火是用以溝通神靈的載體,所以祭祀會用巨大的篝火和火把,而拿着火把的人,稱為秉燭。當然火的使用和運用到生活,宮廷中也出現專門掌管火和燈的人。
有人說正月十五的燈火起源漢朝佛教的盛行,東漢明帝正月十五燃燈以供佛,遂流行民間。
然而中國自黃帝起就有閏正,夏朝更是以月亮的周期來定日曆,古代對月亮星辰的崇拜,從來沒有廢止,周朝楚地,春天的月亮代表生殖,養育,恩化萬物,怎麼不會有隆重的通宵達旦的火把祭祀?
西漢漢武帝制定《太初曆》以農曆一月作為歲首,以北極星太一星神為至高神,改元太初,整個農曆的一月都是狂歡,其中有元月的辛日,以通宵達旦的歌舞祭祀太一星,被認為是元宵節的起源之一,但是考量當時《太初曆》是結合了先秦時代楚國流行的《颛顼曆》,你不難看到,就算官方不将正月十五定為特定的節日,古楚以及廣大江南地區的祭祀月神的活動,隻會更加隆重,因為那是新春新年,新月圓。
這裡的月圓狂歡可是從上古一直存在,東漢佛教則是兩百年後的事了。
而我今天談的就是古人的秉燭夜遊。
這秉燭自然是祭祀所需,對着天象,狂歡,虔誠,熱鬧,篝火燃燒,火把持在參與的人中。
雖然彼時,南越國向漢朝進貢了以白蠟蟲為主要原料的蠟燭,代替油燈和火把,但是那是貴族的奢侈。老百姓和民間的秉燭夜遊,不是端着蠟燭,而是舉着火把。
社會的進步,生産力的發展,讓年節祭祀更有了悠閑,感受自然和人工美的那種炫彩。在狂歡和沉醉裡,忘記流年,歡笑和熱鬧讓時間停頓,美麗的火光,制造了另一種永恒,讓人放松。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
愚者愛惜費,但為後世嗤。
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漢朝 · 無名氏《古詩十九首 其十五 》
漢朝上層崇尚神仙之說,連帶西方的釋迦牟尼也一起拉了過來,然而民間自有清醒者。
人世間隻有真實存在的生或者死,其餘的都不可以笃信,而這短短的人生,卻讓人思索千年的問題,是清醒的看待迷惘,是真實的生命的悲涼。
舉着火把和燈籠的夜遊,雖然有着祭祀的誠心,但是更照亮的是人在人世間難得戲讓歡笑的團聚和臉,這種快樂是真實的。
尤其在漫長的冬天和早春,晝短夜長,燈火使人溫暖,相聚使人溫馨,遠離孤獨。
那麼不管是什麼原因什麼理由讓我們點起火把,外出,總是快樂的,來,一起點上燈籠和火把吧,去一起走在暗夜裡,或說話,或加入祭祀的狂歡,或飲酒,這樣的美好應該抓住啊,難道錯過去?
隻有那蠢笨的人,隻是還在算計的銀錢,隻有那迷信的人,才虔誠祈禱,以為自己會獲得長生,而我們,我們隻需要,點亮燈籠和火把,去感受這燈火之夜的相守和溫馨。
這首詩,很清醒,很現實。中國傳統的每個節日,都蘊含着太多的内容,有虔誠的祭祀,有期盼,但是我想這首詩還是代表了大多數人當時内心的想法。
節日是要過的,但燈火燭火,秉燭夜遊,代表的是更多的人間溫暖氣,珍惜情誼,那人間的溫暖和快樂才是克服生命流逝和虛無的最好方法。
及時行樂,雖然在當代是個貶義詞,但是按照時節,保持必要的出行和快樂,難道不是健康的人生嗎?行樂,是邊走邊享受快樂的含義,這倒是運動産生多巴胺的的原始出處。
"少壯真當努力,
年一過往,何可攀援?
古人思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曹丕《與吳質書》:
這是魏文帝曹操的兒子曹丕在做皇帝之前的書信,但是句子美如詩,在這裡做詩記錄。
這是寫給他少年時代一起讀書的同學吳質的信。我現在年齡大了,常有事務和憂患,往往徹夜不眠,很難有自己的時間。我怕再也沒有機會和你一起遊玩了。
我現在想,年輕時,我真該多努力一下,如果努力,何來現在這麼吃力。
又一年過去了,我很孤獨,沒有依靠一來。
古人說,常常想着晚上持着火把蠟燭一起遊玩,我現在深有同感。
那麼曹丕是想到了什麼呢?最近的節日的狂歡,就是立春或者正月十五,他們的少年時代也一定這麼三五成群在夜晚快樂過。隻是人生道路不同,成年的人的悲哀是責任大于一切。
在良辰美景裡,他提不起興緻來,是因為過去的人不在,而眼前的事良多。就算是他主持了一場又一場的年節狂歡,但那燈火之中,沒有可以讓他開懷的伴。
後來也用秉燭夜遊,來表達朋友間的親密度。
一起共過火把,看過煙花,一起聯詩夜雨,無拘無束暢談過理想。
”漾舟逗何處,神女漢臯曲。
雪罷冰複開,春潭千丈綠。
輕舟恣來往,探玩無厭足。
波影搖妓钗,沙光逐人目。
傾杯魚鳥醉,聯句莺花續。
良會難再逢,日入須秉燭。“ 盛唐 · 孟浩然《初春漢中漾舟》
這是唐朝早春的遊玩。早春時節,就有無數人在漢江遊船踏青。
此時還是一場雪後的初春,河岸上有殘雪,但是春天的感覺已經來了,那潭水深綠。
無數的小船在湖中來來往往,船上還有盛裝的歌姬。
此時在船上喝酒,仿佛天上的鳥和水中的魚都沉醉了,而岸邊黃鹂鳴叫,梅花盛開。
這樣的日子很難再逢,太陽落下,讓我們點上蠟燭繼續狂歡。
這是立春還是正月十五呢?唐朝有城市的宵禁,隻有正月十五,各個城市的城門打開,士女可以白天出行,玩到半夜也不用擔心城門關閉。
雖然漢中離長安較遠,但是早春能夠在郊外的湖面看見這麼多歌姬遊船,也隻能是正月十五。
雖然沒有寫晚上,但是秉燭夜遊已經是值得期待的狂歡了。
”旌節臨溪口,寒郊鬥覺暄。
紅亭移酒席,畫鹢逗江村。
雲帶歌聲飏,風飄舞袖翻。
花間催秉燭,川上欲黃昏。“唐 · 張謂 《早春陪崔中丞浣花溪宴得暄字》
這是唐朝早春四川的一次官方宴會,大隊的人馬,去郊外浣花溪。
此時郊區仍舊寒冷,然而人聲雜沓,陽光明麗,不久就溫暖了。
将酒席設置在有水的紅色亭子邊,視線開闊,無數的春鳥渡江而飛。
在亭子中,歌女歌聲悠揚,舞步絢爛。
此時已經快黃昏,有人催着在梅花間點上蠟燭,他們是要這裡吃到半夜啊。
早春的浣花溪,此時并沒有海棠,若有,隻有盛開的梅花。
這樣豪華的宴會,有可能是立春,也有的可能是元宵節。
因為隻有元宵節,那是必要點燭點燈的。
”泛膏聞舊典,秉燭嗣芳辰。
霞破初迎月,林寒即讓春。
酒胡矜酎美,梅額衒妝新。
誰見甘泉畤,昏祠遂至晨。“北宋 · 宋祁 《上元觀燈紀事 》節錄
宋朝的正月十五,可謂熱鬧。
白天要喝粥,而且粥上要加一瓢動物油脂。這是來源漢晉的養蠶風俗,說是這天在白粥上加油脂,這年的蠶就會又大又圓,自然也就蠶繭上乘,桑蠶農戶獲得好收成。
正月十五點蠟燭燃燈,到此已經是古俗,此時早已經不是火把,是真正的蠟燭和燈籠。
且宋朝的上元節不宵禁,從正月十四就開始,延續到正月十六。
優裕的時間,盛大的假日,讓正月十五變成燈火的海洋。
黃昏的時候,月亮升起來,人們就開始出門觀燈賞月。
到處是熙熙攘攘的人流,男人流行喝外國酒,女性流行畫梅花妝。
一路火樹銀花,紅男綠女。隻有寺廟的和尚,從黃昏念經拜佛,通宵達旦。
實際此時無論是佛寺還是道觀,此時都是燈火通明,更多的容納遊玩的香客。那正月十五的燈籠,在彼處,更加密集熱鬧吧。
”隔江燈火越王城,别有新春喜複驚。
累夕思鄉還有感,三年懷旅豈忘情。
歌鐘浩浩臨香陌,羅绮盈盈簇彩棚。
秉燭夜遊公不倦,也知斯樂為民行。“ 北宋 · 趙抃《次韻程給事越州元夕觀燈 》
這是宋朝的正月十五,官員下到景點景區和百姓慶祝佳節。
越州這年的燈火特别出彩,隔着江就能看到整個城市燈火通明,讓遊客感到震撼。
而回到浙江故鄉的趙抃在地方官程某的陪同下,遊覽了越州燈節的盛況。
那是到處是人流,到處是燈火,百姓們盛裝出行。
兩個人也提着燈籠到處溜達,有一半是看燈節的美,有一半也是程某有着責任,監督各級官員,保證這夜不出什麼意外,因為燈火最容易發生火災。
所以,這裡說,程官員秉燭夜遊不知道疲倦,這是因為他為了老百姓。
這裡的秉燭夜遊,不可能是拿着蠟燭,隻能是燈籠或者類似的照明設備。
”金陵城裡逢元夕,始信蓬萊不外求。
山湧六鳌仙子殿,星垂萬象帝王州。
吹笙已遂豐年樂,秉燭何辭永夜遊。
綵筆新詩宜唱和,恩波咫尺鳳池頭。 “元末 · 李昱《金陵元夕》
上元節盛大的燈節傳統流傳下來,元朝雖然異族統治,但是民間的上元節仍舊火熱。
南京城裡火樹銀花,無數花燈燈火在大殿前堆成山狀。
那笙箫是吹出一年豐收的願望,那通宵達旦地提着燈籠的遊玩,是對新年新春和人間的祝福啊。
而且宋朝元朝明朝都流行元宵節穿白色的衣裳,帶銀色白色的頭花,提燈夜行,燈火璀璨,宛如人間仙境。
此時的秉燭夜遊,當然是挑着燈籠,天上星月,人間燈火,不夜之城。
當然秉燭夜遊不限于立春元宵,但是這樣傾城的燈火之美,一年也隻有上元節是最熱鬧的。
人生不滿百,何不秉燭遊?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